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016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包括两个输入端、线圈、衔铁和阀芯,线圈缠绕在衔铁上以产生引力,并且该引力控制阀芯的运动,其中,电磁阀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之间以及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之间以及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之间。该电磁阀具有较好的断电保护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
技术介绍
电磁阀是利用线圈来控制衔铁对阀芯的引力,从而控制阀芯的运动,进而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的装置。当电磁阀通电时,受激励的线圈产生磁通,处于磁场内的衔铁产生引力,从而阀芯在引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而打开电磁阀的阀口,实现电磁阀的打开;当电磁阀断电时,引力消失,阀口关闭,电磁阀关闭。由于线圈是电感元件,当外部电路的电压瞬间发生较大变化时,线圈的电流值保持不变,稳态时线圈的电流值=电源电压+线圈电阻。当断电时,线圈的电流不会立即减小为零,而是保持通电时的电流,但是此时连接线圈的开关触点已断开,必然会在开关触点处产生很高的冲击电压,在开关触点间存在拉弧现象,因而容易将开关触点烧毁。 现有技术中,电磁阀的内部电路主要有两种1、如图I所示,在电磁阀的输入端5之间串接有电阻7,该电阻7与线圈6并联,该电路对输入端5的电压的极性没有要求,但是断电时电压的衰减速度较慢,从而断电保护作用不显著;2、如图2所示,在电磁阀的输入端5之间串接有一个二极管8,该二极管8与线圈6并联,该电路虽然断电时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瞬间的高压,但是对电磁阀的输入端5的正负极有要求,接线时需要进行区分,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包括两个输入端(5)、线圈(6)、衔铁和阀芯,所述线圈(6)缠绕在所述衔铁上以产生引力,并且该引力控制所述阀芯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第一二极管(1)、第二二极管(2)、第三二极管(3)和第四二极管(4),所述第一二极管(1)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2)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3)的负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4)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1)的负极连接,所述两个输入端(5)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1)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2)的负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3)的负极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包括两个输入端(5)、线圈(6)、衔铁和阀芯,所述线圈(6)缠绕在所述衔铁上以产生引力,并且该引力控制所述阀芯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第一二极管(I)、第二二极管(2)、第三二极管(3)和第四二极管(4),所述第一二极管(I)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2)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3)的负极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宝岳言亮杨希伟王驰初超贺志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