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撕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199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行撕裂装置,它包括撕裂杆、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该撕裂杆设置在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该撕裂杆的轴线与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垂直。该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方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多根连接线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行撕裂装置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由两组轴承通过挤压力产生出舱力的效果,明显地减轻了座椅重量,提高了出舱力的稳定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满足了弹射座椅出舱时的稳定力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行撕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工业用纺织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弹射座椅出舱稳定的平行 撕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战斗机弹射救生座椅弹射出舱稳定机构中,为了减轻系统的重量和减 小体积,进一步提高相关武器装备的使用性能,提出了采用撕裂带的撕裂装置作为座椅弹 射出舱时的稳定性控制机构。利用纺织材料柔软可绕的特性和一定范围内的撕裂负载强 度,作为飞行装备的一种新型阻力调节材料,在飞机弹射救生座椅出舱稳定机构中作为缓 冲装置的使用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撕裂带虽为纺织材料,其特殊的结构非常重要,因为撕 裂带的撕裂方式和撕裂强力对所配套武器装备性能影响非常重大。国外撕裂带的类型尚未 见有平行撕裂的报道,只有舌形撕裂一种形式,其撕裂强力也只有30N,远远不能满足弹射 座椅出舱时的稳定力2000N。而目前国内外弹射座椅出舱时其稳定力是通过两组轴承通过 挤压绳子达到控制稳定力的作用,由于绳子的直径有时不均匀以及存在疵点,导致不仅稳 定力不均匀,严重时还出现稳定绳断裂的现象,而且系统重量很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力均匀且撕裂强力大的平行撕裂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撕裂杆、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所述撕裂 杆设置在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所述撕裂杆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 垂直,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方 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 排列。上述方案中,所述撕裂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上述方案中,每根连接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所述撕裂杆的轴线垂直。上述方案中,所述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上述方案中,所述撕裂杆的材料为金属。上述方案中,所述撕裂杆的直径为8mm。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均为双层平纹组织结构,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 的经、纬线原料为278dtex,单丝强力为7. 2CN/dtex。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经线组合为278dtexX3X2,纬线组合为 278dtexX60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线的根数为14-18根。上述方案中,所述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为1700-2200N。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本专利技术是利用提花织机将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连接线将其织成 一体,在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穿入金属撕裂杆,上层带和下层带在运动过程中,由金属撕裂 杆割断连接线,产生稳定的撕裂力,撕裂力可以通过调节连接线的根数和强力达到控制出 舱稳定力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平行撕裂装置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由两组轴承通过挤压力产生出舱力的效果, 明显地减轻了座椅重量,提高了出舱力的稳定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满足了 弹射座椅出舱时的稳定力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撕裂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当然下述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 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撕裂装置,它包括撕裂杆10、及 相互平行的上层带8和下层带9。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结构相同,均为双层平纹组织结构。本实施例仅以上层带 8进行说明。上层带8包括外层经线1、外层经线2、外层纬线6、内层经线3、内层经线4、 内层纬线11、以及将外层经线1、外层经线2、外层纬线6和内层经线3、内层经线4、内层纬 线11连接的上层连接线5。上层带的内外层经线和内外层纬线的原料选用278dtex,单丝 强力为7. 2CN/dtex以上的高强锦丝。上层带8的经线组合为278dtexX 3X 2,纬线组合为 278dtexX6。上层带8和下层带9通过多根连接线7连接。每根连接线7以缠绕上层带8 和下层带9的方式沿着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长度方向(图中以X方向示意)延伸,多根连 接线7沿着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宽度方向(图中以y方向示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多 根连接线7沿着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撕裂杆10设置在上层带8和下层带9之间。撕裂杆10的轴线与上层带8和下层 带9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撕裂杆10的长度大于等于上层带8和下层带9的宽 度。在本实施例中,每根连接线7所确定的平面与撕裂杆10的轴线垂直。在本实施例中, 撕裂杆10的材料为金属,直径为8mm。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7的根数为14-18根。连接线7的原料选用278dtex。通过 调节连接线7的根数和强力可调节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从而达到控制出舱稳定力的 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为1700-2200N。该平行撕裂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弹射救生座椅弹射出舱时,会使上层带8和下层 带9沿着长度方向运动,而撕裂杆10保持静止,故上层带8和下层带9在运动过程中,撕裂 杆10会割断连接线7,使上层带8和下层带9分开,从而产生稳定的撕裂强力。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 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9权利要求1.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撕裂杆、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所述撕裂杆设置在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所述撕裂杆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方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排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连接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所述撕裂杆的轴线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杆的材料为金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杆的直径为8_。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均为双层平纹组织结构,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经、纬线原料为278dtex,单丝强力为7. 2CN/dtex。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经线组合为 278dtexX3X2,纬线组合为 278dtexX6。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根数为14-18根。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撕裂装置的撕裂强力为 1700-2200N。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行撕裂装置,它包括撕裂杆、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该撕裂杆设置在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该撕裂杆的轴线与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垂直。该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方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多根连接线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排列。本专利技术的平行撕裂装置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由两组轴承通过挤压力产生出舱力的效果,明显地减轻了座椅重量,提高了出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平行撕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撕裂杆、及相互平行的上层带和下层带,所述撕裂杆设置在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所述撕裂杆的轴线与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每根连接线以缠绕上层带和下层带的方式沿着上层带和下层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多根连接线沿着所述上层带和下层带的宽度方向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敬刚胡宇德张荣李峰辛秋和薛茂安王司佳苗宇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