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的杀菌、清洗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在确保了食品卫生法上的制造基准所要求的生产线速度的基础上,抑制了使用的药液、温水、无菌水等处理液的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容器的杀菌、清洗方法是用处理液对容器进行杀菌、清洗的方法,如下进行:将由杀菌、清洗时间决定的杀菌工序和/或清洗工序分割为两个以上,将被供给至分割了的杀菌或清洗工序中的处理液在使用后贮留并泵出,从而串联供给至其它分割了的相同的杀菌或清洗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无菌环境下填充、密封饮料的所谓无菌填充技术中的。
技术介绍
绿茶、乌龙茶、红茶、咖啡、麦茶、混合茶、可可、奶茶、牛奶咖啡、奶昔等低酸性饮料与碳酸饮料、酸性饮料相比,伴随着微生物容易生长这一问题,所以在其制造中需要对微生物的混入、繁殖加以细心注意。因此,关于清凉饮料的杀菌条件,在食品卫生法的制造基准中,低酸性饮料成为(120°C、4分钟或与其同等以上的条件),与在酸性饮料中小于pH4. O的酸性饮料被设定的(65°C、10分钟或与其同等以上的条件)、pH4. O为以上且小于4. 6的酸性饮料被设定的(85°C、30分钟或与其同等以上的条件)相比,被规定更严格的条件。因此,在为低酸性饮料等的情况下,在进行除了罐装以外的容器填装,即,使用由聚酯树脂等形成的 塑料瓶体、盒中袋或纸容器等非耐热性容器时,由于容器无法耐受满足食品卫生法中要求的杀菌条件的热灌装、杀菌锅处理,所以预先将容器进行杀菌,另一方面,采用如下无菌填充方式将饮料在被认为必要的条件下进行加热杀菌,将其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下填充包装到上述非耐热性容器中。对于将上述塑料瓶体进行杀菌的方法而言,有如下方法,S卩,利用使用了过乙酸水溶液或过氧化氢水溶液、次氯酸钠、臭氧水等药剂的处理液进行杀菌后用无菌水进行清洗的方法,或在不使用药剂的情况下用加热到65 85°C的温水将瓶体进行杀菌并根据需要而用无菌水进行清洗的方法,用何种方法进行杀菌或清洗是根据填充的饮料的种类来选择的。虽然任何方法均根据所要求的杀菌、清洗时间来决定所使用的药液、臭氧水、温水、无菌水等的使用量,但伴随着生产线速度的高速化,处理液向这些生产线供给的量成为大量,不仅使罐、泵之类的供给设备大型化,而且需要规定时间的杀菌清洗工序中的生产线所占的长度、即区域也扩大,使系统本身变得大型化。其结果是存在初始成本、运行成本增大这样的严重问题。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作为解决伴随着上述高速化的清洗设备大型化问题的方法,将清洗工序进行分离。该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如图3所示,填充设备中的容器的搬送方法采用如下方式,即,在连续进行容器清洗、向容器填充液体、容器压盖的填充设备的容器清洗部中,在至少在入口侧的转台A保持容器,在回转移动中进行容器的药液清洗;在出口侧的转台C保持容器,在回转移动中进行容器的精洗时,在容器清洗部的入口处反转容器而向入口侧的转台B供给,以反转姿势对容器进行清洗,并且在转台之间使容器在保持反转姿势的状态下进行交接,使容器以反转姿势从出口侧的转台排出后,反转容器而使其直立。认为根据上述构成,从清洗部的入口至出口使容器保持反转姿势而在清洗与转台之间进行交接,所以能够防止污染物向容器内浸入,另外,能够充分确保转台的环绕路径中的清洗区间,并能够与高速清洗相对应。但是,该文献中所示的方法采用如下构成使药剂清洗在两个转台进行,使精洗在一个转台进行。由于对于精洗而言为一个转台,所以清洗水当然是从一个罐供给清洗水的,被供给到两个转台的药剂是从一个罐使用共同的泵并行供给的。由于是这样的构成,所以为了使之与系统的高速化相对应,清洗水量和药剂量均成为大量,使罐和供给泵大型化。因此,导致无法解决上述初始成本、运行成本增大这样的严重问题。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0189号公报“填充设备中的容器的搬送方法和旋转式容器清洗设备”,平成13年9月4日公开专利文献2 日本实公平3-54689号公报“清洗装置”,平成3年12月3日申请公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及其系统,该方法在确保了食品卫生法的制造基准与所要求的生产线速度的基础上,抑制了使用的药液、温水、无菌水等处理液的量。本专利技术的是用处理液将容器进行杀菌、清洗的方法,其如下进行将由杀菌、清洗时间决定的杀菌工序和/或清洗工序分割成两个以上,将被供给至分割后的杀菌清洗工序的处理液在使用后贮留并泵出,从而串联供给到其它分割了的相同的杀菌或清洗工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被供给至分割了的最下游侧的杀菌工序和/或清洗工序的处理液在使用后贮留并泵出,供给至邻接的上游侧的相同工序,将所得处理液再次贮留并泵出,依次供给至上游侧的相同工序,从而将处理液串联供给至全部工序。