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258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用于对实验材料进行剪力及拉力的实验,其包括试验台、剪力加载装置及拉力加载装置;剪力加载装置包括千斤顶,千斤顶顶抵在实验材料的上方;拉力加载装置安装在试验台的两侧,包括第一固定钢架、第二固定钢架及砝码,第一固定钢架和第二固定钢架分别固定在试验台的两侧,且面向实验材料的一侧面,第一固定钢架与实验材料的一侧面相连,砝码滑动安装在第二固定钢架上,且砝码与实验材料的另一侧面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拆装、简单、能够有效的测量到一种材料或者两种材料粘结面的复合受力性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用于实验室,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深入研究,传统的力学性能实验已不够满足人们对材料的研究,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材料在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对于两种材料粘合在一起的粘结面的力学性能的研究。例如,大多数复合墙体其外侧与内侧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在实际情况下,由于两种材料具有不同的膨胀系数和收缩性能,往往使其粘结面产生相对滑动趋势,导致剪应力存在。同时由于材料收缩和建筑外部的风力影响,产生垂直于粘结面的剥离正应力,因此材料的粘结面处于两种应力同时作用的状态。但是,目前能够对试件同时施加两种应力的实验仪器价格非常昂贵,如三轴试验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以解决目前对材料的复合受力性能研究的仪器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用于对实验材料进行剪力及拉力的实验,包括试验台、剪力加载装置及拉力加载装置;剪力加载装置包括千斤顶,千斤顶顶抵在实验材料的上方;拉力加载装置安装在试验台的两侧;拉力加载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钢架、第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用于对实验材料(1)进行剪力及拉力的实验,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包括:试验台(2)、剪力加载装置(4)及拉力加载装置(5);?所述剪力加载装置(4)包括千斤顶(43),所述千斤顶(43)顶抵在所述实验材料(1)的上方;?所述拉力加载装置(5)安装在所述试验台(2)的两侧;所述拉力加载装置(5)包括第一固定钢架(51)、第二固定钢架(52)及砝码(53),所述第一固定钢架(51)和所述第二固定钢架(52)分别固定在所述试验台(2)的两侧,且面向实验材料(1)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固定钢架(51)与所述实验材料(1)的一侧面相连,所述砝码(53)滑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用于对实验材料(I)进行剪力及拉力的实验,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包括试验台(2)、剪力加载装置(4)及拉力加载装置(5); 所述剪力加载装置(4 )包括千斤顶(43 ),所述千斤顶(43 )顶抵在所述实验材料(I)的上方; 所述拉力加载装置(5)安装在所述试验台(2)的两侧;所述拉力加载装置(5)包括第一固定钢架(51)、第二固定钢架(52)及砝码(53),所述第一固定钢架(51)和所述第二固定钢架(52)分别固定在所述试验台(2)的两侧,且面向实验材料(I)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固定钢架(51)与所述实验材料(I)的一侧面相连,所述砝码(53)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钢架(52)上,且所述砝码(53)与所述实验材料(I)的另一侧面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还包括传力钢板(6)、第一钢绞线(54)及第二钢绞线(55),所述实验材料(O的两侧粘结所述传力钢板(6),所述传力钢板(6)的中心安装拉环(61),所述第一固定钢架(51)通过第一钢绞线(54)连接在所述拉环(61)上,所述砝码(53)通过第二钢绞线(55)连接在另外一个所述拉环(6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钢架(52 )上安装有可调式滑轮(56 ),所述第二钢绞线(55 )绕过所述可调式滑轮(56 )后和所述砝码(5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压复合受力性能实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试验台(2)上的小车(3),所述实验材料(I)包括第一材料(11)和第二材料(12),所述第二材料(12)粘贴在所述第一材料(11)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材料(12)分别放置在所述小车(3)上,所述小车(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材料(11)的宽度相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军梁建国喻杰肖逸夫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