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硬水中养殖雨生红球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9119 阅读:5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硬水中养殖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其特征是针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诱变及驯化藻种的适应性,并改变培养液的配方,实现规模化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于在硬水中大规模养殖雨生红球藻,具有投资小、方便操作的特点,能够充分利用养殖设施的基本功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我国养殖螺旋藻等淡水微藻的主要基地是在云南省程海地区,作为水源的程海湖,水质偏碱性、硬度大,其中Ca2+溶液浓度O. 3-0. 7 g/L,Mg2+浓度为O. 25 g/L以上,pH为7. 2-8. 5,水的硬度大于O. 55 g/L。这样的水质条件非常适宜养殖螺旋藻。由于螺旋藻为喜高温种类,低温时期生长缓慢,螺旋藻养殖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到11月份,因此,每年有4个月由于温度低的原因,不宜于养殖螺旋藻。此时养殖雨生红球藻比较适宜,而雨生红球藻养殖在硬水中生长率低下,迄今为止还没有直接利用硬水养殖雨生红球藻的研究与成功的案例。目前已经有硬水的预处理的方法报道,如公开号为CN101157504的专利技术专利“利用尾气中so2、co2软化硬水的工艺”,就公开了含so2、co2尾气与硬水在吸收塔中反应,混合液pH为2. 5-5. 5时,停止反应,用碱液调整pH值为6. 5-7. 5,过滤得软化水。又如公开号为CN1915865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硬水软化剂”,就公开了一种处理硬水的硬水软化剂。它是由碳酸钠5% 15%,明矾5% 15%,聚合氯化铝O. 5% 15%,具有pH调节,氧化还原,絮凝沉降的综合作用而软化硬水。还有如公开号为CN1076916的专利技术专利“硬水软化器再生养护增效催化剂”,就公开了由乙二氨乙醚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二胺四乙酸等物质组成一种药物组合,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提高硬水软化器的再生效率。通过水处理等技术措施将实现雨生红球藻与螺旋藻的轮换养殖,即高温时期养殖螺旋藻,低温时期养殖雨生红球藻,有利于促进生产设备、人员的高效化,从而提高整个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硬水中养殖雨生红球藻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本方法是以硬水作为培养液的前提下,规模化养殖雨生红球藻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a、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 即直接软化硬水的物理处理法,在自来水中加入褐藻酸钠,配制成体积浓度5%的褐藻酸钠溶液,煮沸3 min,待液体冷却成胶体后,放置在300目的筛絹中,悬挂在需要处理的水体中至少12小时,利用褐藻酸钠吸附Ca2+和Mg2+,得到初步软化的培养液,Ca2+溶液浓度降低20-50%,Mg2+浓度降低至少25%。b、诱变及驯化藻种 采用处于指数生长期的雨生红球藻的藻液100 mL,离心弃部分上清液使藻液细胞密度每毫升在IO6个细胞,注入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使雨生红球藻藻液中的EMS最终浓度为O. 3% — O. 5% ;36°C黑暗条件下处理I小时;4500 rpm离心去除诱变剂EMS,用a步骤得到的初步软化培养液洗涤2次,在24空板中加入初步软化的培养液,并在培养液中加入IO5个诱变后的细胞;观察生长情况,反复进行,得到生长迅速的藻种;在生长良好的空板中筛选藻种,继续在a步骤获得的培养液驯化,重复进行3个月,获得能够适应部分软化后硬水的藻种;C、改变培养液的配方 采用间接软化的步骤,利用偏磷酸或正磷酸代替磷酸盐,以降低培养液中的Ca2+和Mg2+离子浓度,同时降低水体的PH值到8. O ;利用多聚偏磷酸根离子可以与Ca2+、Mg2+离子形成配合物,在大池培养采用浓度40克/吨的硝酸铵作为氮源,浓度3-5克/吨的偏磷酸或正磷酸作为磷源;d、改变接种策略,增大雨生红球藻接种量,提高藻种与培养液的比例,采用的比例是按体积重量藻种与培养液的比例为1/4一 1/2,按照生长状态,观察藻液呈上浮状态,并分批添加培养液。