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杯架,包括固定架体、位于固定架体内的杯托以及固定在固定架体上的覆盖装置。其中所述覆盖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体上的导轨架以及与所述导轨架活动配合的卷帘。所述导轨架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引槽。所述卷帘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相应的导引槽活动配合的滑动轴。所述导轨架设有相对设置在所述导引槽两侧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滑动轴设有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第一弧形突起以及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第二弧形突起,由此使得所述卷帘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杯架及覆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杯架及覆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普及,顾客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汽车驾驶及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对汽车驾驶过程中的操作便利性和整体美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汽车内饰设计在考虑顾客驾驶及乘坐舒适性的同时需增加操作便利性的功能件,且使其对汽车驾驶室进行装饰达到美观的要求。现有的汽车内通常设置有用以放置饮料瓶或茶杯的车用杯架。该种杯架通常采用嵌入式设置在汽车前排座椅之间的汽车扶手箱上,并包括固定在汽车扶手箱上的杯托以及固定在该杯托上的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包括固定在杯托两侧的导轨以及与该导轨相配合并可滑动地遮盖在杯托上的卷帘。该杯托一体成型有至少一个杯状凹槽以方便将饮料瓶或茶杯收容在该凹槽内而不会晃动。所述卷帘通常设有位于两侧以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长条状导条。但是,因为该种导条与导轨的导引槽内侧摩擦较大,一方面不方便顾客对卷帘的滑动操作;另一方面,该导条与导轨的导引槽长期摩擦后会损坏该车用杯架,从而导致该种车用杯架的使用寿命较短。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车用杯架及覆盖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且使用寿命较长的车用杯架及覆盖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杯架,包括固定架体、位于固定架体内的杯托以及固定在固定架体上的覆盖装置。其中所述覆盖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体上的导轨架以及与所述导轨架活动配合的卷帘。所述导轨架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引槽。所述卷帘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向外突伸以与相应的所述导引槽活动配合的滑动轴。 所述导轨架设有相对设置在所述导引槽两侧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滑动轴设有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第一弧形突起以及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第二弧形关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轴包括若干第一滑动轴和与所述第一滑动轴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而未设置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二弧形突起,所述第二滑动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二弧形突起而未设置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轴包括若干第一滑动轴和与所述第一滑动轴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滑动轴,所述卷帘的第一滑动轴上下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和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二弧形突起,并且所述第一弧形突起和所述第二弧形突起上下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帘的第二滑动轴上下也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和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二弧形突起,并且所述第二滑动轴上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和所述第二弧形突起也是上下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架还设有设置在所述导引槽外侧并连接所述导轨架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的连接壁,所述卷帘的第一滑动轴和第二滑动轴均设有与所述连接壁相对的外壁面,其中在若干第一滑动轴或第二滑动轴的外壁面上向外突伸有用以与所述连接壁相抵持的第三弧形突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帘还设有沿卷帘长度方向位于所述滑动轴前方的挡块以及形成在所述挡块和位于挡块旁边的所述滑动轴之间的卡扣槽,所述导轨架设有突伸入导轨架的所述导引槽内以在卷帘闭合时与所述卷帘上的卡扣槽相扣持的凸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覆盖装置的导轨架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体两侧的导轨和自所述导轨内侧相向延伸以相互扣持的扣持板,所述导轨架上的导引槽设置在所述导轨内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托活动性地定位于所述固定架体内,所述固定架体设有收容所述杯托的容置腔。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覆盖装置,用以覆盖一车辆内部设施的开口。所述覆盖装置包括导轨架以及与所述导轨架活动配合以遮盖所述开口的卷帘。所述导轨架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引槽。所述卷帘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向外突伸以与相应的所述导引槽活动配合的滑动轴。所述导轨架设有相对设置在所述导引槽两侧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滑动轴设有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第一弧形突起以及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第二弧形突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轴包括若干第一滑动轴和与所述第一滑动轴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而未设置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二弧形突起,所述第二滑动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二弧形突起而未设置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轴包括若干第一滑动轴和与所述第一滑动轴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滑动轴,所述卷帘的第一滑动轴上下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和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二弧形突起,并且所述第一弧形突起和所述第二弧形突起上下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帘的第二滑动轴上下也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和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所述第二弧形突起,并且所述第二滑动轴上的所述第一弧形突起和所述第二弧形突起也是上下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架还设有设置在所述导引槽外侧并连接所述导轨架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的连接壁,所述卷帘的第一滑动轴和第二滑动轴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壁相对的外壁面,其中在若干第一滑动轴或第二滑动轴的外壁面上向外突伸有用以与所述连接壁相抵持的第三弧形突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帘还设有沿卷帘长度方向位于所述滑动轴前方的挡块以及形成在所述挡块和位于挡块旁边的所述滑动轴之间的卡扣槽,所述导轨架设有突伸入导轨架的所述导引槽内以在卷帘闭合时与所述卷帘上的卡扣槽相扣持的凸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卷帘的滑动轴上设置向外突伸以分别与导引槽两侧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相抵接的弧形突起,使得滑动轴与导引槽两侧的第一 壁和第二壁呈线性接触,从而减少卷帘的滑动轴与导引槽两侧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摩 擦,进而方便顾客对卷帘的滑动操作,同时还可增加本技术车用杯架及覆盖装置的使 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车用杯架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中车用杯架的卷帘拉开后的俯视图;图3是将图1中车用杯架的卷帘拉开并将杯托取出的立体图;图4是图1中车用杯架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中卷帘的立体图;图6是图4中杯托的立体图;图7是图1的部分剖视示意图,显示杯托与固定架体的配合;图8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卷帘的立体图;图9是又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卷帘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 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 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车用杯架100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 车用杯架100主要是用以设置于车辆(未图示)中,作为车辆的一种内部设施以供顾客(未图 示)使用。本技术所述车用杯架100包括固定架体1、位于所述固定架体1内的杯托2 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体1上以遮盖固定架体1的覆盖装置3。所述覆盖装置3包括固定 在所述固定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杯架,包括固定架体、位于固定架体内的杯托以及固定在固定架体上的覆盖装置;其中所述覆盖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体上的导轨架以及与所述导轨架活动配合的卷帘,所述导轨架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引槽,所述卷帘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向外突伸以与相应的所述导引槽活动配合的滑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架设有相对设置在所述导引槽两侧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滑动轴设有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接的第一弧形突起以及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第二壁相抵接的第二弧形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罗尼,洪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