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391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特种车辆,具体为一种矿用运输油脂的特种车辆,解决了目前缺乏一种专门用于运输大型工程机械及设备的油脂的运输车的问题。一种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包括汽车车架及底盘(1),还包括置于汽车底盘上、全密封的保温厢体(2),所述保温厢体(2)内设有各种油脂的储油容器(3),每种储油容器(3)均与各自的泵(5)连接,所述泵(5)通过驱动管路与提供液压或者气压驱动的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每个泵(5)的出油口均与注油管路连接,注油管路的末端连接有注油管,注油管的端部连接有油枪(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现了为露天矿区的大型且不便长距离行走工程机械及设备的油脂加注和更换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
本技术涉及特种车辆,具体为一种矿用运输油脂的特种车辆。
技术介绍
在露天矿区,有很多大型且不便长距离行走的设备如电铲、液压铲等设备,这些大型设备的油脂经常需要加注和更换;大型自卸卡车、工程机械、液压挖掘机、推土机、钻机等内燃设备的润滑油、液压油、防冻液等也需要经常加注和更换。但是,目前缺乏一种专门用于运输这些大型工程机械及设备的油脂的运输车,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缺乏一种专门用于运输大型工程机械及设备的油脂的运输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包括汽车车架及底盘,还包括置于汽车底盘上、全密封的保温厢体,所述保温厢体内设有各种油脂的储油容器,每种储油容器均与各自的泵连接, 所述泵通过驱动管路与提供液压或者气压驱动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每个泵的出油口均与注油管路连接,注油管路的末端连接有注油管,注油管的端部连接有油枪,所述注油管盘绕在卷管器上;所述注油管路内设有流量计,所述储油容器内设有液位显示计,储油容器通过补油管路与补油接头连接;还包括包含有电磁阀的电控柜,所述电控柜通过电磁阀与驱动管路连接;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通过散热器向保温箱体提供热量;还包括拖地链,所述拖地连置于汽车底盘上且一端与地面接触。工作时,首先给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内加装油脂,外部的油脂加装设备通过补油接头及补油管路向相应的储油容器内加注油脂,通过液位显示计来判断储油容器内液位的高低,决定是否停止补油作业。然后,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开入露天矿区,进行注油工作,具体过程是首先,将注油管从卷管器上取出,将油枪放入需加油脂设备的油箱;然后,启动驱动装置用以提供液压或者气压驱动的动力源,驱动装置通过相应的驱动管路将动力源传递给相应的泵,使其工作,电控柜通过电磁阀控制与相应泵连接的驱动管路的开通与关闭, 来控制相应的泵的工作与停止,进而控制与相应泵连接的储油容器内的油脂的加注与否。 其中,通过注油管路内的流量计来监控加注油脂的流速,通过液位显示计来判断储油容器内液位的高低,决定是否停止注油作业。另外,加热装置通过散热器向全封闭的保温厢体提供热量。基于上述过程,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实现了为露天矿区的大型且不便长距离行走的工程机械及设备的油脂加注和更换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设计合理,解决了目前缺乏一种专门用于运输大型工程机械及设备的油脂的运输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第I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图中,I-汽车车架及底盘,2-保温厢体,3-储油容器,4-驱动装置,5-泵,6-电器柜,7-卷管器,8-补油接头,9-加热装置,10-拖地链,11-散热器,12-油枪。具体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I如图1、2所示,一种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包括汽车车架及底盘1,还包括置于汽车底盘上、全密封的保温厢体2,所述保温厢体2内设有各种油脂的储油容器3,每种储油容器3均与各自的泵5连接,所述泵5通过驱动管路与提供液压或者气压驱动的驱动装置4 连接,所述每个泵5的出油口均与注油管路连接,注油管路的末端连接有注油管,注油管的端部连接有油枪12,所述注油管盘绕在卷管器7上;所述注油管路内设有流量计,所述储油容器3内设有液位显示计,储油容器3通过补油管路与补油接头8连接;还包括包含有电磁阀的电控柜6,所述电控柜6通过电磁阀与驱动管路连接,所述电控柜6的电源由汽车底盘的24V直流电瓶提供;还包括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通过散热器11向保温箱体2提供热量;还包括拖地链10,所述拖地连10置于汽车底盘上且一端与地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厢体2分为用隔板间隔开的前后两部分,所述驱动装置4、各种储油容器3、泵5置于保温厢体2的前部,所述电控柜6、卷管器7、补油接头8置于保温厢体2的后部;所述保温厢体2的前部侧面开有门,所述保温厢体2的后部开有门。