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化学镀镍硅溶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530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化学镀镍的硅溶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用烷氧基硅烷(包括甲氧基硅烷或乙氧基硅烷)等单体作为原料,调节原料配比,控制适宜的反应温度及聚合时间,进行醇解反应、水解反应、缩聚反应等过程,制得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溶胶;然后通过AgNO3进行活化,再利用含镍化学镀液在二氧化硅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镍,赋予二氧化硅颗粒导电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表面镀镍的硅溶胶颗粒可以用于制备电磁屏蔽涂料、导电聚合物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化学镀镍的硅溶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新材料和电子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磁信号的传输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及各种电器设备信息传递的重要过程。由于电子元件小型化、高度集成化以及电子仪器仪表轻量化、高速化和数字化,电磁信号的传输越来越易受外界电磁干扰而失真,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才能保障电磁信号有效传输。此外,各种电子设备发射的电磁波则会带来严重的电磁波污染,因此对各种电磁污染危害的防护也引起环保部门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因此,电磁波屏蔽成为电磁信号保真和防止电磁污染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导电性是电磁屏蔽涂料的必要性能,对于非导电性有机高分子制备的电磁屏蔽涂料,其导电性能主要来源于导电填料。因此导电填料的性能对于电磁屏蔽涂料是非常关键的。常用的导电填料包括金属和石墨,可制成粉末或者短纤维等形状加入。而纤维状材料的导电性能比粉末状优越。金属可选用金、银、铜、镍、铁等高导电率单质,但由于铜、铁等金属表面易氧化,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形成氧化膜而使电阻率升高,屏蔽性能降低。因此金、银、镍等相对惰性的金属是比较好的选择。综合考虑制备过程中的成本因素,一般场合选择银粉和镍粉作为导电填料。由于银、镍等具有较高的密度,在有机高分子基体树脂中分散性较差,且易沉降。另外,单一的导电填料也不可能对所有阻抗的电磁场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为了进一步降低导电填料的成本,解决导电分散性的问题,同时提高涂层的综合屏蔽效能,目前正研究多种导电填料复配使用,即在一种填料表面金属通过化学镀的方式沉积另一种填料形成复合填料,或者两种填料简单共混等。前者可克服某种填料的缺点,赋予填料更优的性能。如在铜表面覆盖银,可以克服铜易氧化的特点,延长使用寿命。而后者则只是几种填料性能的简单加和。复合导电填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金属/金属复合、金属/非金属复合、导电聚合物/非金属复合等方式均为研究者所采用,但金属/金属复合材料的高密度、易沉积等问题难以解决,导电聚合物/非金属复合体系导电聚合物种类少,这些都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而金属/非金属复合导电填料可以选用多种性能优异的金属进行复合,同时降低金属材料的密度,减少金属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是最有前途的一类复合导电填料。二氧化硅的密度相对较低( 2. 3 g/cm3),和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较好,是相当多高分子材料的增强填料,如果通过化学镀液在二氧化硅表面覆盖银、镍等金属单质,将其改性为导电填料,则可以降低导电填料的密度,提高填料颗粒在高分子基体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增强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如果制备得到化学镀镍的硅溶胶,则可方便地将二氧化硅镀镍颗粒分散到各种涂料体系中,制备电磁屏蔽涂料和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的硅溶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表面化学镀镍娃溶胶,所述的娃溶胶由表面化学镀镍的二氧化硅颗粒和水组成;其中,固含量为lwt. 