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用螺纹加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14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数控车床用螺纹加工工具。包括螺纹加工刀具、工具体和套筒,工具体套接在套筒外侧,两者可相对轴向移动,螺纹加工刀具装夹在套筒的前端。其优点是:可使数控车床在一次装夹中连续完成多个细长工件或螺纹结束部分带有较大轴肩工件的螺纹加工,整个加工过程自动完成;扩大了数控车床的加工范围;提高了数控车床加工细长工件或有较大轴肩工件的螺纹加工质量;减少了换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有效降低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上的工装夹具,尤其涉及一种数控车床用螺纹加工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用数控车加工带螺纹的工件时,一般采用专用的螺纹车刀并通过程序控制来进行。加工时,工件所承受的径向力较大。如加工工件的螺纹公称直径较小且螺纹长度较长时,螺纹车刀对工件的径向力容易使其弯曲变形,从而使其加工件报废。所以,用数控车所加工的螺纹工件,一般公称直径较大且长度不长。 同时,现有数控车不能用螺纹车刀加工螺纹结束部分带有直径较大轴肩的工件。因为,螺纹加工结束时,车刀容易碰伤轴肩端面,从而使工件报废。 遇有数控车加工带螺纹的工件且螺纹公称直径较小、长度较长时,常常采取把普通车床的螺纹加工机构放在数控车床的尾架上,手摇尾架来加工螺纹。或者卸下工件,用手工方法攻螺纹,或转到其它机床加工。这样操作需要频繁启动机床,频繁装夹工件,还要找正工件,整个工件不能在一次装夹中最大限度完成所要求加工的工序,加工效率低。手摇尾架是普通车床加工螺纹的方法,它是靠螺纹加工机构装夹部分的外璧与尾架套筒内孔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二者接触部分容易打滑,从而使螺纹报废。同时,如加工过程中,手摇用力不均,也容易使螺纹牙型不均,从而导致工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用数控机床连续加工直径较小、长度较长的螺纹,或螺纹结束部分带有较大直径轴肩的工件,以减少加工辅助时间、提高加工效率的一种数控车床用螺纹加工工具,它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包括螺纹加工刀具、工具体和套筒,工具体套接在套筒外侧,两者可相对轴向移动,螺纹加工刀具装夹在套筒的前端。 所述套筒的周侧沿其轴向设有导向槽,一螺钉沿径向旋接在工具体上并穿过工具体延伸到所述导向槽中,使工具体沿导向槽相对套筒轴向移动。 本技术通过采用一螺纹加工工具使数控车床在一次装夹中连续完成多个细长零件上螺纹的加工,整个加工过程自动完成,装刀次数大大减少,节省辅助时间,扩大了数控车床的加工范围,提高了数控车床加工细长工件或有较大轴肩工件的螺纹加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通过控制程序使整个机构和刀盘以稍小于一倍螺距T的速度轴向移动,这样,板牙或丝锥加工螺纹时,能够缓慢切入工件,防止刀具接触工件后加工前几个螺距时产生打滑,从而使刀具受挤压而损坏,提高刀具的利用率。当螺纹加工刀具切入工件后,刀具带动套筒以一倍螺距的速度移动,而工具体和刀盘以小于一倍螺距的速度同向移动,二者产生差动移动,加工过程中工具体不至于挤压套筒而导致螺纹牙型变形,使板牙或丝锥不会因受挤压而损坏,可有效保护了螺纹加工工具,提高利用率。 该工具中套筒上的导向槽除起到导向作用外,还便于排屑和冷却液排出,更好地保护了刀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螺纹加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螺纹加工工具装夹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外螺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示螺纹加工工具装夹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内螺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紧定螺钉,2板牙,3导向螺钉,4工具体,5套筒,6导向槽,7工件,8刀盘,9丝锥夹套,10丝锥。