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机的分段式机架结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312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分段式机架结合装置的冲压机组装结构,其主要针对公知的C型冲压机在冲压过程中所产生的垂直方向冲力会快速降低冲压机的冲压精度,公知的龙门型冲压机的机架本体为焊接或为铸造成一体式,因体积大,使制造、加工、及运送困难,而所进行的发明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底座、机身、顶座、及补强单元所组成,于该底座、机身、及顶座之间贯穿有补强单元,藉以提升该底座、机身、及顶座彼此之间垂直方向的结合强度,以有效地与冲压机在冲压过程中所产生的垂直方向冲力相互抗衡,固可避免该底座、机身、及顶座之间产生过渡的偏移,以延长保持滑块与模座的垂直度与平行度,有效保持该冲压机的冲压精度,另外各组成构件得以分别制作,藉以降低制作难度,同时得以在未组成状态下运送,提高运送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机的分段式机架结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机的分段式机架结合结构。
技术介绍
冲压机乃对金属材料施以压力,使其塑性变形,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与精度,藉以用来完成汽车工业、机械工业与轻工业等工业的零件加工。如图I所示,显示公知的C型冲压机的侧视状态,该冲压机主要由一底座11、一设于该底座11上端面一侧的机身12、一设于该机身12上端面的顶座13、一设于该底座11上端面另一侧的模座14、一可活动地设于该顶座13与底座11之间且可朝该模座14往复运动的滑块15、及一设于该顶座13且带动该滑块15往复运动的动力单元16所组成,且该底座 11、机身12、及顶座13组成一机架本体,并形成一工作开口。然而,由于公知的C型冲压机在冲制作业的过程中,每次的冲制动作皆会产生一垂直方向的冲力,且该垂直方向的冲力会传导致该底座11、机身12、及顶座13,使分别凸出于该机身12侧边的底座11及顶座13产生垂直方向的晃动,进而减损该底座11、顶座13与该机身12之间的结合强度,久而久之,将导致滑块15与模座14的垂直度与平行度偏移,影响冲压的精度。如图2所示,显示公知的龙门型冲压机的侧视状态,该冲压机由一机架本体12a、 一设于该机架本体12a内部下端的底座11a、一设于该机架本体12a内部上端的顶座13a、 一设于该底座Ila上端面的模座14a、一可活动地设于该顶座13a与底座Ila之间且可朝该模座14a往复运动的滑块15a、及一设于该机架本体12a上端面且带动该滑块15a往复运动的动力单元16a所组成,且该底座11a、机架本体12a、及顶座13a形成一工作开口。然而,由于公知的龙门型冲压机的机架本体12a为焊接或为铸造成一体式,因体积大,使得制造与加工困难,同时在运送过程中较为不便。据此,如何能开发出一种冲压机,其可解决上述的缺陷,即为本技术的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的分段式机架结合结构,该机架主要由底座、机身、及顶座所组成,且于该底座、机身、及顶座连接处贯穿有补强单元,藉以提升该底座、机身、及顶座的结合强度,保持该冲压机的冲压精度。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的分段式机架结合结构,该机架主要由一底座、一机身、一顶座、及补强单元所组成,使各组成构件得以分别制作,藉以降低制作难度,同时得以在未组成状态下运送,提高运送的便利性。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创作技术所提供之的一种冲压机之的分段式机架结合结构,包含一底座,具有一底座结合部、二贯通该底座结合部的底座穿孔、及一底座工作部;一机身,具有一固设于该底座结合部的底面、一反向于该底面的顶面、及二贯穿该顶面及底面且分别对应该底座穿孔的机身穿孔;一顶座,具有一固设于该机身顶面的顶座结合部、一对应该底座工作部的顶座工作部、及二贯穿该顶座结合部且分别对应该机身穿孔的顶座穿孔;二补强单元,设于该底座、该机身、与该顶座之间,并各系由一补强杆、一第一锁固件及一第二锁固件所组成,该补强杆具有一穿置该顶座穿孔、机身穿孔、底座穿孔的杆身、一凸出于该顶座穿孔的第一杆部、及一凸出于该底座穿孔的第二杆部,该第一锁固件系锁固于该第一杆部且靠抵于该顶座结合部外侧面,该第二锁固件系锁固于该第二杆部且靠抵于该底座结合部外侧面。