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豫伯专利>正文

高温废气的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8758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温废气的热回收系统,其包含一具有一燃烧空间的炉体、至少一个燃烧装置及一组蓄热装置;该炉体的燃烧空间连结一排气管;该燃烧装置组设于炉体旁侧,且燃烧装置连结一回收热能鼓风机及一回收热能控制阀;该蓄热装置组设于炉体的排气管末端,由控制阀、第一蓄热槽及第二蓄热槽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回收系统将炉体所排放的高温废气,经蓄热装置回收热能、排放较低温度废气之后,待蓄热装置吸热饱和导入助燃空气,经热回收系统将常温的空气升温后再行导入炉体的燃烧空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高温废气的热回收系统,特别指炉体所排放的高温废气,经蓄热装置回收热能、排放较低温度废气之后,待蓄热装置吸热饱和导入助燃空气,经热回收系统将常温的空气升温后再行导入炉体的燃烧空间使用。
技术介绍
节约能源(简称节能)是指藉以减少能源消耗的方式保护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能可以透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或降低有限能源的消耗量。当国家倡导节能,可以带来更多的金融资本、提升环境质量及增进国家安全、人身安全和人体舒适度;当个人和组织倡导节能,可降低能源成本、促进经济安全;当工业和商业用户倡导节能,可以藉由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其商业利润得以最大化。节能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层,以减少碳足迹,当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可避免剧烈的气候改变,以减少恶劣气候令人类造成伤害的机会。在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足迹的节能概念,尚未落实人类生活的年代,各式工业燃烧系统所排放的大量废气直接进入大气层的,该废气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极度不稳定,其剧烈的气候改变、恶劣的气候令人类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为此,参予燃烧系统生产制造的相关业者,乃利用燃烧后排放具有热能的废气,研发一可回收废气热能的燃烧系统〔请参阅图1〕,其包含一炉体A、一组燃烧单元B及一组蓄热单元C。该炉体A具有一作为热交换面积的燃烧空间Al。该燃烧单元B由至少一对的第一燃烧机BI及第二燃烧机B2组成,二燃烧机B1、B2相对应组设于炉体A 二侧,其以频繁的一开、一关交互轮替方式,为炉体A的燃烧空间Al提供燃烧燃料(LPG或LNG);上述二燃烧机B1、B2的功率是指充分燃烧时,其每小时能燃烧多少质量(公斤)或体积(m3/h,标准状态下)的燃料,同时也供给相应的热能输出(kw/h或kcal/h)。该蓄热单元C组设于炉体A 二侧,由第一蓄热筒Cl、第一鼓风机C2及第二蓄热筒C3、第二鼓风机C4组成,其中,第一蓄热筒Cl与第一燃烧机BI之间设一第一开关阀C5,且第一蓄热筒Cl并与第一进气逆止阀Cll连结,另第二蓄热筒C3与第二燃烧机B2之间设一第二开关阀C6,且第二蓄热筒C3并与第二进气逆止阀C31连结。当燃烧单元B的第一燃烧机BI启动,为炉体A的燃烧空间Al提供燃料,该第二燃烧机B2因应关闭并且停止供应燃料,在第一燃烧机BI作动时,蓄热单元C的第二鼓风机C4因应启动,将第二蓄热筒C3先前储存的热能,经第二燃烧机B2提供给炉体A参与第一燃烧机BI的燃料燃烧,同一时间,蓄热单元C的第一开关阀C5启动,使炉体A燃烧后所排出的热能导出并储存于第一蓄热筒Cl内部。反之,当燃烧单元B的第二燃烧机B2启动,为炉体A的燃烧空间Al提供燃料,该第一燃烧机BI因应关闭并且停止供应燃料,在第二燃烧机B2作动时,蓄热单元C的第一鼓风机C2因应启动,将第一蓄热筒Cl先前储存的热能,提供给炉体A参与第二燃烧机B2的燃料燃烧,同一时间,蓄热单元C的第二开关阀C6启动,使炉体A燃烧后所排出的热能导出并储存于第二蓄热筒C3内部。上述第一燃烧机BI的关闭作动,由第一蓄热筒Cl的热能储存量所控制,当第一蓄热筒Cl热能储存满载,第一燃烧机BI对炉体A的燃料提供随即关闭,反之,第一燃烧机BI的关闭作动,由第二蓄热筒C3的热能储存量所控制,当第二蓄热筒C3热能储存满载,第二燃烧机B2对炉体A的燃料提供随即关闭。上述习用燃烧系统仍具有下列缺点亟待改善1.上述燃烧系统的炉体A所需热能若为N万仟卡,一燃烧机所提供的热能输出需为2N万仟卡方可进行燃烧系统的运作,该燃烧单元B至少由一对(成双的)第一燃烧机BI及第二燃烧机B2交互的一开、一关组成,有鉴于一燃烧机的购置成本极为昂贵,具有不符合产业利用性的缺点。