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169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其中,闪蒸器包括壳体(10)、连接在壳体(10)上的第一冷媒输液管(21)、第二冷媒输液管(22)、以及出气管(30),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位于壳体(10)内部的管段之间具有刚性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通过在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位于壳体(10)内部的管段之间设置刚性连接部,提高了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刚度,不易发生振动,从而降低了空调噪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
技术介绍
空调外机在制冷和制热时会产生一种刺耳的嘯叫声,研究发现该空调外机系统在制热时侧面嘯叫声较明显,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异常噪声峰值主要是由空调外机系统闪蒸器及其管路系统发出的。如图I所示,目前的空调内部的双向闪蒸器均是采用向闪蒸器壳体I的内部单独插入两个冷媒输液管2的结构,两个冷媒输液管2单独设置,其各自的刚度均较低,在空调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振动,因而,易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外机系统中的闪蒸器及其管路系统发出的噪音过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闪蒸器,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上的第一冷媒输液管、第二冷媒输液管、以及出气管,第一冷媒输液管和第二冷媒输液管的位于壳体内部的管段之间具有刚性连接部。进一步地,刚性连接部为连接在第一冷媒输液管和第二冷媒输液管的下端之间的连接管段,连接管段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进一步地,第一冷媒输液管、第二冷媒输液管以及连接管段一体成型为U型管。进一步地,出气管具有位于壳体内腔的喇叭口。进一步地,喇叭口为锥筒。进一步地,锥筒的锥度范围为10。 80°。进一步地,通孔的孔径的范围为lmnT5mm。进一步地,通孔的孔径的范围为2mnT3mm。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空调,具有闪蒸器,闪蒸器为上述的闪蒸器。本技术的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通过在第一冷媒输液管和第二冷媒输液管的位于壳体内部的管段之间设置刚性连接部,提高了第一冷媒输液管和第二冷媒输液管的刚度,不易发生振动,从而降低了空调噪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中的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空调的流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的闪蒸器,包括壳体10、连接在壳体10上的第一冷媒输液管21、第二冷媒输液管22、以及出气管30,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位于壳体10内部的管段之间具有刚性连接部。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闪蒸器40,包括壳体10,壳体10优选地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壳体10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管30,出气管30的上端伸出壳体10的顶部,还包括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第一冷媒输液管21的上端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上端自壳体10的顶部伸出壳体10,第一冷媒输液管21的下端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下端通过连接管段23连接,连接管段2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24。优选地,第一冷媒输液管21、第二冷媒输液管22以及连接管段23 —体成型为一个U型管。并且,优选地,通孔24的孔径的范围为更优选地为2mnT3mm。本技术的闪蒸器40,通过将第一冷媒输液管21的下端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下端通过连接管段23连接在一起一体成型为一根单独的U型管,采用这种结构增强了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刚度,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均不易振动,从而破坏了空调系统异常嘯叫声的产生条件。另外,连接管段23上布置了大量通孔24,这些通孔24与闪蒸器40的腔体组成消声器、具有良好的消声功能;并且,通孔24有二次节流降压的作用,有利于冷媒的进一步气化,增强了气液分离能力,不仅有利于提升空调性能,而且可以防止因气化不完全而产生压缩机液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的闪蒸器40中出气管30具有伸入壳体10内腔的喇叭口 31。优选地,喇叭口 31为锥筒。并且,优选地,锥筒的锥度的范围为10° 80°。本技术的闪蒸器40,通过将出气管30的位于壳体10内腔的端口设计为喇叭口 31,一方面可以减小闪蒸器40中的流体阻力,进而减小脉动引起的闪蒸器40振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破坏形成管路自持振荡效应的必要条件,有效地减弱了噪声。如图3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增焓型压缩机70、蒸发器50、冷凝器60和上述的闪蒸器40,其中,增焓型压缩机70的排气管通过四通阀80连通蒸发器50的一端,蒸发器5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磁阀101连通闪蒸器40的第一冷媒输液管21,第二冷媒输液管22与冷凝器60连通,冷凝器60再通过四通阀80连通增焓型压缩机70的分液器,闪蒸器40的出气管30通过第二电磁阀102连通增焓型压缩机70的回气管。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当空调在制热工况下运行且打开增焓功能时,在压缩机的强力推动下,冷媒从压缩机排气管经四通阀80流入蒸发器50的一端,冷媒再经蒸发器50的另一端流出经第一电磁阀101流入闪蒸器40的第一冷媒输液管21,此时,一部分冷媒流经第二冷媒输液管22流出进入冷凝器60,流出冷凝器60的冷媒经四通阀80流入压缩机分液器,至此完成一个正常的循环,另一部分冷媒从连接管段23中的通孔24排出,闪发为气态冷媒,这部分气态冷媒经闪蒸器40的出气管30排出闪蒸器40,经电磁阀流入到增焓型压缩机70的回气管,进入压缩机进行补气,完成一个补气的循环,进而进入下一个循环。本技术中的闪蒸器40的消声降噪(消除异常嘯叫声)是在补气循环过程中实现的,具体消声降噪机理是当气液两相的冷媒由第一电磁阀101进入闪蒸器40的第一冷媒输液管21,再由连接管段23的通孔24进入到闪蒸器40的壳体10内腔时,由于通孔24的截面急剧缩小,壳体10内腔的面积急剧增大,使得冷媒特性阻抗发生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声波反射回来,从而使通过的声能得到大幅衰减,实现了降噪目的。而且由于U型管与现有技术中闪蒸器40的悬臂式的两根冷媒输液管2相比较,具有较强的刚度和抗振能力,其本身可以抵抗因冷媒压力脉动引起的管体振动而导致的闪蒸器40振动,因而可以有效防止冷媒在闪蒸器40出气管30 口因冷媒自持振荡原理的作用而发生异常刺耳的嘯叫声,最终实现了消除嘯叫声的目的。具体的实验数据如表I和表2所示。表I示出了在某一个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的噪声数据值。表2示出了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空调的噪声数据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闪蒸器,包括壳体(10)、连接在所述壳体(10)上的第一冷媒输液管(21)、第二冷媒输液管(22)、以及出气管(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管段之间具有刚性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蒸器,包括壳体(10)、连接在所述壳体(10)上的第一冷媒输液管(21)、第二冷媒输液管(22)、以及出气管(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的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管段之间具有刚性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部为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媒输液管(21)和第二冷媒输液管(22 )的下端之间的连接管段(23 ),所述连接管段(23 )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输液管(21)、第二冷媒输液管(22)以及所述连接管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