9T60wt. % ;镍含量为二氧化硅的O. lwt. °/Tl5wt. % ;溶胶中表面化学镀镍的二氧化娃颗粒为粒径5 800 nm的单分散球形或粒径20/80 nm链珠状。上述表面化学镀镍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Γ200质量份的有机溶剂和100质量份的四烷氧基硅烷、f50质量份的含表面活性 基团的三烷氧基硅烷加入到反应瓶中,在-2(T80°C温度下,在O. 5 10 h内滴加完30^300质量份的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液,该混合液的含水量质量百分数为10°/Γ90%,加完 混合液后,在10°c至有机溶剂沸点的温度下继续反应广20 h,得到溶剂型硅溶胶; 2)将步骤I)得到的溶剂型硅溶胶在超滤设备上进行溶剂交换操作,该设备的膜单元孔径为O. 002^0. 02 μ m,通过加入大量水进行超滤,超滤过程进行至有机溶剂含量低于5wt. 9Γ0. 05wt. %,然后控制超滤进水,浓缩水溶胶,使固含量为lwt. 9T50wt. %,得到水性硅溶胶; 3)将100质量份的步骤2)得到的水性硅溶胶置入装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反应器中,加入f 20质量份的浓度为O. lwt. 9T5wt. % AgNO3溶液,搅拌至形成清亮溶液,再滴加f 20质量份的浓度为O. lwt. 9T5wt. %次磷酸钠溶液,至溶胶呈灰色; 4)向步骤3)得到的灰色溶胶中滴加1(Γ300质量份的镍化学镀液,该镍化学镀液中含有次磷酸钠、硫酸镍和柠檬酸,搅拌O. 5^3 h,得到黑色液体; 5)对步骤4)得到的黑色液体进行超滤浓缩,得到固含量为lwt.9T60wt. %表面镀镍硅溶胶。所述四烷氧基硅烷(RO)4Si中R为烷基,包括_CH3、-CH2CH3或-C3H7中的一种;三烷氧基硅烷R1Si (OR)3中R为烷基,包括_CH3、-CH2CH3或-C3H7中的一种况为表面活性基团,包括-CH2NH2、-CH2CH2NH2, -CH2CH2CH2NH2 或-ch2ch2ch2nhch2ch2nh2 中的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本专利技术通过化学镀液在二氧化硅表面覆盖银、镍等金属单质,将其改性为导电填料,可以降低导电填料的密度,提高填料颗粒在高分子基体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增强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减少金属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在反应瓶中加入1000 g四甲氧基娃烧、10 g胺丙基二甲氧基娃烧和1000 g的甲醇,控制温度在20°c 15°c之间,在不断搅拌下,滴加300 g水和甲醇的混合液(水的质量含量为90%),滴加时间控制在5 h,滴加完毕后,升温至室温反应I h,得到表面含胺基硅溶胶。将上述硅溶胶在超滤设备(膜单元孔径O. 02 μ m)上进行溶剂交换操作,通过加入大量水进行超滤,使甲醇不断通过膜孔溢出,从而用水置换出溶胶中的甲醇,当溶胶中甲醇含量低于O. 05wt. %,控制超滤进水,浓缩水溶胶至1600 mL,使固含量为30wt. %,待用。将1000 g水性硅溶胶置入反应瓶中,加入200 mL AgNO3溶液(O.1wt. %),搅拌至形成清亮溶液,再滴加次磷酸钠溶液(2wt. %),至溶溶胶呈灰色。向灰色溶胶中滴加1000 g镍化学镀液(含次磷酸钠、硫酸镍、柠檬酸等各15g/L), 85°C搅拌100 min,得到黑色溶胶液体,溶胶中二氧化硅粒径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60 nm,粒径分散均匀,固含量为15wt. %,镍含量为二氧化硅的1. 3%。超滤浓缩,可得到不同固含量的表面镀镍改性硅溶胶,如控制超滤进水,将上述的 2000 g表面镀镍改性硅溶胶浓缩至500 g,则固含量为60wt. % ;如加入水28 kg,则可将溶胶稀释至固含量为Iwt. %。实施例2在反应瓶中加入1000 g四甲氧基硅烷、10 g N-胺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2000 g 的甲醇,控制温度在45°C左右,在不断搅拌下,滴加3000 g水和甲醇的混合液(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滴加时间控制在O. 5 h,滴加完毕后,45°C反应20 h,得到甲醇型表面含胺基硅溶胶,固含量为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化学镀镍硅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溶胶由表面化学镀镍的二氧化硅颗粒和水组成;其中,固含量为1wt.%~60wt.%;镍含量为二氧化硅的0.1wt.%~15wt.%;溶胶中表面化学镀镍的二氧化硅颗粒为粒径5~800?nm的单分散球形或粒径20/80?nm链珠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华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今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