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所述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包括用于放置集装箱板材的一上料台、位于所述上料台一侧的一拼板台、支撑于所述上料台和拼板台上方的一主支架、滑动安装于所述主支架上的一输送车、安装于所述输送车上且相对于所述输送车上下运动的一电磁吸附架及安装于所述电磁吸附架上并用于磁吸所述上料台上的集装箱板材的若干磁性机构,所述输送车带动所述电磁吸附架在所述上料台与所述拼板台之间滑动。所述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人工上料模式,采用自动上料方式,实现自动化上料模式,节省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装箱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集装箱生产领域,集装箱板材都是靠人工的方式进行上料,并且是一张一张地往拼板台上扔,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边四波板和二波板进行配比,不能实现一步到位,这种上料模式存在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浪费,上料时间长、整体生产效率低等不足。因此,传统的拼板上料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该系统实现自动化上料模式,节省人力成本。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所述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包括用于放置集装箱板材的一上料台、位于所述上料台一侧的一拼板台、支撑于所述上料台和拼板台上方的一主支架、滑动安装于所述主支架上的一输送车、安装于所述输送车上且相对于所述输送车上下运动的一电磁吸附架及安装于所述电磁吸附架上并用于磁吸所述上料台上的集装箱板材的若干磁性机构,所述输送车带动所述电磁吸附架在所述上料台与所述拼板台之间滑动。所述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人工上料模式,采用自动上料方式,实现自动化上料模式,节省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的储料台和上料台的主视不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的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的主支架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1的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的输送车的三视图。图8为图1的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的输送车、主支架、储料台、上料台及拼板台装配的三视图。图9为图1的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的电磁吸附架、加强花架及磁性机构装配的三视图。图10为图1的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的电磁吸附架和输送车装配的三视图。图11为图9的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包括用于放置集装箱板材30的一上料台10、位于所述上料台10 —侧的一拼板台20、支撑于所述上料台10和拼板台20上方的一主支架40、滑动安装于所述主支架40上的一输送车50、安装于所述输送车50上且相对于所述输送车50上下运动的一电磁吸附架60及安装于所述电磁吸附架60上并用于磁吸所述上料台10上的集装箱板材30的若干磁性机构70,所述输送车50带动所述电磁吸附架60在所述上料台10与所述拼板台20之间滑动。所述上料台10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储料台80。所述集装箱板材30通过专用吊具吊上所述储料台80。所述集装箱板材30以11层板材的方式通过辊动输送至所述上料台10上。所述电磁吸附架60在所述上料台10的上方,并向下运动。所述磁性机构70磁吸所述集装箱板材30,然后,所述电磁吸附架60向上运动,然后,输送车50带动所述电磁吸附架60向拼板台20的上方运动。当电磁吸附架60在拼板台20上方时,电磁吸附架60向下运动,并对磁性机构70反向消磁,所述集装箱板材30置于拼板台20上。然后,电磁吸附架60向上运动,输送车50带动电磁吸附架60向上料台10的上方运动,等待取向一批物料。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集装箱板材30为波纹板材。所述上料台10为辊床结构。所述上料台10包括一辊子支架11、安装于所述辊子支架11上的若干辊子12及位于辊子支架11相对两侧的二电机13a、13b。所述辊子12平行间隔排列,所述辊子12共同形成供板材30放置的一平面。所述辊子12排成若干排和若干列。所述辊子12大致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棍子12a由其中一个电机13a带动,另一部分棍子12b由另外一个电机13b带动。以下针对其中一电机13a与辊子12a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另外一电机13b与棍子12b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电机13a相同每一排棍子12a包括一与电机13a相连的主动棍Ua1及顺次与所述主动棍Ua1相连的从动棍12a2。主动棍Ua1与从动棍12a2通过联动链轮16a相连接。所述电机13a的驱动链轮14a通过驱动链条17a和与主动辊12&1连接的主动链轮15a相连接,以使电机13a可以带动主动辊12&1转动。主动辊12&1通过联动链轮16a带动从动辊12a2转动。除了第一排辊子12a外的其他排的辊子12a的主动辊12&1通过传动链条18a顺次与第一排的主动棍Ua1连接。所述第一排的主动棍Ua1转动,可以通过传动链条18a带动其他排的主动棍Ua1转动,进而带动其他排的从动棍12a2转动。所述电机13a带动棍子12a转动,使集装箱板材30在棍子12a上的运动。所述储料台80与所述上料台10的结构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储料台80与所述上料台10相邻的两排辊子12之间通过链条81连接,在所述上料台10的辊子12转动时,带动所述储料台80上的棍子转动,以将所述储料台80上的物料运至所述上料台10上。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主支架40包括四立柱41、固定安装于所述四立柱41上的导轨架42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导轨架42上的导轨43。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输送车50包括一小车支架51及间隔设置于所述小车支架51上的固定架52。所述小车支架51滑动安装于所述主支架40的导轨43上。所述小车支架51的相对两端部间隔安装一主动轮510和一从动轮512。所述电机514安装于小车支架51上。所述主动轮510和从动轮512滑动安装于所述主支架40的导轨43上。电机514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510链连接。所述主动轮510与所述从动轮512链连接。电机514带动主动轮510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从动轮512转动,从而使输送车50在所述主支架40的导轨43上运动。所述固定架52包括二平行间隔设置的框体520及设置于所述框体520之间的吊架521。所述框体520及所述吊架521均垂直于所述小车支架51。所述框体520平行于所述小车支架51的长度方向。所述吊架521垂直于所述框体520。所述吊架521包括一横杆5210及连接所述横杆5210相对两端的竖杆5211。所述竖杆5211连接至所述小车支架51上。请参阅图9,所述电磁吸附架60包括供所述磁性机构70安装的安装架61及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架61上的二连接架62。所述安装架61的相对两侧安装所述磁性机构70。每一连接架62包括二平行间隔的框架620及连接于所述框架620顶部的横梁621。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加强花架110。所述加强花架110呈长条状结构。所述加强花架110的横截面呈倒“U”形。所述加强花架110横穿过所述框架620并置于所述电磁吸附架60的安装架61上,以对所述电磁吸附架60起到加固作用。请同时参阅图10,所述电磁吸附架60的横梁621横穿所述吊架521,所述框架620位于所述吊架521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621垂直于所述吊架521所在的平面,所述框架620平行于所述吊架521所在的平面;所述框架620垂直于所述框体520。本系统还包括一油缸90。所述油缸90包括一缸体91及相对于所述缸体91运动的一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板材自动上料系统包括用于放置集装箱板材的一上料台、位于所述上料台一侧的一拼板台、支撑于所述上料台和拼板台上方的一主支架、滑动安装于所述主支架上的一输送车、安装于所述输送车上且相对于所述输送车上下运动的一电磁吸附架及安装于所述电磁吸附架上并用于磁吸所述上料台上的集装箱板材的若干磁性机构,所述输送车带动所述电磁吸附架在所述上料台与所述拼板台之间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武,王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