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503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导电膜包括:基板,包括基板主体、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和第二可挠性连接部;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垂直侧,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水平侧;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主体的一面上,包括多根水平向铺设的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垂直向铺设的第二绝缘导电丝;沿水平方向多根所述第一绝缘导电丝向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延伸,并汇聚接入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沿垂直方向多根所述第二绝缘导电丝向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延伸,并汇聚接入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导电膜的边沿宽度,避免了耦合电容的产生,保证了导电膜的触控灵敏度和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金属网格(Metal-Mesh)的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
技术介绍
导电膜是既具有高导电性,又具有很好的透光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经成功应用在液晶显示器、触控面板、电磁波防护、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透明表面发热器及柔性发光器件等领域中。在触控屏
中,透明导电膜通常作为感应触摸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元件。一般地,透明导电膜包括透明基底及设于透明基底上的导电层。目前,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s,ITO)是透明导电膜中导电层的主要材料。然而,铟是一种昂贵的金属材料,因此以ITO作为导电层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触控屏的成本。此外,ITO导电层在图形化工艺中,需对镀膜好的正面ITO膜进行蚀刻,以形成ITO图案,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在此工艺中,大量的ITO膜被蚀刻掉,造成了大量的贵金属浪费及污染。因此,在OGS领军的单片式玻璃触控技术解决方案方兴未艾,新一代触控技术Metal-Mesh-Sensor(金属网格/金属网络传感器)又悄然成形。以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近几年,由于缺乏新技术及新材料,国内的触控市场一直由红外、电阻、投射式电容、光学屏等第一,第二代触控产品所垄断。而起步相对较晚的Metal-Mesh触控技术则被国外公司技术垄断,因进口价格高而停滞不前。什么是Metal-Mesh-Sensor呢?Metal-Mesh-Sensor是一种金属细线密布在由PET基材上组成的触控感测器。Metal-Mesh触控技术相比第一,第二代原始触控技术来说,具有低功耗、触控灵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具柔性可弯曲、防水防爆、无污染等特性。这些独有的特性延展出Metal-Mesh可用做户外信息查询、曲面异形触控、单球面触控等特殊的触控应用。可开拓户外触控市场,曲面触控市场,必然会成为国际触控市场的新兴触控趋势。目前,Metal-Mesh触控技术是以金属网格作为导电膜的导电层,其金属网格是由交叉的导电丝线所形成的形状规则的网格。而且,随着触控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其应用范围也从手机、PAD、GPS(全球导航系统)、MP3等大宗消费电子领域迅速扩展到智能家居(如触控电视、触控冰箱、触控厨房、触控茶几等等)、互动数字标牌、互动展览展示、互动教学等领域。不管导电丝线在导电层上采用的是单侧走线的方式还是双侧走线的方式,在导电层上按照不同方向铺设的导电丝线汇聚接入电路板时,会出现导电丝线相互平行的情况,从而产生耦合电容。导电膜是通过测量导电丝线上的电容的微弱变化来进行触控位置的定位。一旦导电丝线之间出现耦合电容,势必为导电膜通过电容进行触控位置定位带来影响,造成定位不够精确。因此,在导电层的边缘处,导电丝线向电路板汇聚引出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多根隔离导电丝,将沿着不同方向铺设的导电丝线的汇聚引出部分通过隔离导电丝进行隔离。如图1所示,导电层上沿X轴方向连续铺设有多根第一绝缘导电丝121,沿Y轴方向连续铺设有多根第二绝缘导电丝122;且第一绝缘导电丝121和第二绝缘导电丝122都是按照单侧走线的方式进行汇聚,最后接入电路板。因此,在导电层的边缘、第一绝缘导电丝121的汇聚处,增加铺设第一隔离导电丝123,在导电层的边缘、第二绝缘导电丝122的汇聚处,增加铺设第二隔离导电丝124。通过第一隔离导电丝123和第二隔离导电丝124避免了第一绝缘导电丝121和第二绝缘导电丝122之间的耦合电容。但是采用增加铺设隔离导电丝来避免耦合电容,势必造成导电层的边沿部分(不用于触控定位的部分)的宽度过大。目前,很多的触控屏为了美观,均采用窄边框的设计。窄边框的设计,势必会对导电层的边沿部分的宽度有所限制,原有的走线方式以及增加铺设隔离导电丝来避免耦合电容的方式都不再适用了。因此,如何在保证导电膜的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减少导电膜的导电层的边沿部分的宽度成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改善适用于窄边框的触摸屏的导电膜的定位精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电膜,包括:基板,包括基板主体、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和第二可挠性连接部;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垂直侧,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水平侧;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主体的一面上,包括多根水平向铺设的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垂直向铺设的第二绝缘导电丝;沿水平方向多根所述第一绝缘导电丝向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延伸,并汇聚接入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沿垂直方向多根所述第二绝缘导电丝向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延伸,并汇聚接入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垂直侧的中心处。