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车床多用途弹性浮动攻丝扳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034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床上切削加工中使用的多功能弹性浮动攻丝和扳牙装置。其结构为丝锥套设置在滑动杆前端内固定,过渡套套接在套筒体左端内,滑动杆后部通过过渡套与套筒体连接,在滑动杆与套筒体之间设置拉簧,其两端被前螺丝、后螺丝分别固定,前螺丝连接在滑动杆上,后螺丝连接在套筒体上,滑动杆上设置上侧直线槽、下侧直线槽,螺栓将套筒体、过渡套、滑动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螺栓底端在滑动杆的上侧直线槽中活动连接。解决了丝锥崩齿、折断,崩牙、烂牙,成本高和效率低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加工时的直线度,左旋、右旋螺纹都可以使用,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使用范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上切削加工中使用的多功能弹性浮动攻丝和扳牙 装置。属于机加工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之前,在加工小直径螺紋时,扳牙是用扳牙套,攻丝使用 自动定心夹头,不但直线度达不到要求,而且加工时极易使丝锥崩齿、折断,造 成崩牙、烂牙,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车床多多弹性浮动攻 丝扳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车床多用途弹性浮动攻丝扳牙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由套筒体、过度套、 滑动杆、丝锥套及拉簧构成,丝锥套设置在滑动杆前端内固定,过度套套接在套 筒体左端内,滑动杆后部通过过度套与套筒体连接,在滑动杆与套筒体之间设置 拉簧,其两端被前螺丝、后螺丝分别固定,前螺丝连接在滑动杆上,后螺丝连接 在套筒体上,滑动杆上设置上侧直线槽、下侧直线槽,螺栓将套筒体、过度套、 滑动杆固定连"^妻在一起,螺栓底端在滑动杆的上侧直线槽中活动连^^妄。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如下1. 增强了浮动功能,保证了加工时的直线度,克服了攻丝或#^牙时因丝杆副间 隙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步使工具或工件报废的现象。2. 巧妙地运用了拉簧的拉力,使攻丝结束后不会被动退回,也不会产生卡锥、 断锥现象。3. 不论是左旋、右旋螺紋都可以使用,不受正、反转的限制。4. P艮位与传递扭矩集于一个螺栓部件,大大简化了结构。使攻丝操作简单,提 高劳动效率,降低了成本。5. 柄部圆柱的两侧平面可以安装在刀塔上刀套中,也可以安装在四方刀架上, 增加了使用范围。6. 下侧直线槽可使加工切屑顺畅的排出滑动杆外,以免发生丝锥、板牙卡死, 使加工失败。7. 采用了可以加工多种^见格的螺紋的设计。8. 本技术添补了目前能在数控车床中使用的攻丝装置空白。 本技术是用于数控车或在普通车生产批量带有攻丝或:板牙工步的零件时,需要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攻丝辅助装置,解决了数控车或普通车床攻丝或扳牙 时容易出现崩牙、烂牙或使加工工具损坏现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补偿数控车床的Z轴 方向与刀架移动时的不同步(因丝杆副的间隙等原因)。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数控车的 刀塔装夹,也可适用于普通车床的使用。本技术可以实现M12以下的丝锥安装(只要换上不同规格的丝锥套)。 当需要扳牙时,只要把丝锥套换成扳牙就可以实现扳牙功能。弹性攻丝装置安装在数控车的刀塔刀套内,数控车攻丝时,滑动杆相当于浮动式的加工,这样就不 会在进刀时,因为不同步而损坏丝锥。本技术保证了攻丝的加工质量,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有使用简便、灵活,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附图说明图1一一本技术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一本技术中丝锥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一本技术中滑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一一本技术中过度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一本技术中套筒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是丝锥套11,中间是方形孔2。如图3所示,是滑动杆18,其前端是突起部,有螺钉3,其内是前端孔径 12;在滑动杆18上、下两侧沿轴向分别铣有上侧直线槽13、下侧直线槽4。