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隧道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080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隧道灯,包括壳体、支架、安装在壳体内的LED灯组和驱动电源;在所述支架上设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呈矩形的连续框架,在框架的二侧设有由若干隔片构成贯通的散热通道。通过在壳体的侧面上设置贯通的散热通道,使壳体内形成流畅的空气流动,加速热量的排放。从而使壳体内的LED灯组和驱动电源具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温度,提高LED灯组和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照明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LED隧道灯,包括壳体、支架、安装在壳体内的LED灯组和驱动电源;在所述支架上设有角度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与照明灯相比,LED灯不仅具有色度好、维护容易、寿命长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其比照明灯更加节能。随着LED灯的应用普及,对LED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LED灯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方面,LED灯的使用寿命在一定条件下主要取决于LED灯的环境温度,其对通风散热要求更高。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在灯体上使用各种散热材料和结构。而隧道灯与普通LED灯相比,其使用的环境通风条件更加恶劣,对灯具的散热通风结构要求更高。公告号为CN 20151379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LED隧道灯,包括地支架、上支架、中支架、压铸铝端盖、侧边型材、钢化玻璃、铝型材散热体、电源、模组化反光杯和条形LED光源,所述侧边型材、钢化玻璃、压铸铝端盖通过硅橡胶紧密贴合,所述模组化反光杯设置在所述压铸铝端盖内,所述条形LED光源设置在所述铝型材散热体表平面上,所述铝型材散热体的平面通过导热片与所述条形LED光源紧密接触,所述中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铝型材散热体,另一端连接所述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地支架相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中支架内。虽然该专利的技术方案采用了铝型材散热体进行散热,但由于隧道中的通风条件限制,对热量的散发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隧道灯,其通过对散热外壳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由灯组散热鳍片传递的热量快速流动,从而提高隧道灯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对灯具的壳体进行优化设计,使之更便于维修和灯组的更换,提高LED投光灯布置的灵活性和布光的灵活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LED隧道灯,包括壳体、支架、安装在壳体内的LED灯组和驱动电源;在所述支架上设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呈矩形的连续框架,在框架的二侧设有由若干隔片构成贯通的散热通道。通过在壳体的侧面上设置贯通的散热通道,使壳体内形成流畅的空气流动,加速热量的排放。从而使壳体内的LED灯组和驱动电源具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温度,提高LED灯组和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的可靠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组包括若干LED模块;在每个LED模块上均设有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散热鳍片的方向一致。从而使外部空气通过散热通道顺畅流过散热鳍片,加速热量的排放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包括二个相对设置的正边条和二个相对设置侧边条;所述二个正边条呈开口向上的半包围形,二个侧边条呈开口向下的半包围形;所述侧边条高于所述正边条,所述由若干隔片连接于所述侧边条的下面。使壳体的两侧不仅形成贯通的散热通道,同时,处于两侧边条下的隔片可对通过的热量进行传递和散发,从而可提高隧道灯的散热效果。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和安装,所述LED模块包括二个由所述散热鳍片延伸形成的搭肩。LED模块通过该搭肩搭接在壳体的内框上,便于LED模块的安装和维修。为了使隧道灯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布置驱动电源的安装空间,所述支架呈结构对称分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面,包括支脚和调节板;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支脚上的圆弧槽和设置在调节板上并与圆弧槽对应的调节孔,在调节孔和圆弧槽之间设有调节螺钉。为了提高壳体的强度,在所述框架上还设有二个桥板。本技术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隧道灯所存在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隧道灯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壳体的结构优化,使隧道灯的结构更加紧凑,角度调整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散热通道的结构。图4为本技术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散热通道的结构。图5为本技术中角度调节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LED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I、框架101、正边条1011、侧边条1012、隔片1013、散热通道1014、内框102、横梁103、桥板104、LED模块2、散热鳍片201、搭肩202、LED灯203、驱动电源3、支架4、支脚401、圆弧槽4011、调节板402、调节孔40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I和图2,一种LED隧道灯,包括壳体I、设置在壳体I上的由四个LED模块组成的LED灯组、设置在壳体I上连接并驱动LED灯组的驱动电源3和用于隧道灯安装的支架4。参见图3和图4,壳体I包括一呈矩形围合的框架101。该框架101由四条边构成,包括前后相对设置在二个正边条1011和左右相对设置在二个侧边条1012。二个正边条1011呈开口向上的半包围形,二个侧边条1012呈开口向下的半包围形并向外敞开,形成二个侧边条1012高于二个正边条1011的结构。在每个侧边条1012下均设有十四个隔片1013,形成十五个散热通道1014。二个侧边条1012上的散热通道1014对应连通。在二个正边条1011的底边设有向内的折边,在折边之间设有一内框102。在正边条1011之间连接有二个横梁103。在二个侧边条1012上边之间连接有二个桥板。参见图5,支架4包括一支脚401和一与支脚401枢接的调节板402。在支脚401上设有圆弧槽4011,该圆弧槽4011的圆心位于调节板402和支脚401的枢轴同心。在调节板402上设有调节孔4021,该调节孔4021对应与圆弧槽4011。在调节孔4021与圆弧槽4011之间设有调节螺钉。二个支架4通过调节板402分别固定在二个横梁103上。驱动电源3固定在横梁103上并位于二个支架4之间。参见图6,LED模块2包括设置在铝基板上的LED灯203和散热鳍片201。散热鳍片201两侧设有由散热鳍片201延伸形成的搭肩202。LED模块2通过该搭肩202搭接在壳体I的内框101上,并使散热鳍片201与隔片1013的方向一致,即散热通道1014与散热鳍片的通槽方向一致。形成贯通的散热通道,使隧道灯两侧的空气流通顺畅,从而提高了灯具的散热效果。由于壳体两侧上的散热通道与LED模块2上的散热鳍片201之间的通槽方向一致,外部空气可直接贯通隧道灯内部。通过外部空气顺畅流过散热鳍片201,将LED模块2上的热量带走。同时,流动的热量通过隔片1013的传递和散发,进一步提高了隧道灯的散热效果。具体实施例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权利的一种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隧道灯,包括壳体、支架、安装在壳体内的LED灯组和驱动电源;在所述支架上设有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呈矩形的连续框架,在框架的二侧设有由若干隔片构成贯通的散热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隧道灯,包括壳体、支架、安装在壳体内的LED灯组和驱动电源;在所述支架上设有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呈矩形的连续框架,在框架的二侧设有由若干隔片构成贯通的散热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组包括若干LED模块;在每个LED模块上均设有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散热鳍片的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二个相对设置的正边条和二个相对设置侧边条;所述二个正边条呈开口向上的半包围形,二个侧边条呈开口向下的半包围形;所述侧边条高于所述正边条,所述由若干隔片连接于所述侧边条的下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二个相对设置的正边条和二个相对设置侧边条;所述二个正边条呈开口向上的半包围形,二个侧边条呈开口向下的半包围形;所述侧边条高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军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莱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