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产品互锁的卡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734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止产品互锁的卡口结构,所述卡口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所述卡口的中段为直线形卡口,所述卡口的前、后段的开口中心与卡口中段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卡口的前段和后段的开口两侧均为圆角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可以有效的防止产品之间互相嵌套、锁死,最终导致产品报废,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表面划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防止产品互锁的卡口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产品卡口 I大多数为一条直线型开口,当大量产品互相堆叠时,产品之间通过直线型的开口容易产生相互嵌套,并且锁死。锁死之后的产品难以分离,造成大量的产品报废。现有直线型开口虽然工艺简单,但存在大量的缺点首先,直线型开口的尖端较锐利,大量产品堆叠时,互相之间容易造成表面刮伤;同时容易造成产品互相套叠、锁死,最终报废;也会由于产品在堆叠时互相挤压,造成尖端处翘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有效的防止产品之间互相嵌套、锁死,最终导致产品报废,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表面划伤的风险的卡口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防止产品互锁的卡口结构,所述卡口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所述卡口的中段为直线形卡口,所述卡口的前、后段的开口中心与卡口中段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卡口的前段和后段的开口两侧均为圆角设置。优选地,所述卡口的前段与卡口后段的结构一致,所述卡口前段的开口 一侧向另一侧延伸,相对于直线形卡口的直线边形成突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有效的防止了产品开口处互相嵌套,以至于锁死后无法分开,造成产品报废的不良现象,由之前不良率8%降低至0%。2)使得产品表面划伤有明显的改善,划伤的不良率由3%下降至0. 8%。附图说明图1 :现有技术中的卡口结构示意图。图2 :本专利技术的卡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止产品互锁的卡口结构,结合图2所示,卡口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所述卡口的中段I为直线形卡口,所述卡口的另外两端,分别为前段2和后段3,所述卡口的前段2与卡口后段3的结构一致,且前后段的开口中心与卡口中段I的开口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具体的,以卡口前段2为例,所述卡口前段2的开口 一侧向另一侧延伸,相对于直线形卡口的同一侧的直线边11形成突起21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得产品无法越过此限位结构进入开口深处,从而避免了相互锁死的风险。同时,为了减少产品间堆叠由于锐利的边角造成相互产品间的划伤,所述卡口的前段2和后段3的开口两侧均为圆角形成平稳的过渡。本专利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防止产品互锁的卡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所述卡口的中段为直线形卡口,所述卡口的前、后段的开口中心与卡口中段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卡口的前段和后段的开口两侧均为圆角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产品互锁的卡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的前段与卡口后段的结构一致,所述卡口前段的开口一侧向另一侧延伸,相对于直线形卡口的直线边形成突起。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止产品互锁的卡口结构,所述卡口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所述卡口的中段为直线形卡口,所述卡口的前、后段的开口中心与卡口中段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卡口的前段和后段的开口两侧均为圆角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可以有效的防止产品之间互相嵌套、锁死,最终导致产品报废,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表面划伤的风险。文档编号F16S3/00GK102997031SQ20121053834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钱晓晨, 骆兴顺 申请人: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止产品互锁的卡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所述卡口的中段为直线形卡口,所述卡口的前、后段的开口中心与卡口中段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卡口的前段和后段的开口两侧均为圆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晨骆兴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