就本专利技术的而言,根据饮料液的种类来选择杀菌工序的处理液的种类和分割数、以及清洗工序的分割数。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的杀菌、清洗系统是将容器用处理液进行杀菌、清洗的系统,其如下设置将由杀菌、清洗时间决定的杀菌区域和/或清洗区域分割为两个以上,且在分割了的杀菌区域和/或清洗的各区域设置供给处理液的罐和泵,对于向上述各区域供给处理液的罐,除了最初供给处理液的一个罐之外,在其它分割了的相同的杀菌区域和/或清洗区域使用了的处理液被串联供给。分割了的杀菌或清洗的各区域采用了如下构成在不介由交接的回转台的情况下,将容器从前段的杀菌或清洗的回转台直接移送至下一段的回转台。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最初处理液被供给的杀菌区域和/或清洗区域为最下游侧,以依次向上游侧区域串联供给处理液的方式进行配管。本专利技术的由于采用下述构成,S卩,将由杀菌、清洗时间决定的杀菌工序和/或清洗工序分割为两个以上(N个),将被供给至分割后的杀菌或清洗工序的处理液在使用后贮留并泵出,所以向各工序供给的药剂和清洗水的量变得可为1/N,所设置的罐和供给泵用小型的就能够应对。因此,即使要求生产线速度的高速化,装置也无需大型化,设备也能够用通用设备来应对,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在杀菌工序中,由于向各回转台供给的药剂量少也可以,因此无需将用于将药剂维持在规定温度的热交换机进行大型化,所以从该角度出发也能够降低成本。就处理液而言,由于是被串联供给至分割了的相同的杀菌或清洗工序的构成,所以能够将处理液的使用量抑制为很低。进而,清洗水大多使用被加热杀菌处理了的无菌水,但该加热处理成本也能够同样地被抑制为很低。本专利技术的及其系统将杀菌工序、清洗工序分割为两个以上(Nf)的段,从而能够在各段间形成处理间隔,在每段的一端进行处理液的排出,由此提高杀菌性、清洗性。即使在系统以恒定速度运转,另外,预先对每一个回转台确定进行处理的范围而使处理时间恒定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组合多个旋转装置来划分处理时间。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的杀菌、清洗系统的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以多段进行容器清洗的现有构成的图。图3是表示现有的容器清洗系统的构成的图。符号说明I 瓶体搬入室2 清洗室3 无菌室4A、4B瓶体反转装置5A、5B、5C杀菌清洗回转台 6A、6B、6C罐7A、7B、7C 泵8A、8B 精洗回转台9 交接回转台10填充回转台11塞密封回转台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的杀菌、清洗系统的构成的图。从瓶体搬入室I的入口用运输带送入的容器(瓶体)由瓶体反转装置4A以开口部朝下的方式保持倒置而被传送至下游侧的被设成密封空间的清洗室2。将该清洗室2沿着运行方向划分为杀菌清洗区域和精洗区域,杀菌清洗区域中将被分割为多段(该例中为3段)的杀菌清洗用回转台5A、5B、5C以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对于杀菌处理液而言,有如下方法,即,如上所述,使用过乙酸水溶液或过氧化氢水溶液、次氯酸钠等药剂的杀菌方法,利用臭氧水的清洗方法,或不使用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16 JP 2010-1374551.一种容器的杀菌、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进行将由杀菌、清洗时间决定的杀菌工序和/或清洗工序分割为两个以上,将被供给至分割了的杀菌工序和/或清洗工序的处理液在使用后贮留并泵出,从而串联供给至其它分割了的相同的杀菌工序和/或清洗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的杀菌、清洗方法,其中,如下进行将被供给至分割了的最下游侧的杀菌工序和/或清洗工序的处理液在使用后贮留并泵出,供给至邻接的上游侧的相同工序,将所得处理液在使用后再次贮留并泵出,依次供给至上游侧的相同工序,从而将处理液串联供给至全部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的杀菌、清洗方法,其中,根据饮料液的种类来选择杀菌工序的处理液的种类和分割数、以及清洗工序的分割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的杀菌、清洗方法,其中,根据饮料液的种类来选择杀菌工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宣昭,岩下健,川崎阳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