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适合于在硬水中大规模养殖雨生红球藻,具有投资小、方便操作的特点,能够充分利用养殖设施的基本功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的效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直接对硬水进行软化 在自来水中加入褐藻酸钠,配制成体积浓度5%褐藻酸钠溶液,煮沸,待上述液体后冷却成胶体,放置在300目的筛絹中,悬挂在需要处理的水体中,水体与悬挂物的重量比例为200 1,12小时后,Ca2+溶液浓度降低20_50%,Mg2+浓度降低25%以上。形成硬水的物理处理方法。②诱变及驯化藻种 适应品系的诱变处理,利用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藻液100 mL,离心弃部分上清液使细胞密度在IO6个细胞每毫升左右。注入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使EMS最终浓度分别为O. 3% — 0.5%。36°C黑暗条件下处理I小时。4500 rpm离心去除诱变剂,用新鲜培养液洗涤2次,在24空板中,加入步骤①获得的培养液,加入IO5个诱变后的细胞。观察生长情况,在生长良好的空板中筛选藻种,继续在步骤①获得的培养液驯化,重复进行3个月,获得能够适应部分软化后硬水的藻种。③改变培养液的配方采用间接软化的方法,利用偏磷酸或正磷酸代替磷酸盐,以降低培养液中的Ca2+和Mg2+离子浓度,同时降低水体的pH值到8. O ;利用多聚偏磷酸根离子可以与Ca2+、Mg2+离子形成配合物,在大池培养采用浓度40克/吨的硝酸铵作为氮源,浓度3-5克/吨的偏磷酸或正磷酸作为磷源。④改变接种策略,增大雨生红球藻接种量,提高藻种与培养液的比例,按体积重量藻种与培养液的比例为1/4一 1/2 ;按照生长状态,并分批添加培养液,这样尽可能减少环境参数变化程度,维持雨生红球藻具有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硬水中养殖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其特征是针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诱变及驯化藻种的适应性,并改变培养液的配方,实现规模化培养,步骤如下:a、对硬水进行软化在自来水中加入褐藻酸钠,配制成体积浓度5%的褐藻酸钠溶液,煮沸3?min,待液体冷却成胶体后,放置在300目的筛绢中,悬挂在需要处理的水体中吸附Ca2+和Mg2+,处理至少12小时,得到软化的培养液;b、诱变及驯化藻种采用处于指数生长期的雨生红球藻的藻液100?mL,离心弃部分上清液使藻液细胞密度每毫升在106个细胞,注入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使雨生红球藻藻液中的EMS最终浓度为?0.3%—0.5%;36℃黑暗条件下处理1小时;4500?rpm离心去除诱变剂EMS,用得到的软化培养液洗涤2次,在24空板中加入软化的培养液,并在培养液中加入105个诱变后的细胞;观察生长情况,反复进行,得到生长迅速的藻种;在生长良好的空板中筛选藻种,继续在a步骤获得的培养液驯化,重复进行3个月,获得能够适应部分软化后硬水的藻种;????c、改变培养液的配方采用间接软化的步骤,利用偏磷酸或正磷酸代替磷酸盐,以降低培养液中的Ca2+、?Mg2+离子浓度,同时降低水体的pH值到8.0;在大池培养采用浓度40克/吨的硝酸铵作为氮源,浓度3?5克/吨的偏磷酸或正磷酸作为磷源;d、改变接种策略,增大雨生红球藻接种量,提高藻种与培养液的比例,按体积重量藻种与培养液的比例为1/4—1/2,按照生长状态,观察藻液呈上浮状态,并分批添加培养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硬水中养殖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其特征是针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诱变及驯化藻种的适应性,并改变培养液的配方,实现规模化培养,步骤如下 a、对硬水进行软化 在自来水中加入褐藻酸钠,配制成体积浓度5%的褐藻酸钠溶液,煮沸3 min,待液体冷却成胶体后,放置在300目的筛絹中,悬挂在需要处理的水体中吸附Ca2+和Mg2+,处理至少12小时,得到软化的培养液; b、诱变及驯化藻种 采用处于指数生长期的雨生红球藻的藻液100 mL,离心弃部分上清液使藻液细胞密度每毫升在IO6个细胞,注入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使雨生红球藻藻液中的EMS最终浓度为O. 3% — O. 5% ;36°C黑暗条件下处理I小时;4500 rpm离心去除诱变剂EMS,用得到的软化培养液洗涤2次,在24空板中加入软化的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山骆其君严小军谭应宏陈海敏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程海保尔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