这样,在进行注油(给外部工况设备加注油脂)工作时,可以只打开后门即可,使保温厢体前部内的各种设备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因在露天矿区的工作环境恶劣,经常有尘土等各种污染源, 对油脂润滑车的各种设备非常不利)。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由汽车取力器提供动力源的液压主油泵,所述泵5为液压驱动泵,液压主油泵通过驱动管路与液压驱动泵分别对应连接;或者液压驱动泵替换为由液压马达和齿轮泵组成的马达泵组,且液压马达与齿轮泵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液压主油泵通过驱动管路与液压马达分别对应连接。具体工作过程是液压主油泵从汽车取力器处获取动力后,向驱动管路提供液压,电控柜6通过电磁阀控制与相应液压驱动泵连接的驱动管路的开通与关闭,来控制相应液压驱动泵的启停,进而控制与相应液压驱动泵连接的储油容器3内油脂的加注与否。或者,电控柜6通过电磁阀控制与相应液压马达连接的驱动管路的开通与关闭,来控制相应液压马达的启停,进而控制齿轮泵的启停,最终控制与相应齿轮泵连接的储油容器3内的油脂的加注与否。具体实施时,保温厢体内放置的各部件表面均采取喷漆、镀锌、磷化等防锈处理。 在检修时打开保温厢体的前部的门时,在此处的车底板下面设有一个内藏式折叠梯子,便于操作人员上下车使用。在保温厢体的后部的门处设有上车踏板,便于加油作业和维修。保温厢体内的储油容器加注有多种油液,如液压油、齿轮油、发动机油、防冻液、备用油、空压机油等。本实施例所述的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主要为工程机械加注液压油、发动机油等。实施例2如图3、4所示,一种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其与实施例I所述的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的区别在于驱动装置4与泵5不同。本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柴动空压机,所述泵5为气动柱塞泵,所述柴动空压机通过驱动管路与所述气动柱塞泵连接。具体工作过程是柴动空压机由柴油提供动力,启动后向驱动管路输送所需动力(压缩空气),电控柜6通过电磁阀控制与相应气动柱塞泵连接的驱动管路的开通与关闭,来控制相应气动柱塞泵的启停,进而控制与相应气动柱塞泵连接的储油容器3内的油脂的加注与否。本实施例所述的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主要为电铲、钻机等设备的齿轮油箱、发动机油箱注油,以及给电铲、钻机等设备的集中润滑的油箱内加注黄油、黑油。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包括汽车车架及底盘(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汽车底盘上、全密封的保温厢体(2),所述保温厢体(2)内设有各种油脂的储油容器(3),每种储油容器(3)均与各自的泵(5)连接,所述泵(5)通过驱动管路与提供液压或者气压驱动的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每个泵(5)的出油口均与注油管路连接,注油管路的末端连接有注油管,注油管的端部连接有油枪(12),所述注油管盘绕在卷管器(7)上;所述注油管路内设有流量计,所述储油容器(3)内设有液位显示计,储油容器(3)通过补油管路与补油接头(8)连接;还包括包含有电磁阀的电控柜(6),所述电控柜(6)通过电磁阀与驱动管路连接;还包括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通过散热器(11)向保温厢体(2)提供热量;还包括拖地链(10),所述拖地连(10)置于汽车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运输油脂润滑车,包括汽车车架及底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汽车底盘上、全密封的保温厢体(2),所述保温厢体(2)内设有各种油脂的储油容器(3),每种储油容器(3)均与各自的泵(5)连接,所述泵(5)通过驱动管路与提供液压或者气压驱动的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每个泵(5)的出油口均与注油管路连接,注油管路的末端连接有注油管,注油管的端部连接有油枪(12),所述注油管盘绕在卷管器(7)上;所述注油管路内设有流量计,所述储油容器(3)内设有液位显示计,储油容器(3)通过补油管路与补油接头(8)连接;还包括包含有电磁阀的电控柜(6),所述电控柜(6)通过电磁阀与驱动管路连接;还包括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通过散热器(11)向保温厢体(2)提供热量;还包括拖地链(10),所述拖地连(10)置于汽车底盘上且一端与地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佳诚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