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方法,所述矩形蓄电池组至少包括一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平行地放置在作为基准平面的导热平面上,包括以下步骤:(a)监测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以获得间隙监视数据;且(b)根据所述间隙监视数据调整所述底面的平面度直至所述间隙监视数据小于等于表征目标平直度的预定值,从而使得所述底面的平直度达到所述目标平直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调整方法及其装置可实时调整单体电池的平直度,最终使得整个电池组的平直度达到较高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系统技术中的电源(供配电)分系统技术,尤其涉及利用在线监测调整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航天器贮能电源的矩形蓄电池组主要为镉镍蓄电池组,其配套研制生产厂家包括811所和中电18所。国外目前不采用镉镍蓄电池组作为航天器贮能电源。 国内镉镍蓄电池组主要采用端板-拉杆的结构(见图1),单体电池通过L形散热铝板用拉杆拉紧成形,蓄电池组安装在航天器中预埋热管具有良好导热功能的平板上,蓄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铝板传导至航天器的平板并通过预埋热管传导出去,实现控制蓄电池组工作温度的目的。由于镉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与镉镍电池的工作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镉镍电池最佳工作温度在5°C 10°C的范围内,超出此温度范围会显著影响镉镍电池的性能和工作寿命O如图1所示,该结构要求蓄电池组的底面具有高平面度的要求,才能保证蓄电池组的底面与航天器的导热底板紧密贴合,才可以把蓄电池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出去,达到精确控制蓄电池组在轨工作温度的目的。目前的蓄电池组装配工艺方法属于“盲装”的工艺方法,不能确保蓄电池组底面具有高平面度,一旦蓄电池组底面与航天器的导热平板产生间隙,在真空环境下电池不能通过传导的方式快速散热,因而会显著影响电池的工作温度并进而对电池组的性能和寿命产生影响。因此,业界对高平面度的蓄电池组底面有所希冀,特别是需要一种能够进行精确快速调整的底面平面度的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精确快速调整的底面平面度的调整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为一种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方法,所述矩形蓄电池组至少包括一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平行地放置在作为基准平面的导热平面上,包括以下步骤(a)监测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以获得间隙监视数据;且(13)根据所述间隙监视数据调整所述底面的平面度直至所述间隙监视数据小于等于表征目标平直度的预定值,从而使得所述底面的平直度达到所述目标平直度。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矩形蓄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时,依次对各个单体电池进行步骤(a)和(b)以使所述矩形蓄电池组的底面的平直度达到所述目标平直度。一些实施例中,利用至少一个非接触式涡流传感器监视所述单体电池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两点加压式来调整所述平面的平直度。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al):显示所述间隙监视数据,以供在步骤(b)中由操作者根据所述间隙监视数据人工调整所述底面的平直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为一种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装置,所述矩形蓄电池组至少包括一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放置在作为基准平面的导热平面上,包括监视单元,其监测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以获得间隙监视数据;调整单元,其调整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的平直度;及控制单元,其接收所述间隙监视数据,并根据所述间隙监视数据调整所述底面的平面度直至所述间隙监视数据小于等于表征目标平直度的预定值,从而使得所述底面的平直度达到所述目标平直度。 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矩形蓄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时,所述控制单元依次对各个单体电池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矩形蓄电池组的底面的平直度达到所述目标平直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视单元为至少一个非接触式涡流传感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单元为两点加压式压顶装置。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单元,其用于显示所述间隙监视数据,以供操作者根据所述间隙监视数据人工调整所述底面的平直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调整方法及其装置可实时调整单体电池的平直度,最终使得整个电池组的平直度达到较高水平。由于矩形蓄电池组工作温度直接影响镉镍蓄电池组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矩形蓄电池组底部安装平面是卫星温控系统唯一作用面,提高矩形蓄电池组安装平面精度可以有效提高矩形蓄电池组温控效果,延长矩形蓄电池组工作寿命,提高矩形蓄电池组在轨长寿命工作的可靠性。结合附图,根据下文的通过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主旨的描述可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优点。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描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镉镍蓄电池组的结构; 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调整方法的流程 图3为实现本专利技术调整方法的电池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
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现参考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方法。所述矩形蓄电池组至少包括一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平行地放置在作为基准平面的导热平面上。步骤SlOl中,监测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以获得间隙监视数据。本实施例中,利用非接触式涡流传感器监视所述单体电池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为了确保监视的准确性,本实施例采用了五个非接触式涡流传感器来监视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可按需设置所述五个非接触式涡流传感器,只要该等传感器能覆盖整个单体电池底面。所述非接触式涡流传感器可安装在传感器平台上,而所述传感器平台可安装在对矩形蓄电池组进行装配的装配平台上。 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而是可采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及/或其他数量的传感器。步骤S103中,根据所述间隙监视数据调整所述底面的平面度直至所述间隙监视数据小于等于表征目标平直度的预定值,从而使得所述底面的平直度达到所述目标平直度。根据所述传感器所获得的间隙监视数据,实时调整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直至所述间隙监视数据小于等于某一预定值。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值表征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所意欲达到的目标平直度。在具有多个传感器中的情况下,须每一个传感器所获得的间隙监视数据俱小于等于所述预定值。在其中某些传感器的所获得的间隙监视数据大于所述预定值时,可在与该等传感器相对应的位置调整所述单体电池的平直度。本实施例中,利用两点加压式来调整所述平面的平直度。采用两点加压式压顶装置根据每只单体电池底面的实时平面度数据进行在线调整,两点加压式压顶装置是在电池的两个上端面施加压力,相对于单点压顶加压效果而言,平衡的压力有助于控制电池局部的翘起,因此能够保证电池底部的小平面与工装平台的紧密贴合。较佳实施例中,还利用显示器显示所述间隙监视数据,从而可由操作者根据所述间隙监视数据人工调整所述底面的平直度。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矩形蓄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例如九个。当所述矩形蓄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依次对各个单体电池进行如前所述的平直度调整,直至整个矩形蓄电池组的平直度达到所需的平直度。现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装置,所述矩形蓄电池组至少包括一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放置在作为基准平面的导热平面上,包括监视单元,其监测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以获得间隙监视数据。本实施例中,所述监视单元为至少一个非接触式涡流传感器。为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矩形蓄电池组装配平面度的调整方法,所述矩形蓄电池组至少包括一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平行地放置在作为基准平面的导热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监测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间隙以获得间隙监视数据;且(b)根据所述间隙监视数据调整所述底面的平面度直至所述间隙监视数据小于等于表征目标平直度的预定值,从而使得所述底面的平直度达到所述目标平直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焕荣,闻海,吴镛宪,李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