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东药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48847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相萃取柱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S1.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加入到碱性嫩黄O中,然后加入致孔剂,超声使碱性嫩黄O溶解;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超声,通氮气;S2.用预处理过的毛细管吸取S1得到的产物,两端封口,紫外条件下,冰浴聚合,生成碱性嫩黄O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S3.洗脱模板分子,即得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所得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柱是一种具有固定空穴大小、形状和有确定排列功能的高分子交联聚合物,对碱性嫩黄O分子的立体结构具有动态“记忆”功能,能实现碱性嫩黄O特异性、选择性分离和高效富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相萃取柱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碱性嫩黄0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碱性嫩黄0又称金胺0,化学名称为盐酸氨基四甲基二氨基苯甲烷,其分子式为C17H22N3Cl,是一种芳香胺类的碱性工业染料。主要用于棉织品、纸张、皮革等的染色,由于碱性工业染料价格低廉,与食用色素相比更容易在食品和中药中染色,且不易褪色,故碱性嫩黄0常被非法添加到豆制品、水产品等食品中,以及蒲黄、黄芩、黄柏等中药中以改善其色 泽,达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效果。早在二十世纪初碱性嫩黄0就已经被确认为具有致畸、致癌的作用,非食用色素,严禁用于食品染色。我国卫生部2008年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规定在食品中禁用碱性嫩黄0;2007年及201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次发布了蒲黄和黄连中不得检出金胺0的补充检验通知。欧盟对食品中可能致癌的禁用染料设定了严格的限定,检测限定为0.5 I mg/kgo在食品和中药样品的非法添加剂的检测中,样品的前处理过程至关重要,食品和中药的基质成分比较复杂,采用传统的萃取技术提取时,需用到大量的有毒有机试剂,对健康和环境有一定损害,且萃取效果一般;相比而言,用固相萃取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方法简单快捷。但是由于商业化的固相萃取小柱一般为填充柱,多为一次性使用,且价格昂贵;相比填充柱而言,原位聚合毛细管柱分离效能高,消耗试剂少,而且避免了装柱的不均匀性。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专一性较高,分离效能高,不仅可以改善萃取净化效果,实现低浓度残留的富集,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还可以实现固相萃取柱的多次反复使用,降低检测成本。但目前没有关于碱性嫩黄0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的技术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食品和中药中碱性嫩黄0的前处理步骤的不足,提供一种碱性嫩黄0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碱性嫩黄0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上述碱性嫩黄0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加入到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中,然后加入致孔剂,超声使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溶解;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超声,通氮气; 52.用预处理过的毛细管吸取SI中得到的产物,两端封口,紫外条件下,冰浴聚合,生成碱性嫩黄O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 53.洗脱S2中制备的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中的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即得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 6:20。作为一种最优选方案,所述的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致孔剂为甲苯、甲醇和正十二醇组成的三元致孔剂,其中甲苯、甲醇和正十二醇的体积比为0. 5 2: f 2:2 5。作为一种最优选方案,所述的甲苯、甲醇和正十二醇的体积比为0. 5: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毛细管的内径为0. 3 0. 8臟,长为50 150 mm。作为一种最优选方案,所述的毛细管内径为0. 5 mm,长为100 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毛细管的预处理其处理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521.用0.1 0. 2 mol/L NaOH浸泡10 30 min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pH=7 ; 522.用0.1 0. 2 mol/L HCl浸泡10 30 min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pH=7 ; 523.氮气吹干后,用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1:1,V/V)浸泡广2h,干燥即得。作为一种最优选方案,所述的毛细管的预处理其处理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521.用0.1 mol/L NaOH浸泡IOmin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pH=7 ; 522.用0.lmol/L HCl浸泡IOmin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pH=7 ; 523.氮气吹干后,用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醇(1:1,V/V)浸泡Ih,在60 C供箱中供干备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S2中所述的封口是指用橡胶塞封口。所述的紫外条件是指紫外灯中心波长为361 nm。所述的冰浴聚合,其聚合时间为l(Tl2 h。作为一种优选方案,S3中所述的洗脱是指先以甲醇和氨水混合液作为洗脱液除去模板分子碱性嫩黄0,然后用甲醇洗去残留溶剂;其中甲醇和氨水的体积比为6:41:2。作为一种最优选方案,所述的甲醇和氨水的体积比为7: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洗脱方式为微量注射泵自动洗脱。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碱性嫩黄0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上述碱性嫩黄0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作为分离、富集和纯化食品或中药样品中碱性嫩黄0残留的应用,其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制得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柱依次用2 3个柱体积的甲醇和2 3个柱体积的水活化; 502.取样品提取液或样品溶液滴加至固相萃取毛细管柱内; 503.用2个柱体积的20%甲醇水溶液淋洗一次; 504.用2 3个柱体积的甲醇和氨水(7:3,V/V))混合液洗脱,即得洗脱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碱性嫩黄0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的制备方法,所得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柱是一种具有固定空穴大小、形状和有确定排列功能的高分子交联聚合物,对碱性嫩黄0分子的立体结构具有动态“记忆”功能,能实现碱性嫩黄0特异性、选择性分离和高效富集;(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柱,避免了萃取过程中大量有机试剂的使用,降低了毒害和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反应的方式合成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所得的毛细管柱连续性和均一性好,同时避免了结合位点的破坏,且不需分散剂,操作快速简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加入到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中,然后加入致孔剂,超声使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溶解;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超声,通氮气;S2.用预处理过的毛细管吸取SI中得到的产物,两端封口,紫外条件下,冰浴聚合,生成碱性嫩黄O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S3.洗脱S2中制备的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中的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即得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I中所述的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 4飞: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孔剂为甲苯、甲醇和正十二醇组成的三元致孔剂,其中甲苯、甲醇和正十二醇的体积比为O. 5^2:Γ2:2^5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加入到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中,然后加入致孔剂,超声使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溶解;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超声,通氮气;S2.用预处理过的毛细管吸取S1中得到的产物,两端封口,紫外条件下,冰浴聚合,生成碱性嫩黄O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S3.洗脱S2中制备的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中的模板分子碱性嫩黄O,即得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毛细管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海云周清李江梅潘育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