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333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底物在溶剂中,在通入氧气和氯化氢气体下,与氯化铜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所述的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其通式如式I或式II所示,底物的结构通式如III式和式IV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氯化铜作为反应氧化剂和氯源,较现有的制备方法合成步骤短、操作方便;最终得到的对位氯代化合物选择性高、收率高,且无污染、环境友好,作为氧化剂和氯源的CuCl2可以再生,循环使用也具有一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代对位氯代苯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含取代基的氯代苯胺,如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在医药及农药中具有非常广泛的运用。自从上世纪70 年代初,Crocker 等人(J. Chem. SOC. (C),1970,p 1982)开展了取代酚羟基对位用氯化铜氯代的实验以来,还没有人对取代苯胺的氯代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但含取代基氯代苯胺的制备,在工业界一直比较繁琐。一般通过先保护氨基、再氯代、分离,最后脱保护的方法制备;也有通过其他的底物上氨基或其他官能团的方法,但其在制备上成本高、污染大、合成步骤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底物在溶剂中,在通入氧气和氯化氢气体下,与氯化铜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所述的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其通式如式I或式II所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底物在溶剂中,在通入氧气和氯化氢气体下,与氯化铜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所述的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其通式如式I或式II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0-100°C,反应时间为O.15 24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30-70°C,反应时间为1-8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底物与氯化铜的摩尔比为O.5 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气的通入量为O.01 O. 05摩尔/小时,氯化氢气体的通入量为O. 01 O. 03摩尔/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重量浓度10 36%的盐酸、四氢呋喃、乙腈、1,4_ 二氧六环、乙醇、二氯甲烷、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或离子液体,所述离子液体为氯化1-己基-3-甲基咪唑、氯化1-异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1-戊基-3-甲基咪唑,溶剂中,底物的含量为O. 01 O. lg/ml。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为4-氯-2-甲基苯胺、4-氯-2-甲氧基苯胺、4-氯-2-氟苯胺、4-氯-2- 二氟甲基苯胺、4-氯-2-硝基苯胺、4-氯-3-甲基苯胺、4-氯-3-甲氧基苯胺、4-氯-3-氟苯胺或4-氯-3- 二氟甲基苯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下步骤将底物在溶剂中,在通入氧气和氯化氢气体下,与氯化铜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所述的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其通式如式I或式II所示,底物的结构通式如III式和式IV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氯化铜作为反应氧化剂和氯源,较现有的制备方法合成步骤短、操作方便;最终得到的对位氯代化合物选择性高、收率高,且无污染、环境友好,作为氧化剂和氯源的CuCl2可以再生,循环使用也具有一定价值。文档编号C07C211/52GK102993023SQ20111027219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孙智华, 王晗, 温坤, 戴伊如 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底物在溶剂中,在通入氧气和氯化氢气体下,与氯化铜反应,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所述的单取代对位氯代苯胺,其通式如式I或式II所示:其中:R1代表CH3、OCH3、F、CF3或NO2;R2代表CH3、OCH3、F、或CF3;所述的底物的结构通式如III式和式IV所示:其中:R3代表CH3、OCH3、F、CF3或NO2,且R3=R1;R4代表CH3、OCH3、F、或CF3,且R4=R2。FDA0000091191480000011.tif,FDA0000091191480000012.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华王晗温坤戴伊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