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065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主要由衔铁主体、簧片和推动杆三个部分组成,衔铁主体设计为长方体,两端分别切削对称的单侧截面,倾斜截面为焊接返簧簧片提供方便,并减轻衔铁本身端部重量,直接降低转动惯量,对称的截面设计也使得衔铁在装配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正方向的问题,降低了加工难度及装配难度;中央上下两侧加工有转轴,使得衔铁在安装之后可绕转轴转动;返簧采用铍青铜材料,返簧根部矩形部分直接焊接于衔铁主体切削截面上,返簧的上翘角度与具体继电器反力指标要求有关,可进行调整;对于大部分紧凑型转动衔铁继电器,可以不再需要原有的返簧连接机构或返簧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衔铁设计,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中的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继电器衔铁。
技术介绍
在电磁机构尤其是电磁继电器中,衔铁是指线圈上电时,由于其受到电磁吸力的作用而发生转动,线圈断电时,由于其受到反力作用而返回原位置的部件,而该部件的返回多采用返簧提供反力。衔铁与返簧都是电磁继电器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在通常的设计中,衔铁一般固定在转轴上,而返簧则被固定在返簧支架或底座等固定部件上;对继电器而言,这样的布置空间利用率较低,不利于继电器的进一步小型化设计;衔铁系统与返簧系统相对独立,因此存在装调难度大、加工分散性大等问题。若从结构设计上将衔铁系统与返簧系统进行整合,将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小继电器体积和重量,并减少调试工序,提高整机一次调试通过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设计,减小继电器体积,减轻重量,提高整机装调通过率,提高继电器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其特征在于衔铁主要由衔铁主体、簧片和推动杆三个部分组成,簧片的一端连接在衔铁主体的一侧,推动杆的一端连接在衔铁主体的一端。所述的衔铁主体设计为长方体,两端分别切削为对称的单侧截面,倾斜截面为焊接返簧簧片提供方便;中央上下两侧加工有转轴,使得衔铁在安装之后可绕转轴转动。所述的返簧采用铍青铜材料,返簧的上翘角度与具体继电器反力指标要求有关,能够在装调时进行调整。所述的返簧根部矩形部分直接焊接于衔铁主体的切削截面上。对于大部分紧凑型转动衔铁继电器,衔铁与返簧一体化设计的衔铁可以不再需要原有的返簧连接机构或返簧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从结构上将原有该类型电磁继电器衔铁系统与返簧系统进行了整合,有效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小了继电器体积和重量,同时减少了调试工序,增加了整机一次调试通过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三维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带有返簧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某型号继电器中应用的三维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 一图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继电器衔铁,主要由衔铁主体1、簧片2和推动杆3三部分组成。所述的衔铁主体I设计为长方体,两端分别切削为对称的单侧截面12,倾斜截面12为焊接返簧簧片2提供方便,并减轻衔铁本身端部重量,直接降低转动惯量。对称的截面设计也使得衔铁在装配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正方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了降低加工难度及装配难度。中央上下两侧加工有转轴11,使得衔铁在安装之后可绕转轴转动。 所述的返簧2采用铍青铜材料,返簧2的根部矩形部分直接焊接于衔铁主体I切削截面12上,返簧2的上翘角度与具体继电器反力指标要求有关,可进行调整。所述的推动杆3焊接于衔铁主体I的一端,其作用为推动触簧系统,使触点实现切换功能。该实施例的推动杆3由依次相互垂直的四段组成,其中第一段31焊接于衔铁主体I 一端,在该第二段32在第一段的顶端向背离衔铁主体的方向垂直弯曲,然后向上垂直弯曲形成第三段33,最后朝衔铁主体的一侧垂直弯曲形成第四段34。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一种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设计如图5所示,其应用方法如下1、将返簧2、推动杆3焊接在衔铁主体I上后,通过调节返簧2的上翘角度调试返簧2作用力。2、将本专利技术衔铁组件装入继电器,返簧2限位通过图5中的右侧轭铁4极面5端部实现,使返簧2对焊接在返簧2根部的衔铁主体I具有返回力的作用,其力的大小依据具体继电器参数进行计算与设置。3、当线圈6通入电流时产生磁场,磁通流经轭铁4与极面5,在极面5处产生电磁吸力作用在衔铁上,当电磁吸力增大到可以克服簧片作用力时,衔铁转动,直至衔铁主体I与极面5接触,这一过程中推动杆3推动簧片组,完成触点转换。4、当线圈6断开电流时,磁场消失,作用在衔铁上的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返簧2的反力作用下返回至初始位置,推动杆3也随之回到原有位置,完成触点转换,衔铁即完成一次动作。以上说明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其特征在于衔铁主要由衔铁主体、簧片和推动杆三个部分组成,簧片的一端连接在衔铁主体的一侧,推动杆的一端连接在衔铁主体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主体设计为长方体,两端分别切削为对称的单侧截面,倾斜截面为焊接返簧簧片提供方便;中央上下两侧加工有转轴,使得衔铁在安装之后可绕转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返簧采用铍青铜材料,返簧的上翘角度与具体继电器反力指标要求有关,能够在装调时进行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返簧根部矩形部分直接焊接于衔铁主体的切削截面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主要由衔铁主体、簧片和推动杆三个部分组成,衔铁主体设计为长方体,两端分别切削对称的单侧截面,倾斜截面为焊接返簧簧片提供方便,并减轻衔铁本身端部重量,直接降低转动惯量,对称的截面设计也使得衔铁在装配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正方向的问题,降低了加工难度及装配难度;中央上下两侧加工有转轴,使得衔铁在安装之后可绕转轴转动;返簧采用铍青铜材料,返簧根部矩形部分直接焊接于衔铁主体切削截面上,返簧的上翘角度与具体继电器反力指标要求有关,可进行调整;对于大部分紧凑型转动衔铁继电器,可以不再需要原有的返簧连接机构或返簧固定装置。文档编号H01H50/18GK103000451SQ20121048302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梁慧敏, 由佳欣, 叶雪荣, 杨文英, 彭飞, 陈默, 翟国富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衔铁与返簧一体化的电磁继电器衔铁,其特征在于:衔铁主要由衔铁主体、簧片和推动杆三个部分组成,簧片的一端连接在衔铁主体的一侧,推动杆的一端连接在衔铁主体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慧敏由佳欣叶雪荣杨文英彭飞陈默翟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