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204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导电膜包括:基板和导电层。基板包括基板主体和可挠性连接部。导电层包括多根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X向第二绝缘子导电丝。多根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铺设形成触控区域;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和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采用双侧走线的方式连接至可挠性连接部。且X相第一绝缘导电丝在基板主体的第二侧的边缘的密集走线形成了第一走线密集区域。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第一端还与一第三绝缘导电丝连接,且第三绝缘导电丝位于第一走线密集区域与触控区域之间;多根第三绝缘导电丝之间互不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第一走线密集区域的触控灵敏度和精确度,且整体结构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网络(Metal-Mesh)的用于加强走线密集区的触控信号的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
技术介绍
导电膜是既具有高导电性,又具有很好的透光性,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经成功应用在液晶显示器、触控面板、电磁波防护、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透明表面发热器及柔性发光器件等领域中。在触控屏
中,透明导电膜通常作为感应触摸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元件。一般地,透明导电膜包括透明基底及设于透明基底上的导电层。目前,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是透明导电膜中导电层的主要材料。然而,铟是一种昂贵的金属材料,因此以ITO作为导电层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触控屏的成本。此外,ITO导电层在图形化工艺中,需对镀膜好的正面ITO膜进行蚀刻,以形成ITO图案,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在此工艺中,大量的ITO膜被蚀刻掉,造成了大量的贵金属浪费及污染。因此,在OGS领军的单片式玻璃触控技术解决方案方兴未艾,新一代触控技术Metal-Mesh-Sensor(金属网格/金属网络传感器)又悄然成形。以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近几年,由于缺乏新技术及新材料,国内的触控市场一直由红外、电阻、投射式电容、光学屏等第一、第二代触控产品所垄断。而起步相对较晚的Metal-Mesh触控技术则被国外公司技术垄断,因进口价格高而停滞不前。什么是Metal-Mesh-Sensor呢?Metal-Mesh-Sensor是一种金属细线密布在由PET基材上组成的触控感测器。Metal-Mesh触控技术相比第一,第二代原始触控技术来说,具有低功耗、触控灵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具柔性可弯曲、防水防爆、无污染等特性。这些独有的特性延展出Metal-Mesh可用做户外信息查询、曲面异形触控、单球面触控等特殊的触控应用。可开拓户外触控市场,曲面触控市场,必然会成为国际触控市场的新兴触控趋势。但由于此技术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之前一直由2家公司垄断,分别是英国的Zytronic公司(已上市),日本大印刷公司。且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这2家公司生产的Metal-Mesh都因价格高,色彩显示失真而导致该产品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Metal-Mesh触控技术是以金属网格作为导电膜的导电层,并且,其金属网格是由
交叉的导电丝线所形成的形状规则的网格。当手指接近导电膜的时候,导线上的电容会发生微弱的变化,通过测量导线的电容,从而定位手指的触控位置。通常情况下,导电膜上的导电丝线分为X向绝缘导电丝线和Y向绝缘导电丝线;X向绝缘导电丝线是沿X轴铺设的,Y向绝缘导电丝线是沿Y轴铺设的。Y向绝缘导电丝线一般是直接从一侧引出,通过可挠性连接部接入至外部电路板。对于X向绝缘导电丝线的走线则分为单边走线方式和双边走线方式链接至可挠性连接部。其中,单边走线方式如图1所示,Y向绝缘导电丝线直接引出接入至导电膜的下侧的可挠性连接部,再连通至电路板;X向绝缘导电丝线是通过导电膜的左边缘或右边缘进行走线,再接入至导电膜的下侧的可挠性连接部,再连通至电路板。采用此种单边走线的方式,会导致导电膜的导电丝线的整体结构不够均匀,并且,用于单边走线的边缘的边框过宽。双边走线方式如图2所示,Y向绝缘导电丝线直接引出接入至导电膜的下侧的可挠性连接部,再连通至电路板;X向绝缘导电丝线是通过导电膜的左右两侧的边缘进行走线,接入至导电膜的下侧的可挠性连接部,再连通至电路板,这是一种对称式的布局。虽然对称式的布局使得导电膜的有效触控位置尽量处于整张导电膜的中心区域,并且减少了导电膜的整体面积,但是这种对称式的布局对于导电膜边界处的触控,其灵敏度和准确度就有待商榷了;尤其是在走线密集区域(导电膜的右下侧边缘),对于该区域进行触控时,一般都无法予以准确辨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膜的边缘走线密集区的触控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不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膜,包括:基板,包括基板主体和可挠性连接部,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是从所述基板主体的第一侧向外延伸而形成的,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主体的一面上,包括多根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X向第二绝缘子导电丝,且多根所述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沿X向铺设形成触控区域;其中,所述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从近所述基板主体的第二侧的第一端引出且沿着所述第二侧的边缘进行走线,并朝所述第一侧汇聚且连接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从仅所述基板主体的第三侧的第二端引出且沿着所述第三侧的边缘进行走线,并朝所述第一侧汇聚连接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所述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在所述基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的边缘的密集走线形成第一走线密集区域;所述X向第
