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转化法生产麦角硫因的方法
微生物转化组氨酸生产麦角硫因的菌种与方法,属于发酵与生物转化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筛选获得的菌种,分类命名为白香蘑菌(Lepistacaespitosa(Bres.)Sing.),及对其培养发酵,并用于转化组氨酸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抗氧化剂研究的不断深入,麦角硫因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开始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国外已有部分相关报道,而国内对其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麦角硫因学名为2-巯基-L-组氨酸三甲基内盐,最初是在1909年由TanretC从麦角(寄生在禾本科植物黑麦上的一种真菌所成的菌核)中分离得到。麦角硫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1)抗氧化活性:直接清除活性氧;螯合各种二价金属阳离子;激活抗氧化酶;影响各种血红素蛋白的氧化作用,如血红素和肌红蛋白。(2)麦角硫因能抑制过氧亚硝基阴离子介导的氨基酸氧化,如酪氨酸硝化,从而对炎症的治疗提供了可行性。麦角硫因作为无毒的天然抗氧化剂,在水溶液中不易被氧化,并能够激发细胞的天然抗氧化防御系统,其不仅能够螯合重金属离子,而且能够保护细胞 ...
【技术保护点】
一株转化组氨酸制备麦角硫因的菌种,其分类命名为白香蘑菌(Lepista?caespitosa(Bres.)Sing.).用权力要求1所述的白香蘑菌(Lepista?caespitosa(Bres.)Sing.)菌株转化组氨酸制备麦角硫因,其特征是:菌株的培养:出发菌株:白香蘑菌(Lepista?caespitosa(Bres.)Sing.);保藏培养基:葡萄糖营养琼脂培养基;种子培养基:葡萄糖5?15g/L,蛋白胨1?4g/L,尿素1?5g/L,MgSO4.7H2O?0.1?3g/L,PH?7.0,去离子水配制;种子培养条件:用250mL三角瓶装30?80mL种子培养基,按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白香蘑菌(Lepistacaespitosa(Bres.)Sing.)菌株转化组氨酸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其特征是:菌株的培养:出发菌株:白香蘑菌(Lepistacaespitosa(Bres.)Sing.);保藏培养基:葡萄糖营养琼脂培养基;种子培养基:葡萄糖5-15g/L,蛋白胨1-4g/L,尿素1-5g/L,MgSO4.7H2O0.1-3g/L,PH7.0,去离子水配制;种子培养条件:用250mL三角瓶装30-80mL种子培养基,按常规方法灭菌、冷却、接种后于26-30度,150-220r/min摇床培养12-36h做为种子培养液;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5-15g/L,蛋白胨1-4g/L,尿素1-20g/L,MgSO4.7H2O0.1-3g/L,PH7.0,去离于水配制;发酵条件:用500mL三角瓶装100-300mL培养基,按常规方法灭菌,冷却,接种后于26-30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航,刘岱琳,李长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科曼思特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