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导电弹片的间隔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6628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导电弹片的间隔柱,其中间隔柱的柱体二端为分别设有可供第一板体及第三板体平行堆叠间隔定位的固定部及接合部,并于固定部所具的旋转推块上定位有一导电弹片,且导电弹片的基部下方处设有接触部,即可将固定部向下穿过第一板体的穿孔中,并由旋转推块的顶部旋转扣持于穿孔周缘处呈一定位,且使导电弹片基部上方处的定位部抵触于第一板体底面上,而接触部则由弹臂弹性抵触于第二板体上后,使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可透过间隔柱上结合成为一体的导电弹片具有导电功能,并利用间隔柱来提供整体支撑与锁附结构,以大幅降低导电弹片使用数量及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导电弹片的间隔柱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导电弹片的间隔柱,尤指可供多个板体平行堆叠间隔定位的间隔柱,并利用间隔柱上结合成为一体的导电弹片使板体具有导电(如接地或电磁防护等)的功能,以大幅降低导电弹片使用数量及成本。
技术介绍
现今计算机、信息电器、家电或消费性电子产品皆在诉求体积更为轻、薄、短、小的风潮下,然,为了使电子产品内部的空间大幅缩减,大都会将多块电路板采用平行堆叠方式设置,且各电路板间除了利用板对板连接器或缆线连接器来予以连接之外,常用的间隔方式即使利用金属制的铜柱或间隔柱定位于二块电路板之间,或者是电路板与机壳、面板的金属板或外壳之间。再者,随着电子产品内部的电路板体积随之相对缩小,使得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也更为密集,即需考虑其电磁效应所产生的信号干扰问题,便有厂商利用多个金属制的弹片成型出具弹力的结构,且各弹片为分别焊接于电路板上,并由弹片抵触于金属板、外壳或其它导磁对象上,用以作为接地(Grounding)或电磁防护(防EMI)的效果,以抑制电磁波干扰(EMI)及维持信号传输的完整,且可有效防止伤害人体及干扰其它电气设备。然而,当电子产品(如大型液晶电视、家庭剧院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导电弹片的间隔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间隔柱及导电弹片,其中:该间隔柱所具有的柱体二端为分别设有能供预设第一板体及第三板体平行堆叠间隔定位的固定部及接合部,并于柱体下方的固定部具有能供导电弹片定位的旋转推块,且旋转推块为向下穿过预设第一板体的穿孔中,并由旋转推块的顶部旋转扣持于穿孔周缘处呈一定位;该导电弹片所具有的基部下方处为设有至少一个接触部,并于接触部向下形成有弹性抵触于预设第二板体上的弹臂,而基部上方处则设有至少一个具接触面的定位部,且接触面为抵触于预设第一板体底面上使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可透过导电弹片而具有导电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强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