2.上述燃烧系统交互燃烧、交互蓄热的运作模式,使第一燃烧机BI及第二燃烧机B2频繁的一开、一关提供燃料(大约2至3分钟即开、关一次),其短时间交互轮替及交互瞬间启动的燃烧机,使燃烧系统的运作具有燃料浪费甚巨的缺点,尤其是燃烧机开始运作时,火焰温度由低温升至高温需要一些时间(至少需要5秒钟),此段温升时间燃烧机所提供的燃料大部份都是浪费的,假设燃烧机每一个启动循环(3分钟)都浪费5秒钟的燃料,其燃烧系统所浪费的成本确实不容小觑。3.上述燃烧系统频繁的开、关轮替启动燃烧机,该剧烈的冷、热温度改变,使机器设备承受极度的热冲击,此为机器设备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暂的主因。4.上述燃烧系统因为燃烧机频繁的开、关,使机器设备承受剧烈的冷、热温度改变,所以蓄热单元C的第一蓄热筒Cl及第二蓄热筒C3,必需设置于较接近炉体A的位置,否则二蓄热筒的蓄热效果将受到限制,当第一、二蓄热筒Cl、C3太接近炉体A,亦将受限于空间与环境无法做到适合蓄热的体积,当蓄热筒的蓄热体积不足,就燃烧效益而言其仍有进步空间。5.上述燃烧系统导出燃烧废气及注入储存热能的管路为同一,其使热能保温的困难度增加,当储存于蓄热筒的热能无法保持温度,其热能虚耗的问题即成为燃烧系统必需克服的问题。6.上述燃烧系统频繁开、关及交互轮替作动的燃烧机,其提供燃料(LPG或LNG)点燃的相关构件,在频繁开、关使用后,容易有损坏及延误作用的问题,其将造成燃料燃烧不完全的安全问题。爰此,本专利技术供以解决上述已知习用技术实际使用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废气的热回收系统,其结构更加简单,操作便利,只需设置一个燃烧机即可实现热回收,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避免燃料燃烧不完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温废气的热回收系统,其包含一具有一燃烧空间的炉体、至少一个组设于炉体旁侧的燃烧装置及一组蓄热装置;该炉体的燃烧空间连结一排气管;该燃烧装置连结一回收热能鼓风机及一回收热能控制阀;该蓄热装置组设于炉体的排气管末端,由一控制阀、一第一蓄热槽及一第二蓄热槽组成;该控制阀组设于排气管末端,其出端分别连结一第一导出管及第二导出管;该第一蓄热槽与第一导出管连结,且第一蓄热槽另与第一进气逆止阀及第一排气逆止阀连结,并第一排气逆止阀再与第一排气鼓风机连结,另外,第一蓄热槽与上述回收热能控制阀之间连结一第一回收热能导管;该第二蓄热槽与第二导出管连结,且第二蓄热槽另与第二进气逆止阀及第二排气逆止阀连结,并第二排气逆止阀再与第二排气鼓风机连结,另外,第二蓄热槽与上述回收热能控制阀之间连结一第二回收热能导管。上述第一、二进气逆止阀系供助燃空气导入第一、二蓄热槽内部。上述第一、二排气逆止阀系供第一、二蓄热槽较低温度的废气排放。本专利技术高温废气的热回收系统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热回收系统,其炉体排放高温的废气,经蓄热装置回收热能之后、排放较低温度废气,待蓄热装置吸热饱和之后导入助燃空气,经热回收系统将常温的空气升温后再行导入炉体的燃烧空间使用。2.本专利技术热回收系统,其燃烧装置只需设置至少一个即可(习用燃烧至少需要2个),藉由燃烧装置不断地提供燃料及蓄热装置不断的提供由废气回收的热能,使炉体内部燃烧空间的火焰温度恒保持高温以利然烧,以改善机器设备承受极度热冲击所产生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热回收系统的炉体所需热能若为N万仟卡,使用可不断提供热能输出2N万仟卡的单一个燃烧装置,足可进行燃烧系统的运作,该燃烧装置使燃烧系统的购置成本降低,充份符合产业利用性。4.本专利技术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废气的热回收系统,其包含一具有一燃烧空间的炉体、至少一个组设于炉体旁侧的燃烧装置及一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炉体的燃烧空间连结一排气管;该燃烧装置连结一回收热能鼓风机及一回收热能控制阀;该蓄热装置组设于炉体的排气管末端,由一控制阀、一第一蓄热槽及一第二蓄热槽组成;该控制阀组设于排气管末端,其出端分别连结一第一导出管及第二导出管;该第一蓄热槽与第一导出管连结,且第一蓄热槽另与第一进气逆止阀及第一排气逆止阀连结,并第一排气逆止阀再与第一排气鼓风机连结,另外,第一蓄热槽与上述回收热能控制阀之间连结一第一回收热能导管;该第二蓄热槽与第二导出管连结,且第二蓄热槽另与第二进气逆止阀及第二排气逆止阀连结,并第二排气逆止阀再与第二排气鼓风机连结,另外,第二蓄热槽与上述回收热能控制阀之间连结一第二回收热能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豫伯
申请(专利权)人:李豫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