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及其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6624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的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包括集气包,所述集气包设有与所述集气包的腔体相连通的排气管、与干式空冷器的排水管相连接的入水口以及与高炉软水循环系统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排气管设有排气阀。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其能够有效提高干式空冷器的防冻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的高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及其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炉及其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干式空冷器排气管的冬季防冻方式较为单一,常用的有蒸汽盘管保温,岩棉管保温,电阻丝保温,手动排气等方式。由于干式空冷器安装于室外,其外形高度近10m,采用蒸汽盘管或电阻丝保温方式,受投资大、效果不明显、维护困难等多种因素制约,因此,大部分钢厂选择岩棉保温与手动排气相结合的方式。但采用岩棉保温和手动排气相结合的方式仍存在较多缺点,冬季低温期顶部排气管容易出现冻裂漏水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干式空冷器的冬季防冻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干式空冷器的防冻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其能够有效提高干式空冷器的防冻性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的高炉。本技术提供的高炉的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包括集气包,所述集气包设有与所述集气包的腔体相连通的排气管、与干式空冷器的排水管相连接的入水口以及与高炉软水循环系统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排气管设有排气阀。优选地,所述腔体内设有气压感应装置,所述排气管包括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排气管,所述排气阀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自动排气阀,所述气压感应装置与所述自动排气阀可通信地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气管还包括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管,所述排气阀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的手动排气阀。优选地,所述自动排气阀与所述腔体之间的所述第一排气管上还设有截断阀。优选地,所述集气包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排污管,且所述排污管设有排污阀。优选地,所述入水口设置于所述集气包的侧壁,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集气包的底壁。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炉,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设有循环水泵。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出水控制阀。本技术提供的高炉的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包括集气包,所述集气包设有与所述集气包的腔体相连通的排气管、与干式空冷器的排水管相连接的入水口以及与高炉软水循环系统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排气管设有排气阀。如此设置,干式空冷器的排水管排出的水和气通过集气包的入水口进入集气包内,其中集气包内的水由出水口进入高炉软水循环系统进行循环使用,待集气包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即干式空冷器的排水管内的水较难进入集气包时,打开排气阀将气体排出,将集气包内的气压降低,从而保证了水的正常流动。由于水在不断的进行循环流动,可有效避免被冻结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其能够有效提高干式空冷器的防冻性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的高炉,如此设置,本技术提供的高炉,其干式空冷器具有较好的防冻性能,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干式空冷器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集气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集气包与高炉软水循环系统连接处结构简图;其中,图I至图2中集气包一 11,排气管一 12,排水管一 13、第一管路一 14、第一排气管一 15、自动排气阀一 16、第二排气管一 17、手动排气阀一 18、截断阀一 19、排污管一 20、排污阀一 21、循环水栗一22、出水控制阀一2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其能够有效提高干式空冷器的防冻性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的高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I-图2,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集气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集气包与高炉软水循环系统连接处结构简图。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高炉的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包括集气包11。上述集气包11设有与集气包11的腔体相连通的排气管12、与干式空冷器的排水管13相连接的入水口以及与高炉软水循环系统通过第一管路14相连通的出水口,排气管 12设有排气阀。如此设置,干式空冷器的排水管13排出的水和气通过集气包11的入水口进入集气包11内,其中集气包11内的水由出水口进入高炉软水循环系统进行循环使用,待集气包 11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干式空冷器的排水管13内的水较难进入集气包11。此时,打开排气阀将气体排出,将集气包11内的气压降低,从而保证了水的正常流动。由于水在不断的进行循环流动,可有效避免被冻结的问题。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其能够有效提高干式空冷器的防冻性能。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集气包11的腔体内设有气压感应装置(图中未示出),排气管12包括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排气管15,排气阀包括设置于第一排气管15的自动排气阀16,气压感应装置与自动排气阀16可通信地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气压感应装置可预先设定一预设压力值,当集气包11内的气压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气压感应装置控制排气阀打开进行泄压,以保证干式空冷器内部的循环水能够顺利进入集气包11内,进而实现循环水的循环流动,避免被冻结的问题。如此设置,实现了集气包11的自动排气功能,有效避免了人为判断失误的情况, 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为了防止当自动排气阀16损害时,集气包11内的压力气体无法排出的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排气管12还可以包括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管17,排气阀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排气管17的手动排气阀18。如此设置,即使自动排气阀16因发生故障而不能正常打开进行泄压时,也可通过控制手动排气阀18进行泄压。另外,为了方便地对自动排气阀16进行检修,自动排气阀16与所述腔体之间的第一排气管15上还设有截断阀19。如此设置,当自动排气阀16需要进行检修时,只需控制截断阀19使其处于截止状态,即可对自动排气阀16进行检修。当对自动排气阀16检修完毕后,只需控制截断阀19 处于常开状态即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长时间的使用,集气包11会沉积一些泥垢等,为了方便地将集气包11内的泥垢排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集气包11的底部可设有与集气包11的腔体相连通的排污管20,且排污管20设有排污阀21。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干式空冷器防冻装置,当随着长时间的使用, 集气包11内存在泥垢时,只需打开排污阀21,沉积于集气包11底部的泥垢即可有排污管 20排出。另外,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入水口设置于集气包11的侧壁,出水口设置于集气包11的底壁。如此设置,循环水由集气包11的侧壁进入集气包11内,并由集气包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的干式空冷器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包,所述集气包设有与所述集气包的腔体相连通的排气管、与干式空冷器的排水管相连接的入水口以及与高炉软水循环系统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排气管设有排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根凤贾友剑孔菊周海成蒋彦刚单世静吴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