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本实施例的螺纹加工工具主要由板牙2、工具体4和套筒5组成。工具体4套接在套筒5的外侧,两者可相对轴向移动,板牙2通过紧定螺钉1装夹在套筒5的前端。在套筒5的周侧沿其轴向设有导向槽6,在工具体的周侧沿其径向旋接一导向螺钉3,该螺钉延伸到套筒上的导向槽6中,使工具体4通过其上旋接的螺钉3沿导向槽6相对套筒轴向移动而不能作相对的转动。 对照图2,将图1所示的螺纹加工工具装夹在数控车床刀盘8的横向刀位孔内,由刀盘压紧螺钉压紧在刀盘8上,装夹时注意将工具体4上的导向槽朝下,以便排屑和冷却液排出。经对刀后,工具体自然地与套筒贴紧。通过对车床运行程序的设计,使刀盘8的轴向进给量L略小于被加工零件上螺纹的螺距T。 螺纹加工开始后,当螺纹加工刀具和工件端面接触时,由于板牙切入口是有锥度的,工件螺纹切入端也有倒角形成的锥度,二者在切入时的前几圈要经历一个磨合切入阶段(此时形成工件上的不完整螺纹部分)。如果此时刀盘带动螺纹加工工具以一倍螺距的走刀速度进给,往往形成如下情况螺纹加工工具上的板牙2沿着螺纹加工方向前进,开始时,板牙由于切削力不够而不能切入工件上,此时板牙容易受到大的挤压力而损坏。所以,在运行程序设计中,使刀盘8的轴向进给量L略小于被加工零件上螺纹的螺距T。这样,使板牙能以较缓慢的速度切入工件7,板牙不易受到大的挤压力而损坏,从而有效地保护板牙。 当板牙2切入工件7后,板牙和套筒按1螺距T/圈的速度运动,装夹在刀盘8上的工具体4则按运行程序中所设计的略小于螺距T的88~98%T/圈的速度运动,套筒及板牙的移动速度快于工具体及刀盘的速度,由于套筒受到导向螺钉3的制约不能产生周向转动,只能快于刀盘轴向移动,工具体4与套筒5两者间产生差动,与工具体4紧贴的套筒逐渐与工具体分开,套筒上的导向槽不断露出,冷却液和细小切屑便从导向槽中落下。 对照图3,本技术的螺纹加工工具同样适用于加工内螺纹,首先通过紧定螺钉1将丝锥10固定装夹在丝锥夹套9上,再用螺钉将丝锥夹套9固定在套筒5的前端。加工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不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车床用螺纹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加工刀具、工具体和套筒,工具体套接在套筒外侧,两者可相对轴向移动,螺纹加工刀具装夹在套筒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用螺纹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套筒的周侧沿其轴向设有导向槽,一螺钉沿径向旋接在工具体上并穿过工具体延伸到所述导向槽中,使工具体沿导向槽相对套筒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车床用螺纹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加工刀具为板牙或丝锥,板牙由紧定螺钉固定在套筒的前端,丝锥由紧定螺钉并通过丝锥夹套固定在套筒的前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数控车床用螺纹加工工具。包括螺纹加工刀具、工具体和套筒,工具体套接在套筒外侧,两者可相对轴向移动,螺纹加工刀具装夹在套筒的前端。其优点是可使数控车床在一次装夹中连续完成多个细长工件或螺纹结束部分带有较大轴肩工件的螺纹加工,整个加工过程自动完成;扩大了数控车床的加工范围;提高了数控车床加工细长工件或有较大轴肩工件的螺纹加工质量;减少了换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文档编号B23G3/00GK201172136SQ20082003389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恒厂, 衣玉敏, 王传钦, 王恒乐, 青 赵, 陈春阳, 澍 冯, 耿习琴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车床用螺纹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加工刀具、工具体和套筒,工具体套接在套筒外侧,两者可相对轴向移动,螺纹加工刀具装夹在套筒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厂衣玉敏王传钦王恒乐赵青陈春阳冯澍耿习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