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190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药提取冷凝装置,包括由外筒和内筒构成的一多层体容器,外筒和内筒的下端部连接有进气管,内筒内腔设置有两错列并排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与内筒内腔形成一个循环冷却空间,两螺旋管上端部汇合在一起并延伸出外筒顶部,与设置在外筒顶部的进水管接头连通,外筒顶部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内筒底面呈偏心圆弧状,该偏心圆弧状的内筒底面最低位置处设置有放水接头并延伸出外筒。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两个螺旋管,增加了散热面积,经其冷却后的药物水蒸气可达到油水充分分离的效果,增加了有效成份的得率;而且内筒底面采用偏心圆弧状,方便冷却后的液体能流出,避免了有效成份的滞留浪费,提高了有效成份的充分利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提取冷凝装置
本技术属于中药提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提取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中药提取装置通常是采用浸泡或蒸煮、溶剂提取方式,其提取过程是利用加热使提取罐内药液蒸发,所蒸发的气体进行提取罐上方的冷凝装置中冷却后,再经油水分离器回流至提取罐。现有冷凝器通常为板式结构,由于其散热面积较小,经其冷却后的药物水蒸气达不到油水充分分离的效果,且有效成份得率低,而且现有冷凝器底面与侧壁间均且直角矩形结构,冷却后的液体不能充分流出,造成有效成份的滞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提取冷凝装置,它的冷凝效果好,有效成份滞留损耗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提取冷凝装置,包括由外筒和内筒构成的一多层体容器,外筒和内筒的下端部连接有进气管,内筒内腔设置有两错列并排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与内筒内腔形成一个循环冷却空间,两螺旋管上端部汇合在一起并延伸出外筒顶部,与设置在外筒顶部的进水管接头连通,外筒顶部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内筒底面呈偏心圆弧状,该偏心圆弧状的内筒底面最低位置处设置有放水接头并延伸出外筒。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位于内筒中轴线上。作为优选,所述放水接头位于所述进气管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技术中采用两个螺旋管,增加了散热面积,经其冷却后的药物水蒸气可达到油水充分分离的效果,增加了有效成份的得率;而且内筒底面采用偏心圆弧状,方便冷却后的液体能流出,避免了有效成份的滞留浪费,提高了有效成份的充分利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筒;2、内筒;3、螺旋管;4、进气管;5、进水管接头;6、出水口 ;7、放水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中药提取冷凝装置,包括由外筒I和内筒2构成的一多层体容器,外筒I和内筒2的下端部连接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位于内筒2中轴线上,内筒2内腔设置有两错列并排的螺旋管3,所述螺旋管3与内筒2内腔形成一个循环冷却空间,两螺旋管3上端部汇合在一起并延伸出外筒I顶部,与设置在外筒I顶部的进水管接头5连通,外筒I顶部另一侧设有出水口 6,所述内筒2底面呈偏心圆弧状,该偏心圆弧状的内筒2底面最低位置处设置有放水接头7并延伸出外筒1,所述放水接头7位于所述进气管4的一侧。由于本技术中采用两个螺旋管3,增加了散热面积,经其冷却后的药物水蒸气可达到油水充分分离的效果,增加了有效成份的得率;而且内筒2底面采用偏心圆弧状,内筒2底面与侧壁之间不会产生液体流动死角,方便冷却后的液体能流出,避免了有效成份的滞留浪费,提高了有效成份的充分利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提取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筒(1)和内筒(2)构成的一多层体容器,外筒(1)和内筒(2)的下端部连接有进气管(4),内筒(2)内腔设置有两错列并排的螺旋管(3),所述螺旋管(3)与内筒(2)内腔形成一个循环冷却空间,两螺旋管(3)上端部汇合在一起并延伸出外筒(1)顶部,与设置在外筒(1)顶部的进水管接头(5)连通,外筒(1)顶部另一侧设有出水口(6),所述内筒(2)底面呈偏心圆弧状,该偏心圆弧状的内筒(2)底面最低位置处设置有放水接头(7)并延伸出外筒(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提取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筒(I)和内筒(2)构成的一多层体容器,外筒⑴和内筒⑵的下端部连接有进气管(4),内筒⑵内腔设置有两错列并排的螺旋管(3),所述螺旋管(3)与内筒(2)内腔形成一个循环冷却空间,两螺旋管(3)上端部汇合在一起并延伸出外筒⑴顶部,与设置在外筒⑴顶部的进水管接头(5)连通,外筒(1)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东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