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43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齿轮加工夹具,它包括刚性芯轴(1),其特征在于:在刚性芯轴(1)的一端套有复位弹簧(5),可胀芯轴(2)套在刚性芯轴(1)的外圆锥面上,夹紧螺栓(7)与刚性芯轴(1)的螺纹部分连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齿轮是机械产品中的重要基础零件。从形状上看,一般可分为轴类齿轮和盘类齿轮两个大的类别。为了达到齿轮的精度要求,生产中普遍采用滚齿、剃齿或者磨齿等各种不同的齿轮加工方法。就盘类齿轮来讲,不管采用哪一种齿轮加工方法,都需要使用工艺芯轴夹具。目前,生产中普遍使用的芯轴夹具,如图4所示,由刚性芯轴、平垫圈、夹紧螺栓这三个零件组成;装夹时工件以刚性芯轴的外圆作为定位基准,靠拧紧夹紧螺母夹紧工件,其夹紧方式采用的是端面夹紧的方式,平垫圈的作用是夹紧时不夹伤工件。该夹具的优点是夹具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制造成本较低;其缺点是夹具的尺寸适应性很差,它要求被加工齿轮内孔尺寸的精度很高,一致性要好;对内孔尺寸波动较大的成批零件的加工,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对不同内孔尺寸的齿轮,需要制作不同的芯轴夹具;即使被加工齿轮内孔尺寸的精度很高,一致性也很好,如果齿轮本身的精度要求很高,比如4级、5级齿轮,采用这样的芯轴夹具也不能保证加工出的产品都是合格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装夹时工件是以刚性芯轴的外圆作为定位基准的,它们之间的配合总是有间隙的,而这个配合间隙会直接影响到齿轮的加工精度,特别是对齿圈跳动的影响尤为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加工用可胀芯轴夹具,能够降低对被加工齿轮的内孔尺寸的精度要求,保证内孔尺寸波动较大的成批齿轮零件加工质量的稳定;甚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实现齿轮加工芯轴夹具的通用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刚性芯轴(1),在刚性芯轴(1)的一端套有复位弹簧(5),可胀芯轴(2)套在刚性芯轴(1)的外圆锥面上,夹紧螺母(7)与刚性芯轴(1)的螺纹部分连接。可胀芯轴(2)的内孔为圆锥形的,其锥度与刚性芯轴(1)的外圆锥面相同,锥度的大小,根据所加工齿轮内孔尺寸波动的大小或不同齿轮内孔尺寸差值的大小决定;可胀芯轴(2)由三块或三块以上的可胀芯轴片构成,该可胀芯轴片相互间是完全分离的;可胀芯轴片的数量根据被加工齿轮零件内孔尺寸的大小决定,一般来说,被加工齿轮零件内孔尺寸越大,可胀芯轴片的数量就越多,以达到增加芯轴夹具与被加工齿轮内孔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接触强度的目的。在可胀芯轴(2)的外圆柱面上开有环槽,在环槽内有拉簧(3),拉簧(3)提供径向拉力,以保证可胀芯轴(2)的内锥面始终与刚性芯轴(1)的外锥面保持良好的接触。在刚性芯轴(1)和可胀芯轴(2)的可胀芯轴片上开有键槽,在键槽内有定位平键(4),用于保证可胀芯轴(2)的可胀芯轴片在刚性芯轴(1)上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定位平键(4)的数量与可胀芯轴(2)的可胀芯轴片数量相同。在夹紧螺母(7)与刚性芯轴(1)之间有平垫圈(6)。装夹时,通过拧紧或放松夹紧螺母(7),在拉簧(3)、复位弹簧(5)的共同作用下,可胀芯轴(2)相对于刚性芯轴(1)产生朝左或朝右的轴向移动。由于可胀芯轴(2)与刚性芯轴(1)间的配合面均带有锥度,并且它们的锥度相同,因此,当拧紧或放松夹紧螺栓(7)时,可胀芯轴(2)的内锥面沿刚性芯轴(1)的外锥面轴向移动的同时产生径向的胀开或收缩,从而实现对被加工工件(齿轮)的夹紧或松开。由上所述可知,本技术是利用可胀芯轴(2)的若干块可胀芯轴片在拧紧夹紧螺母(7)时沿刚性芯轴(1)的圆锥面轴向移动、并同时产生径向胀开而夹紧工件的,它与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以刚性芯轴的外圆作为定位基准,靠拧紧夹紧螺母的端面夹紧方式的芯轴夹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本技术中虽然也使用了平垫圈,但其作用是为了在拧紧夹紧螺母(7)时避免可胀芯轴片的夹伤。