二绝缘导电丝的第一端与一第三绝缘导电丝连接,且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密集区域与所述触控区域之间;多根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之间互不相连。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还包括多根Y向绝缘导电丝,所述触控区域由所述X向绝缘导电丝和所述Y向绝缘导电丝交叉铺设形成。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多根所述Y向绝缘导电丝直接从近所述基板主体的一端引出并汇聚连接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的数量和与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数量相同。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数量为偶数时,多根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铺设的:在所述第一走线密集区域与所述触控区域之间,铺设多根第四绝缘导电丝,以使多根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第二端两两相连;打断每一根所述第四绝缘导电丝,以形成互不相连的多根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绝缘导电丝是通过激光或蚀刻的方式被打断的。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与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另一端连接后,被按照与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铺设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铺设。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与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另一端连接后,被铺设为曲线或折线。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与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另一端连接后,被铺设为直线;且多根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的直线部分相互平行。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其采用如上所述的导电膜。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基于Metal-Mesh技术的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依据导电膜的现有结构,在第一走线密集区域和触控区域之间铺设多根分别与多根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相连的第三绝缘导电丝,从而改善了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在第一走线密集区域附近的触控灵敏度和精确度;并且,本技术采用的是双边走线的方式,导电膜和触摸传感器的整体结构更加均匀,且更加适合窄边框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导电膜的单边走线方式的示意图。图2显示为现有技术中导电膜的双边走线方式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膜的绝缘导电丝的铺设示意图。图5显示为图4所示的A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基板主体和可挠性连接部,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是从所述基板主体的第一侧向外延伸而形成的,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主体的一面上,包括多根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X向第二绝缘子导电丝,且多根所述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沿X向铺设形成触控区域;其中,所述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从近所述基板主体的第二侧的第一端引出且沿着所述第二侧的边缘进行走线,并朝所述第一侧汇聚且连接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从仅所述基板主体的第三侧的第二端引出且沿着所述第三侧的边缘进行走线,并朝所述第一侧汇聚连接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所述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在所述基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的边缘的密集走线形成第一走线密集区域;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第一端与一第三绝缘导电丝连接,且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密集区域与所述触控区域之间;多根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之间互不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基板主体和可挠性连接部,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是从所述基板主体的第一侧向外延伸而形成的,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主体的一面上,包括多根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X向第二绝缘子导电丝,且多根所述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沿X向铺设形成触控区域;其中,所述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从近所述基板主体的第二侧的第一端引出且沿着所述第二侧的边缘进行走线,并朝所述第一侧汇聚且连接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从仅所述基板主体的第三侧的第二端引出且沿着所述第三侧的边缘进行走线,并朝所述第一侧汇聚连接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所述X向第一绝缘导电丝在所述基板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的边缘的密集走线形成第一走线密集区域;所述X向第二绝缘导电丝的第一端与一第三绝缘导电丝连接,且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密集区域与所述触控区域之间;多根所述第三绝缘导电丝之间互不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还包括多根Y向绝缘导电丝,所述触控区域由所述X向绝缘导电丝和所述Y向绝缘导电丝交叉铺设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Y向绝缘导电丝直接从近所述基板主体的一端引出并汇聚连接至所述可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