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循环和交换的系统,包括:风机、循环进风管道、循环出风管道、换气出风管道、换气进风管道和循环/换气切换装置,循环/换气切换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风机通过循环进风管道和循环出风管道连接到室内空气循环系统;循环出风管道通过换气出风管道和换气进风管道连接到室外;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门设置在循环出风管道、换气出风管道和换气进风管道中;控制装置控制三个阀门开启或关闭。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三个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方便地在空气循环模式和换气模式之间切换,使得一套系统可以同时实现空气循环和换气功能,结构简单,且只需一台风机,发热量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空气循环和交换的系统。
技术介绍
在很多应用场合,既需要使空气能够在内部循环,又需要使内部的空气在需要时能够与外部进行交换。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两套独立的系统来分别实现空气的内部循环和内部空气与外部进行交换的功能,即空气循环系统和换气系统。然而,使用两套系统来实现,需要至少两套风机以及相应的管道,成本高,安装复杂,占用空间大,操作控制复杂,而且使得室内热源增多,并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控制简单、发热量小、能耗少的用于空气循环和交换的系统。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循环和交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循环进风管道、循环出风管道、换气出风管道、换气进风管道和循环/换气切换装置,所述循环/换气切换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其中所述循环进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另一端连接到室内空气循环系统;所述循环出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室内空气循环系统;所述换气出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循环出风管道,另一端连通到室外;所述换气进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循环出风管道,另一端连通到室外;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循环出风管道中,且位于所述换气出风管道与所述循环出风管道连接的位置和所述换气进风管道与所述循环出风管道连接的位置之间;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换气出风管道中;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换气进风管道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或关闭,且当第一阀门开启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当第一阀门关闭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为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电气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参数或指令按照预定的程序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或关闭。进ー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联动装置、主动轴和从动轴,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轴穿过所述换气出风管道和所述换气进风管道,并与所述换气出风管道和所述换气进风管道的管道壁可转动配合;所述从动轴穿过所述循环出风管道,并与所述循环出风管道的管道壁可转动配合;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通过所述联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固接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固接在所述主动轴上。进ー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为阀片。进ー步地,所述阀片包括金属层和固接在所述金属层上的橡胶层。进ー步地,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固接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第二斜齿轮固接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相互P齿合。进ー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或手柄。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可以方便地实现在室内空气循环工作模式和室内室外换气工作模式之间切換,使得一套系统可以同时实现室内空气循环功能和室内室外进行换气的功能,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占用空间小,且只需一台风机,发热量小,消耗的能量少。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气循环和交换的系统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循环/换气切换装置的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ー个实施例的循环/换气切换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气循环和交换的系统的框图。本实施例中,用于空气循环和交换的系统包括风机20和循环/换气切换装置30,风机20的进风ロ通过循环进风管道60连接到室内空气循环系统10,出风ロ通过循环出风管道70经过循环/换气切換装置30之后返回室内空气循环系统10。循环/换气切換装置30通过换气出风管道40和换气进风管道50与室外的空气连通。如图2所示,循环/换气切換装置30包括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4、第三阀门38和控制装置36,其中第一阀门32设置在循环出风管道70中,第二阀门34设置在换气出风管道40中,第三阀门38设置在换气进风管道50中,且第一阀门32位于换气出风管道40与循环出风管道70的连接位置O和换气进风管道50与循环出风管道70的连接位置I之间。控制装置36与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连接,控制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的开启或关闭,并使得当第一阀门开启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当第一阀门关闭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当当前需要空气在室内循环时,控制装置36控制第一阀门32开启,同时控制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关闭。此时,风机20驱动空气从室内空气循环系统10通过循环进风管道60进入风机,然后进入循环出风管道70,由于此时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已经关闭,空气不能由换气出风管道40或换气进风管道50排出到室外,而是经过循环出风管道70返回室内空气循环系统,这样,实现了空气在室内的循环。当需要切换到将室内空气与室外进行换气时,控制装置36控制第一阀门32关闭,同时控制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开启。此时,风机20驱动空气从室内空气循环系统10通过循环进风管道60进入风机,然后进入循环出风管道70,此时由于第一阀门32关闭,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开启,空气不能经循环出风管道70返回室内空气循环系统10,而是沿换气出风管道40经第二阀门34排出到室外,同时,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室外的空气沿换气进风管道50经第三阀门38进入循环出风管道70,然后进入室内空气循环系统10。这样,即实现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交换。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的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可以是业内的各种阀门,只要能控制其开启或关闭即可,相应的控制装置36及其控制该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的方式也可以根据阀门类型不同而不同。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可以是电磁阀,该控制装置可以是与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电气连接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阀32、34和38的开启和关闭。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一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可以根据室内空气循环系统10的各种工作参数、室外环境参数或其它可用的参数按照预定的程序自动控制该电磁阀32、34和38开启或关闭、或者按照用户输入的指令控制该电磁阀32、34和38开启或关闭,以实现室内空气循环和室内室外换气的切换。该微处理器可以用单片机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实现。这样,可以自动实现对室内循环工作模式和室内室外换气工作模式的监控和切换,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如图3所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34和第三阀门38可以是阀片,该阀片可以包括两层金属盘和位于两层金属盘之间的橡胶层。该阀片分别设置于循环出风管道70、换气出风管道40和换气进风管道50的管道内。当该阀片的平面与管道的轴线垂直时,关闭其所在的管道,阻止空气通过;当该阀片的平面与管道的轴线平行时,开启其所在的管道,允许空气通过。控制装置36包括驱动装置362和联动装置364,主动轴366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气循环和交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循环进风管道、循环出风管道、换气出风管道、换气进风管道和循环/换气切换装置,所述循环/换气切换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其中:?所述循环进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另一端连接到室内空气循环系统;?所述循环出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室内空气循环系统;?所述换气出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循环出风管道,另一端连通到室外;?所述换气进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循环出风管道,另一端连通到室外;?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循环出风管道中,且位于所述换气出风管道与所述循环出风管道连接的位置和所述换气进风管道与所述循环出风管道连接的位置之间;?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换气出风管道中;?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换气进风管道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或关闭,且当第一阀门开启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当第一阀门关闭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气循环和交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循环进风管道、循环出风管道、换气出风管道、换气进风管道和循环/换气切換装置,所述循环/换气切換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其中 所述循环进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风机的进风ロ,另一端连接到室内空气循环系统; 所述循环出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风机的出风ロ,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室内空气循环系统; 所述换气出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循环出风管道,另一端连通到室外; 所述换气进风管道一端连接到所述循环出风管道,另一端连通到室外; 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循环出风管道中,且位于所述换气出风管道与所述循环出风管道连接的位置和所述换气进风管道与所述循环出风管道连接的位置之间; 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换气出风管道中; 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换气进风管道中;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或关闭,且当第一阀门开启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当第一阀门关闭时,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为电磁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雅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米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