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转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917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19
一种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转化方法,包括固定化转化细胞的制备、固定化转化细胞与营养生长细胞相结合、相关的环境条件控制等,步骤如下:①制备高密度的雨生红球藻转化细胞;②制备固定化凝胶载体;③制备固定化雨生红球藻转化细胞凝胶载体,④根据需要的藻种浓度,加入步骤③制备的雨生红球藻转化细胞凝胶载体,固定化凝胶载体与需要转化的培养细胞;⑤采用光照,温度控制在24℃—26℃,控制光照在8000Lux,通过调节水位的方法,控制水位在0.5m,采用流水的方法,实现固定化转化细胞的诱导转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诱导效果明显,运行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雨生红球藻Zfeeaaiococcm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是目前已知的奸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雨生红球藻因自身所积累虾青素物质可高达干重的1. 5% 3. 0%,被视为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雨生红球藻所含的虾青素是自然界中发现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物质,在人类缓解疲劳、延缓衰老以及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的效果。由于天然虾青素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规模化培养雨生红球藻成为未来获取天然虾青素的最佳途径,是目前得到各国大力推进的新型生物技术产业。目前在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过程通常采用一步法,即在同一培养装置中完成全部的生产工艺。光生物反应器技术应用于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通常采取一步法的生产模式(ZL02138827. X),即在同一生物反应器中需要完成雨生红球藻营养细胞的培养扩增,转化及虾青素累积,导致了一次性成本投入极高,调控复杂,产品效益不明显。如公告 号为CN1966660,为“大规模培养雨生红球藻和转化虾青素的装置及其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光生物反应器系统的培养装置。少数采用二步法,即在生产工序上,培养环节属于营养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生红球藻的转化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固定化雨生红球藻转化细胞的诱导培养雨生红球藻转化、生产虾青素,步骤如下:①制备高密度的雨生红球藻转化细胞:培养后的雨生红球藻转化细胞的藻液先离心浓缩,离心浓缩条件为1500——3000?r/?min,?3?5?min;浓缩液经无菌的蒸馏水洗涤后,再一次在离心浓缩条件为1500—3000?r/?min,?3?5?min离心浓缩,并添加2%氯化钙溶液,配制得藻密度每平方厘米为500万—1000万的高密度藻液;②制备固定化凝胶载体:采用体积浓度5%褐藻酸钠溶液,并按褐藻酸钠溶液的重量添加0.5%硫酸亚铁、0.01%?0.03%寡糖和适量的海藻酸钠凝胶溶液,混匀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山骆其君严小军谭应宏陈海敏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程海保尔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