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炭的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稻壳基活性炭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活性炭,因其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高,是常用的吸附材料。其生产原料主要有不可再生矿物煤、木材、果壳等,而这些原料供应有限,一方面制约了活性炭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也是活性炭作吸附剂成本较高的重要原因,进而制约了其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因此,寻找廉价易得的活性炭原料,降低活性炭生产成本,是推进活性炭在环保领域应用的重要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壳基活性炭的加工工艺,此方法解决了当前活性炭生产成本高、应用受制约的问题。应用本专利技术生产活性炭的成本可大大降低,可以进一步推广其在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稻壳基活性炭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处理,将洗净的稻壳用O. 3-0. 8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用纯水洗至中性并烘干;b.碳化与活化,将上述烘干的稻壳粉碎并过35目筛,然后与85%的磷酸按照质量比1: 3混合均匀,然后直接放入马弗炉中200-250°C恒温I小时,再升温至500-600°C恒温90分钟;c.清洗、干燥,待上述马弗炉冷却后,将灼烧产物用纯水洗至pH 6,最后放入 120°C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即可制 得成品。使用本专利技术稻壳基活性炭的加工工艺,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活性炭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更适宜科研、环保领域的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稻壳基活性炭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原料处理,将洗净的稻壳用O. 5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壳基活性炭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处理。将洗净的稻壳用0.3?0.8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用纯水洗至中性并烘干;b.碳化与活化。将上述烘干的稻壳粉碎并过35目筛,然后与85%的磷酸按照质量比1∶3混合均匀,然后直接放入马弗炉中200?250℃恒温1小时,再升温至500?600℃恒温90分钟;c.清洗、干燥。待上述马弗炉冷却后,将灼烧产物用纯水洗至pH≈6,最后放入120℃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即可制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