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介孔状石墨型氮化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9811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介孔状石墨型氮化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次将氮掺杂石墨烯、介孔状氮化碳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三者的混合溶液;(2)对本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然后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干燥,即得到介孔状石墨型氮化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介孔状石墨型氮化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产率高,应用范围广,可用在燃料电池、光降解反应器等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率高、周期短、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以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介孔状石墨型氮化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新能源材料制备
,涉及一种介孔状石墨型氮化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电化学性和机械性能使得其在很多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生物分子传感器、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光电催化剂等领域,特别是在光催化反应产氢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氢气是应对未来能源危机的首选清洁能源,目前发现生产氢气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催化剂和太阳能的激发下通过可循环水裂解获得氢气。这种方式对于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催化剂的选择也成为 制约水裂解产氢的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加强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抑制或者延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非常重要。石墨烯能够与一些光催化材料的能级和密集界面混合效应很好的相容,使得电荷快速分离从而减缓电子转移过程中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使得它在光催化材料中的成为优良的电子传递载体(Physical Chemistry, 2011, 5, 11466-11473)。此外,石墨烯也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接收器加强光生电子的传递从而提高催化活性。众所周知,对石墨烯等碳基材料掺杂外来原子可以修饰其内部结构,使其表面负载自由电荷的密度增大,进而导电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孔状石墨型氮化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依次将氮掺杂石墨烯、介孔状氮化碳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三者的混合溶液;?(2)对本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然后用洗涤溶液反复洗涤,干燥,即得到介孔状石墨型氮化碳/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雷雨杨兰琴陈银广罗景阳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