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电源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80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电源的壳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前、后侧板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上、下底板,左、右侧板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前、后侧板的端部,所述前、后侧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条U型凹槽,所述左、右侧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条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之间成等间距排列,所述U型凹槽的高度跟侧板的高度一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壳体的外围四个侧面上设置有多条U型凹槽,增加了壳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有利于壳体的散热,能及时将充电电源的热量通过壳体散发出去,进一步延长了充电电源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电源领域,具体涉及电动车充电电源的壳体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充电电源的使用寿命一直是困扰电动车生产厂家的难题之一,同时使用电动车这一交通工具人员都期望电动车的使用寿命越长越好;考虑到充电电源壳体必须具备防水防灰尘,充电电源的封闭效果必须要有保证,因此电动车充电电源都是设计包围在一个封闭的壳体内,但充电电源一般都是通过对蓄电池的化学反应,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产生能量,也同时产生热量。因此在电动车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热量无法散发,直接影响其充电电源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电动车本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增加壳体与外界接触面积,同时保证密封效果的一种充电电源的壳体。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充电电源的壳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前、后侧板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上、下底板,左、右侧板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前、后侧板的端部,所述前、后侧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条U型凹槽。所述左、右侧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条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之间成等间距排列。所述U型凹槽的高度跟前、后侧板的长度一样。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壳体的外围四个侧面上设置有多条U型凹槽,增加了壳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有利于壳体的散热,能及时将充电电源的热量通过壳体散发出去,进一步延长了充电电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其中I-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上底板,6-下底板,7-U型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充电电源的壳体,包括前侧板I、后侧板2、左侧板3、后侧板4、上底板5、下底板6和U型凹槽7。所述前侧板I和后侧板2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上底板5和下底板6,所述左侧板3和右侧板4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前侧板I和后侧板2的端部,所述前侧板I和后侧板2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条U型凹槽7 ;左侧板3和右侧板4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条U型凹槽7 ;所述U型凹槽7之间成等间距排列;U型凹槽7的高度跟前侧板I和后侧板2的长度一样。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 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电源的壳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前、后侧板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上、下底板,左、右侧板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前、后侧板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侧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条U型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源的壳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前、后侧板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上、下底板,左、右侧板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前、后侧板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侧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条U型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传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信电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