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4426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5:39
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的生产工艺,涉及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领域。将2,6‑二氯苯酚和硝酸混合进行硝化反应,制得2,6‑二氯对硝基苯酚(DCNP);再将2,6‑二氯对硝基苯酚(DCNP)在氢气中进行还原反应,制得2,6‑二氯对氨基苯酚(DCAP);然后将2,6‑二氯对氨基苯酚(DCAP)与四氟乙烯进行加成反应,制得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应的目标性强,副产物少,转化率高,后处理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含氟化合物是当前增长最为迅速的精细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在材料、农药、医药等领域。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是一类化合物,分子式是C8H5Cl2F4NO,是合成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氟铃脲的主要中间体。氟铃脲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害虫几丁质的合成,使害虫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的表皮,虫体呈畸形而死亡,同时还能抑制害虫的吃食速度,具有较强的击倒力和很高的杀卵活性。田间试验表明:氟铃脲不但对杀死第一、二、三代棉铃虫有特效,且对尚无药可治的第四代棉铃虫也具有高于80%的防效作用;其次对疏菜、果树及森林中的小菜娥、青菜虫、松毛虫和柑桔均有较好的防效作用;尤其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效果。该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性、低残留等优良性能,是一个绿色食品的理想杀虫剂。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的提高,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低成本的家药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大量供给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是市场的需要。现有的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2,6‑二氯苯酚和硝酸混合进行硝化反应,制得2,6‑二氯对硝基苯酚(DCNP);2)将2,6‑二氯对硝基苯酚(DCNP)在氢气中进行还原反应,制得2,6‑二氯对氨基苯酚(DCAP);3)将2,6‑二氯对氨基苯酚(DCAP)与四氟乙烯进行加成反应,制得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

【技术特征摘要】
1.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2,6-二氯苯酚和硝酸混合进行硝化反应,制得2,6-二氯对硝基苯酚(DCNP);2)将2,6-二氯对硝基苯酚(DCNP)在氢气中进行还原反应,制得2,6-二氯对氨基苯酚(DCAP);3)将2,6-二氯对氨基苯酚(DCAP)与四氟乙烯进行加成反应,制得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硝化反应在1,1-二氯乙烷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条件是30℃~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2,6-二氯苯酚升温至反应温度后滴加硝酸质量百分数为30%的硝酸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加入2,6-二氯对硝基苯酚、二甲基甲酰胺(DMF)和铁碳催化剂加入还原釜中,先用氮气置换还原釜中空气,再用氢气置换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云王晨潘明生刘润兴沈忠诚缪友昌张朝刚张小凤罗瑞王正军蔡磊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天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