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及制备方法和球形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1085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8:30
一种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及制备方法和球形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前驱体及制备方法和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制备出完善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导致现有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较大、倍率性能较差和振实密度较低的问题。一种前驱体是掺杂碳纳米材料的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碳酸盐;方法:先准备金属离子原料,再依次制备混合金属离子盐溶液、沉淀剂、络合剂和碳纳米材料悬浮液,然后共沉淀反应,再进行洗涤干燥处理;一种球形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由含锂化合物和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制备而成;方法:首先对前驱体预进处理,再混锂烧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驱体及制备方法和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大、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势,逐渐成为镍氢、镍镉、铅酸等电池的替代品,并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工业、军事等多种领域。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等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市场上已批量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钴 酸锂的结构比较稳定,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正极材料,目前占据正极材料的主导地位,但是其资源有限、价格昂贵,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其使用寿命较短、安全性很差,发展受到限制。锰酸锂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安全性好等优点,但是其循环稳定性差、与电解质相容性不好。磷酸铁锂材料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其振实密度较低、导电性差、锂离子扩散速度慢。而且,这几种材料的理论容量都不是非常高,其实际容量也多低于150mAh/g,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因而制约了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具备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和低成本等多种优势的镍钴锰等多元过渡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前驱体是均匀掺杂碳纳米材料、分子式为MnαCoβNiγMy(OH)2的金属氢氧化物或均匀掺杂碳纳米材料、分子式为MnαCoβNiγMyCO3的金属碳酸盐;其中所述的MnαCoβNiγMy(OH)2中0<α≤1、0≤β≤1、0≤γ≤1、0≤y≤0.5,且α+β+γ+y=1,β+γ>0,所述的MnαCoβNiγMy(OH)2中M为Cr、Al、Fe、Mg、Ag、Ti、Cu、V、Y、La、Tm、Gd、Ho、Ce、Lu、Yb和Sc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其中所述的MnαCoβNiγMyCO3中0<α≤1、0≤β≤1、0≤γ≤1、0≤y≤0.5,且α+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春雨盛夏陈猛尹鸽平左朋建程新群马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