本技术可用于盘型类齿轮零件的滚齿、剃齿及磨齿等齿形的加工。与目前生产中普遍使用的芯轴夹具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芯轴与被加工齿轮内孔的配合没有间隙,因而消除了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第二,降低了对被加工齿轮的内孔尺寸的精度要求,保证了内孔尺寸波动较大的成批零件加工时产品的质量;第三,在被加工齿轮的内孔直径相差不大时,一般在2mm以内,可以用来加工不同品种的齿轮,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可胀芯轴(2)的示意图、剖视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芯轴夹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制作刚性芯轴1、可胀芯轴2、拉簧3、定位平键4,复位弹簧5、平垫圈6、夹紧螺母7,其中可胀芯轴2制造成三块相互间完全分离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可胀芯轴片,在每块可胀芯轴片的内锥面上开一个键槽,在刚性芯轴1的外锥面上开三个键槽,刚性芯轴1及可胀芯轴片上的键槽位置相对应;并在可胀芯轴2的可胀芯轴片的外圆柱面上开两条环槽。装夹工件的顺序如下首先,将复位弹簧5套在刚性芯轴1上,在刚性芯轴1的键槽内安装定位平键4;其次,将可胀芯轴2的可胀芯轴片套在刚性芯轴1上,注意定位平键4对准可胀芯轴片内锥面上的键槽,并在可胀芯轴片的外圆柱面环槽内安装拉簧3;然后,将以上组装件穿过待加工齿轮的内孔,将平垫圈6和夹紧螺母7安装在刚性芯轴1上,根据加工需要的夹紧力进行拧紧夹紧螺栓7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加工夹具,它包括刚性芯轴(1),其特征在于在刚性芯轴(1)的一端套有复位弹簧(5),可胀芯轴(2)套在刚性芯轴(1)的外圆锥面上,夹紧螺栓(7)与刚性芯轴(1)的螺纹部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可胀芯轴(2)的内孔为圆锥形的,其锥度与刚性芯轴(1)的外圆锥面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可胀芯轴(2)由三块或三块以上的可胀芯轴片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可胀芯轴(2)的外圆柱面上开有环槽,在环槽内有拉簧(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刚性芯轴(1)和可胀芯轴(2)的可胀芯轴片上开有键槽,在键槽内有定位平键(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平键(4)的数量与可胀芯轴(2)的可胀芯轴片数量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在夹紧螺母(7)与刚性芯轴(1)之间有平垫圈(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加工夹具,其结构为在刚性芯轴(1)的一端套有复位弹簧(5),可胀芯轴(2)套在刚性芯轴(1)的外圆锥面上,夹紧螺母(7)与刚性芯轴(1)的螺纹部分连接。其中可胀芯轴(2)的内孔为圆锥形的,其锥度与刚性芯轴(1)的外圆锥面相同;可胀芯轴(2)由三块或三块以上的可胀芯轴片构成;在可胀芯轴(2)的外圆柱面上开有环槽,在环槽内有拉簧(3);在刚性芯轴(1)的外锥面上和可胀芯轴(2)的可胀芯轴片的内锥面上开有键槽,在键槽内有定位平键(4);定位平键(4)的数量与可胀芯轴(2)的可胀芯轴片数量相同;在夹紧螺母(7)与刚性芯轴(1)之间有平垫圈(6)。文档编号B23F23/00GK2920501SQ200620200578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石年平 申请人:贵州群建齿轮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年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群建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