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823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窗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结构、钢丝、用于引导钢丝运动的导向结构、用于安装玻璃的玻璃托架、导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车门内板上的壳体,设有定位销;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本体,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将所述驱动本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上的驱动轴,一端连接用于缠绕钢丝的绳轮,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与车门内板上的操作手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窗升降机构可以保证驱动轴在驱动本体与壳体上两个定位孔的同轴度,同时还可以加强驱动本体与壳体的连接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窗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车窗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车窗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车箱内部的良好采光,车辆乘员可以通过车窗观察到车辆外部的环境,获取车辆的行驶情况,降下车窗玻璃可以实现车辆内外的空气流通,升起车窗玻璃可以阻止车外杂进入车内,直接影响着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及使用方便性。因此,它在车辆上要保证功能正常是很重要的,要确保升降机构性能稳定可靠,不可因为车门的振动或其它非破坏性因素造成升降机构性能下降或失效,但是现有的车窗升降机构存在性能不稳定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窗升降机构,增强车窗升降时的稳定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窗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结构、钢丝、用于引导钢丝运动的导向结构、用于安装玻璃的玻璃托架、导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车门内板上的壳体,设有定位销;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本体,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将所述驱动本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上的驱动轴,一端连接用于缠绕钢丝的绳轮,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与车门内板上的操作手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本体上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将所述驱动本体与所述壳体卡接在一起的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车窗升降机构可以保证驱动轴在驱动本体与壳体上两个定位孔的同轴度,同时还可以加强驱动本体与壳体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两端的用于引导钢丝运动方向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用于引导钢丝的导向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壳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用于引导钢丝运动方向的导轮,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用于引导钢丝运动方向的导槽。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管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用于消除所述导向管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使得钢丝张紧的预紧弹簧。采用上述结构,钢丝运行的平稳度高、成本低。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管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减震降噪的发泡管。可以减小行车及使用过程中的异响。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的截面为“几”字型,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沉台平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子上设有卡扣,所述导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扣过盈配合将所述第二端子固定在所述导轨上的卡孔。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托架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玻璃托架在钢丝的带动下可沿着所述导轨上下移动。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防止玻璃托架上升、下降过程中卡滞,减小滑动阻力,改善操作轻便性。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托架上设有用于安装玻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有衬套。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托架的一端设有用于防止与所述第二端子碰撞的限位块。采用上述结构,可减小玻璃下降到最低点时的冲击,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导轨通过安装支架组件安装在车门内板上,所述安装支架组件为自对称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左、右车窗升降机构通用,减小模具开发,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组件为两个,其中一个安装支架组件的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另一安装支架组件的中心设有一用于安装螺栓的第三螺孔,所述导轨安装在车门内板上后,所述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呈三角形排列。将导轨呈三角形安装固定在车门内板上,提高了车窗升降机构与车门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表不本技术结构不意图;图2表不图I的后视图;图3表示本技术驱动组件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玻璃托架示意图;图5表示本技术安装支架组件示意图;图6表示本技术安装支架组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描述,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图2和图3所不,一种车窗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结构I、钢丝5、用于引导钢丝运动的导向结构、用于安装玻璃的玻璃托架7、导轨6,所述驱动结构I包括固定在车门内板上的壳体11,设有定位销;安装在所述壳体11内的驱动本体12,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将所述驱动本体 12固定在所述壳体11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12上的驱动轴,一端连接用于缠绕钢丝的绳轮,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1与车门内板上的操作手柄连接。所述驱动本体12上的驱动轴与操作手柄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壳体11通过螺钉固定在车门内板上,转动操作手柄可实现玻璃升降。且壳体11上用于与车门内板连接的安装点呈三角形均匀分布,保证驱动结构I与车门内板的连接强度。所述驱动本体12为冲压成型、壳体11为塑料结构,在驱动本体12与壳体11间采用定位孔与定位销的配合,使驱动本体12与壳体11上驱动轴孔有较好的同轴度,同时也增加了两者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驱动本体12上设有三个定位孔,相应的壳体11上设有三个定位销,三角形结构使驱动结构I更加平稳可靠。为了进一步的保证所述驱动本体12与壳体11的连接稳定性,所述驱动本体12上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壳体1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将所述驱动本体与所述壳体卡接在一起的卡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件为“爪”状卡扣,所述“爪”状卡扣为四个,驱动本体 12上四个“爪”扣压紧在壳体11对应的卡槽中起紧固连接作用。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6两端的用于引导钢丝运动方向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 ;用于引导钢丝5的导向管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3与所述壳体11之间,所述第二端子4与所述壳体11之间。所述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为了顺利的引导钢丝5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可以均采用导轮结构或导槽结构,但是相对于导轮结构,采用导槽结构增加了钢丝运动时摩擦力,在保证钢丝运动顺畅,且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3设有用于改变钢丝5运动方向的导轮,所述第二端子4上设有用于改变钢丝5运动方向的导槽,在第一端子3内钢丝随着所述导轮的转动而移动,在第二端子4内,钢丝在所述导槽内滑动,节省成本。所述第二端子4上设有卡扣,所述导轨6上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所述第二卡接件过盈配合,将第二端子4固定连接在所述导轨6上,保证所述第二端子4与所述导轨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卡孔设置在导轨6上用于与所述第二端子4连接的沉台平面结构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6为冲压成型,所述导轨6的截面为“几”字型,强度刚度高,所述导轨6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子3和所述第二端子4的沉台平面结构,可以保证导轨与端子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得到较好的连接强度及刚度,提高组件的可靠性。所述的导向管结构有上、下两组,一组连接在导轨6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I之间,另一组连接在导轨6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I之间,保证钢丝5拐角圆滑且能沿着一定方向滑动,防止出现窜动出槽的问题。所述导向管2与所述壳体11之间设有用于消除所述导向管2与所述壳体11之间的间隙使得钢丝5张紧的预紧弹簧,保证钢丝绷紧状态。所述导向管2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减震降噪的发泡管。在导向管2与车门发生碰撞时,因为发泡管材料松软可以减小异响。如图I、图2、图4所不,所述玻璃托架7设置在所述导轨6上且与所述导轨6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玻璃托架7在钢丝5的带动下可沿着所述导轨6上下移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窗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结构、钢丝、用于引导钢丝运动的导向结构、用于安装玻璃的玻璃托架、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车门内板上的壳体,设有定位销;?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本体,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将所述驱动本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上的驱动轴,一端连接用于缠绕钢丝的绳轮,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与车门内板上的操作手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彬耿国超刘安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