如图4所示,是过度套5,过度套5上有螺紋孔14,其内是内孔16。如图5所示,是套筒体IO,包括柄部,其上有螺紋孔6,在靠近柄部一侧上 设置固定螺栓9,其内是内孔径17。如图l所示,是将图2、 3、 4、 5安装在一起先将丝锥套11放入滑动杆18前端突起部的前端孔径12中,用螺钉3将其 与滑动杆18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过度套5从滑动杆18后端套入,直至滑动 杆18前端突起部紧密接触,再将拉簧8套在滑动杆18上,并将拉簧8前端用前 螺丝7固定在滑动杆18上;之后,将套筒体IO从滑动杆18后端套上,使套筒 体10压在过度套5上,用螺栓15通过螺紋孔6将套筒体10、过度套5和滑动 杆18固定连接在一起;拉簧8在滑动杆18与套筒体10之间,在套筒体10靠近 柄部一侧用后螺丝9与拉簧8后端连接。应用过程中,把套筒体(柄部)10安装在数控车刀塔(在数控或普通车床 上,未画出,省略)上,数控车床攻丝时,丝锥套11的方形孔2与丝锥柄部配 合,用前螺钉l压紧,丝锥套11的外圆与滑动杆18的前端孔径12配合,利用 滑动杆18的螺紋孔用螺钉3压紧;当丝锥开始攻入工件时,如因丝杆副或种种 原因不同步时,弹性滑动杆18就会起浮动作用,在拉簧8的弹力作用下,滑动 杆18随时拉长或缩短伸出距离,弥补因丝杆副或种种原因造成不同步时产生的 距离误差,保证丝锥、扳牙的螺距和移动的距离一致;消除不同步的间隙,保护 了丝锥不受损坏;攻丝的扭力,通过穿过滑动杆18的上侧直线槽13和螺栓15 抵消,同时螺栓15在滑动杆18的上侧直线槽13中活动自如,随着丝攻的移动 而移动,同时在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切屑也从下侧直线槽4中排出了滑动杆, 避免了因切屑过多而使丝锥、扳牙卡死的现象;攻丝的长度应小于滑动杆18中 上侧直线槽13的长度;随着攻丝工作完成,退刀时,拉簧8被前螺丝7、后螺 丝9固定,利用拉簧8的拉力消除不同步。进刀时,滑动杆18通过拉簧8的作用,使得丝锥在加工时的间隙偏向一边, 并且滑动杆18浮动式的移出,所以就不会使丝锥崩齿、折断,造成崩牙、烂牙 现象;退刀时滑动杆18左端孔内的丝攻螺距与滑杆移动的距离一致,不是靠工 件推着丝攻被动的退出,而是拉簧8拉住滑动杆18使其在拉力作用下自动的退 缩(回),不会产生与加工螺距不一致的移动距离,及缩回中产生迟滞而乱牙, 因而消除了因种种不利因数产生的使丝锥、扳牙崩齿,造成崩牙、烂牙现象。扳牙时,只要把丝锥套11换成相应规格的扳牙装入滑动杆18前端突起部的 前端孔径12中,就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实现扳牙的功能。权利要求1.车床多用途弹性浮动攻丝扳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套筒体、过度套、滑动杆、丝锥套及拉簧构成,丝锥套设置在滑动杆前端内固定,过度套套接在套筒体左端内,滑动杆后部通过过度套与套筒体连接,在滑动杆与套筒体之间设置拉簧,其两端被前螺丝、后螺丝分别固定,前螺丝连接在滑动杆上,后螺丝连接在套筒体上,滑动杆上设置上侧直线槽、下侧直线槽,螺栓将套筒体、过度套、滑动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螺栓底端在滑动杆的上侧直线槽中活动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多用途弹性浮动攻丝扳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 杆前端突出部上有螺钉将丝锥套、滑动杆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上切削加工中使用的多功能弹性浮动攻丝和扳牙装置。其结构为丝锥套设置在滑动杆前端内固定,过渡套套接在套筒体左端内,滑动杆后部通过过渡套与套筒体连接,在滑动杆与套筒体之间设置拉簧,其两端被前螺丝、后螺丝分别固定,前螺丝连接在滑动杆上,后螺丝连接在套筒体上,滑动杆上设置上侧直线槽、下侧直线槽,螺栓将套筒体、过渡套、滑动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螺栓底端在滑动杆的上侧直线槽中活动连接。解决了丝锥崩齿、折断,崩牙、烂牙,成本高和效率低缺陷。本技术保证了加工时的直线度,左旋、右旋螺纹都可以使用,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使用范围。文档编号B23G1/00GK201058389SQ20072004303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床多用途弹性浮动攻丝扳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套筒体、过度套、滑动杆、丝锥套及拉簧构成,丝锥套设置在滑动杆前端内固定,过度套套接在套筒体左端内,滑动杆后部通过过度套与套筒体连接,在滑动杆与套筒体之间设置拉簧,其两端被前螺丝、后螺丝分别固定,前螺丝连接在滑动杆上,后螺丝连接在套筒体上,滑动杆上设置上侧直线槽、下侧直线槽,螺栓将套筒体、过度套、滑动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螺栓底端在滑动杆的上侧直线槽中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文军孔繁群徐留富吴宝珍郁兵葛超宇沈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