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组件(10),该飞轮组件(10)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该壳体(11)中的飞轮(12),其中,所述飞轮组件(1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飞轮壳体(11)上且可在该壳体(11)内旋转的支撑结构(13),该支撑结构(13)上设置有与所述飞轮(12)同轴的输入孔(13a),所述飞轮(12)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13)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飞轮组件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能够在该壳体内旋转的支撑结构对飞轮进行支撑,将飞轮的重力等原本应作用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力转移至电机壳体上,从而降低作用在电机输出轴及输出轴固定机构上的力,防止了电机输出轴及输出轴固定机构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飞轮组件。
技术介绍
在纯电动车开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电机动力如何平稳的传递到传动轴上,并且可以实现动力的切断以及车辆的变速功能。开发一套纯电动车的动力输出机构往往投入较大,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例如匹配AMT变速箱的开发等。如果能结合传统发动机车的动力输出机构,并将传统发动机车的动力输出机构移植到纯电动车上的话,则不仅应用性和互换性强,还可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在传统发动机车辆的传动机构中,发动机直接连接飞轮和离合器等机构,从而将动力平稳地传递到变速箱体中。但由于纯电动车的电机输出轴的截面尺寸和连接强度均不足,难以直接与飞轮固定连接。在将上述动力驱动机构用于纯电动车时需要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飞轮,并且通过飞轮壳实现变速箱与电机壳体的连接。使用飞轮壳将变速箱与电机壳体相连后,电机的输出轴就需要承受飞轮及相关联接件的径向力、飞轮高速旋转带来的不平衡和分离离合器时的轴向作用力。由于飞轮重量较大,而且电机转速高,再加上离合器2500N以上的分离力等因素,电机输出轴的固定机构要承受相当大的负荷,在整车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电机输出轴固定机构的损坏。因此,如何降低电机输出轴及输出轴固定机构的损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轮组件,使用该飞轮组件能够将飞轮的重力转移至电机壳体上,从而降低作用在电机输出轴及输出轴固定机构上的力,防止电机输出轴及输出轴固定机构的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轮组件,该飞轮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中的飞轮,其中,所述飞轮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飞轮壳体上且可在该壳体内旋转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飞轮同轴的输入孔,所述飞轮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上。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旋转法兰,所述输入孔设置在所述旋转法兰上,且所述飞轮固定在所述旋转法兰上。优选地,所述飞轮壳体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旋转法兰位于所述输入端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旋转法兰朝向所述飞轮壳体的输入端的一端与该输入端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优选地,所述旋转法兰朝向所述飞轮壳体的输入端的一端上形成有与所述输入孔同轴且直径大于该输入孔的直径的沉孔。优选地,所述飞轮壳体上设置有具有侧壁的安装孔,所述侧壁在所述飞轮壳体上从所述输入端朝向所述输出端延伸,所述旋转法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优选地,所述飞轮组件还包括轴承,该轴承设置在所述旋转法兰和所述安装孔的侦_之间。优选地,所述轴承为多个,该多个轴承沿所述旋转法兰的轴向排列。优选地,所述输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花键。优选地,所述飞轮壳体的输入端上设置有第一止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飞轮组件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能够在该壳体内旋转的支撑结构对飞轮进行支撑,将飞轮的重力等原本应作用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力转移至电机壳体上,从而降低作用在电机输出轴及输出轴固定机构上的力,防止了电机输出轴及输出轴固定机构的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飞轮组件的主剖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飞轮组件的壳体的示意图;图3是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飞轮组件的车辆的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和图5是图3中II处得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飞轮组件11飞轮壳体12飞轮13支撑结构14旋转法兰15轴承20电机30离合器组件31离合器32离合器壳体40变速箱13a输入孔14a 凹槽Ile 第一止口20a 轴肩20b 第二止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中所示的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飞轮组件的主剖视图,图3中所示的是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飞轮组件的车辆的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轮组件10,该飞轮组件10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该壳体11中的飞轮12,其中,所述飞轮组件1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飞轮壳体11上且可在该壳体11内旋转的支撑结构13,该支撑结构13上设置有与所述飞轮12同轴的输入孔13a,所述飞轮12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13上。车辆的传动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机20、飞轮组件10、离合器组件30和变速器40,电机20中的动力通过该电机20的输出轴传递至飞轮组件10。飞轮组件10能够将动力平稳地传递至离合器组件30,并通过该离合器组件30传递至变速器40。由于飞轮12固定在支撑结构13上,而该支撑结构13安装在飞轮壳体11上,那么当车辆的传动系统运行时,飞轮12的一部分自重、离合器30工作时的分离作用力、飞轮高速旋转的不平衡量可通过支撑结构13传递至飞轮壳体11,并通过该飞轮壳体11传递至于飞轮壳体11固定相连的电机壳体,从而减轻了电机20的输出轴以及该输出轴的固定机构所承受的力,并防止了电机20的输出轴及输出轴的固定机构的损坏。支撑结构13可以具有多种能够旋转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安装在飞轮壳体11中的套筒,还可以是安装在飞轮壳体11上的滚动轴承等,只要能够将飞轮12固定在该支撑结构13上,并实现绕轴线转动的功能即可。优选地,为了便于飞轮12的安装,如图1中所示,支撑结构13可以包括旋转法兰14,输入孔13a设置在旋转法兰14上,且飞轮12固定在旋转法兰14上。如图1中所示,旋转法兰14形成为大致圆柱形,安装在飞轮壳体11上。飞轮壳体11具有输入端I Ia和输出端11b,输入端Ilb固定在电机20的壳体上。在安装旋转法兰14时应当注意,电机20的壳体不应当干涉旋转法兰14的旋转,即,优选地,旋转法兰14位于输入端Ila的一侧,而不应当突出于输入端11a。进一步优选地,旋转法兰14朝向飞轮壳体11的输入端Ila的一端与该输入端Ila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以避免在旋转法兰14旋转时受到电机20的壳体的干涉。通常,电机2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轴肩20a,如图1中所示,在电机20的输出轴的输出部的左侧形成有轴肩20a,为了避免该轴肩20a干涉法兰14的旋转,优选地,旋转法兰14朝向所述飞轮壳体11的输入端Ila的一端上形成有与输入孔13a同轴的沉孔14a,该沉孔14a的直径大于电机20的输出轴在轴肩20a处的直径,如图4中所不。在一些情况中,为了防止电机20的输出轴被磨损,优选地,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套筒。应当理解的是,沉孔14a的直径应大于设置在电机20的输出轴上的套筒的直径。在安装旋转法兰14时,可以在飞轮壳体11上设置与旋转法兰14外径相同的孔,将旋转法兰14设置在该孔中。优选地,如图2中所示,飞轮壳体11上可以设置有具有侧壁Ild的安装孔11c,侧壁Ild在飞轮壳体11上从输入端Ila朝向输出端Ilb延伸,可以将旋转法兰14设置在安装孔Ilc内,从而使旋转法兰14更稳定地旋转,并更好地将飞轮12的一部分自重、离合器30工作时的分离作用力、飞轮高速旋转的不平衡量可通过支撑结构13传递至飞轮壳体11。优选地,侧臂IId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大致等于旋转法兰14沿轴向方向的长度。为了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轮组件(10),该飞轮组件(10)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该壳体(11)中的飞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组件(1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飞轮壳体(11)上且可在该壳体(11)内旋转的支撑结构(13),该支撑结构(13)上设置有与所述飞轮(12)同轴的输入孔(13a),所述飞轮(12)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渊,王可峰,张文明,黄福邦,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