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水平侧的中心处。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导电丝是沿水平向铺设的曲线和/或折线;所述第二绝缘导电丝是沿垂直向铺设的曲线和/或折线;且,多根所述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所述第二绝缘导电丝是交叉铺设的。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还包括两根水平向铺设的第一边缘绝缘导电丝;其分别是所述导电层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绝缘导电丝的延伸部分;且两根所述第一边缘绝缘导电丝分别位于所述导电层的两个水平边沿处。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还包括两根垂直向铺设的第二边缘绝缘导电丝;其分别是所述导电层最外侧的所述第二绝缘导电丝的延伸部分;且两根所述第二边缘绝缘导电丝分别位于所述导电层的两个垂直边沿处。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绝缘导电丝是沿水平向铺设的单根线段;所述第二边缘绝缘导电丝是沿垂直向铺设的单根线段。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绝缘导电丝是沿水平向往复铺设的多根首尾相连的线段,且;所述第二边缘绝缘导电丝是沿垂直向铺设的多根首尾相连的线段。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绝缘导电丝是沿水平向铺设的曲线和/或折线;所述第二边缘绝缘导电丝是沿垂直向铺设的曲线和/或折线。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所述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采用如上所述的导电膜。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导电膜和金属网格触摸传感器,将水平向铺设的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垂直向铺设的第二绝缘导电丝分别汇聚接入对应的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和第二可挠性连接部,降低了导电膜的边沿宽度,更适用于窄边框,尤其是超窄边框的触控屏的设计;且,采用两个可挠性连接部用来分别汇聚第一绝缘导电丝和第二绝缘导电丝,使得第一绝缘导电丝的汇聚部分和第二绝缘导电丝的汇聚部分彼此互不干扰,避免了耦合电容的产生,保证了导电膜的触控灵敏度和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绝缘导电丝在导电层上的布设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膜的绝缘导电丝的铺设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21,221第一绝缘导电丝122,222第二绝缘导电丝123第一隔离导电丝124第二隔离导电丝200导电膜210基板211基板主体212第一可挠性连接部213第二可挠性连接部220导电层223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基板主体、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和第二可挠性连接部;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垂直侧,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水平侧;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主体的一面上,包括多根水平向铺设的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垂直向铺设的第二绝缘导电丝;沿水平方向多根所述第一绝缘导电丝向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延伸,并汇聚接入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沿垂直方向多根所述第二绝缘导电丝向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延伸,并汇聚接入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基板主体、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和第二可挠性连接部;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垂直侧,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水平侧;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主体的一面上,包括多根水平向铺设的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垂直向铺设的第二绝缘导电丝;沿水平方向多根所述第一绝缘导电丝向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延伸,并汇聚接入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沿垂直方向多根所述第二绝缘导电丝向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延伸,并汇聚接入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垂直侧的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位于所述基板主体的水平侧的中心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导电丝是沿水平向铺设的曲线和/或折线;所述第二绝缘导电丝是沿垂直向铺设的曲线和/或折线;且,多根所述第一绝缘导电丝和多根所述第二绝缘导电丝是交叉铺设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还包括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