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色异质结晶硅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0923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色异质结晶硅电池,依次包括第一金属电极、第一导电薄膜、P型非晶硅层、第一本征非晶硅层、硅片、第二本征非晶硅层、N型非晶硅层、第二导电薄膜、第二金属电极;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和第二导电薄膜为多晶掺硼ZnO薄膜。制造方法包括步骤:硅片表面预处理;双面沉积的本征非晶硅层镀膜;正面沉积P型非晶硅层,反面沉积N型非晶硅层;电池片正、反两面生长ZnO薄膜,正、反两面导电薄膜上丝网印刷金属栅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抛光的表面平整的硅片,以ZnO薄膜的金字塔结构实现陷光,使电池的陷光结构和电池表面钝化可以分别实现最大化,从而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自从Sanyo开始非晶硅-晶硅异质结(HIT)电池的研究以来,HIT技术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Sanyo已将HIT电池转化率提高到23. 7 %,成为目前为止实现量产的转化效率最高的晶硅电池结构之一。HIT电池与其他晶硅电池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开路电压(Voc)大,这得益于非晶硅对晶体硅表面很好的钝化效果。上述特点导致了 HIT电池一个最大的优点,即温度系数小,可以保证HIT电池在正午的高温下,比常规的晶硅 组件获得更多的发电量。Sanyo的HIT电池另一个方面的优点是制备过程全部为低温过程,热预算小,且电池结构为正反面对称结构,热应力小,制备过程形变小,因此可以使用更薄的硅片且保证较低的碎片率,有利于降低电池每瓦的发电成本。HIT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金属电极107、第一 ITO导电薄膜105、P型非晶硅层103、第一本征非晶硅层101、硅片100、第二本征非晶硅层102、N型非晶硅层104、第二 ITO导电薄膜106、第二金属电极108。HIT电池工艺上的难点之一是制绒硅片表面的非晶硅钝化,这是保证HIT电池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色异质结晶硅电池,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第一金属电极、第一导电薄膜、P型非晶硅层、第一本征非晶硅层、硅片、第二本征非晶硅层、N型非晶硅层、第二导电薄膜、第二金属电极;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和第二导电薄膜为多晶掺硼ZnO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华常辉杨文魁杨帆张杰杨欣陈锐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光伏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