进一步的,所述补强杆的第一杆部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锁固件具有一第一螺孔, 且所述第一螺孔具有一螺合于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补强杆的第二杆部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锁固件具有一第二螺孔, 且所述第二螺孔具有一螺合于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补强杆为一体成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固件与所述顶座结合部外侧面之间设有一垫圈及一液压垫块,且所述液压垫块与所述第一锁固件形成一液压空间,且所述液压空间具有一与外界相通的注油孔,而所述注油孔设于所述第一锁固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固件与所述顶座结合部外侧面之间设有一垫圈,且所述垫圈具有垫圈阶梯部,而所述第一锁固件具有对应所述垫圈阶梯部的锁固件阶梯部,且所述垫圈阶梯部与所述锁固件阶梯部之间具有一液压空间,而所述液压空间具有一与外界相通的注油孔,而所述注油孔设于所述垫圈上。有关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的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公知的C型冲压机的侧视图;图2是公知的龙门型冲压机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图3线段4-4的剖面图;图5是图3线段5-5的剖面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局部放大图(一),显示第一锁固件与顶座结合部外侧面之间设有一垫圈的另一种实施状态;图8是本技术局部放大图(二),显示第一锁固件与顶座结合部外侧面之间设有一垫圈的另一种实施状态。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底座ll、lla机身 12顶座13、13a模座 14、14a滑块I5U5a动力单元I6、Ife机架本体12a底座20底座结合部21底座穿孔22底座工作部23机身30底面31顶面32机身穿孔33顶座40顶座结合部41顶座工作部42顶座穿孔43补强单元50补强杆51杆身511第一杆部512第二杆部513第一锁固件52、52a、52b第一螺孔521a注油孔522a、542b第二锁固件53塾圈 54、54a、54b垫圈阶梯部541b锁固件阶梯部521b液压垫块55a液压空间A、B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4、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冲压机的分段式机架结合结构,其主要由一底座20、一机身30、一顶座40、及二补强单元50所组成,其中该底座20,具有一底座结合部21、二贯通该底座结合部21的底座穿孔22、及一供模座(图上未标出)设置的底座工作部23。该机身30,具有一固设于该底座结合部21的底面31、一反向于该底面31的顶面32、及二贯穿该顶面32及底面31且分别对应该底座穿孔22的机身穿孔33。该顶座40,具有一固设于该机身30顶面32的顶座结合部41、一对应该底座工作部23且供用以带动滑块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图上未标出)设置的顶座工作部42、及二贯穿该顶座结合部41且分别对应该机身穿孔33的顶座穿孔43。该二补强单元50,设于该底座20、该机身30、与该顶座40之间,并各由一补强杆 51、一第一锁固件52及一第二锁固件53所组成,该补强杆51为一体成形,并具有一穿置该顶座穿孔43、机身穿孔33、底座穿孔22的杆身511、一设于该杆身511—端且凸出于该顶座穿孔43并具有外螺纹的第一杆部512、及一设于该杆身511另一端且凸出于该底座穿孔22 并具有外螺纹的第二杆部513,该第一锁固件52具有一第一螺孔521,且该第一螺孔521具有一螺合于该第一杆部512外螺纹的内螺纹,该第一锁固件52锁固于该第一杆部512且靠抵于该顶座结合部41外侧面,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锁固件52与该顶座结合部41外侧面之间具有一垫圈54(如图6所示),该第二锁固件53具有一第二螺孔531,且该第二螺孔531 具有一螺合于该第二杆部513外螺纹的内螺纹,第二锁固件53锁固于该第二杆部513且靠抵于该底座结合部21外侧面。以上所述即为本技术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机的分段式机架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具有一底座结合部、二贯通所述底座结合部的底座穿孔、及一底座工作部;一机身,具有一固设于所述底座结合部的底面、一反向于所述底面的顶面、及二贯穿所述顶面及底面且分别对应所述底座穿孔的机身穿孔;一顶座,具有一固设于所述机身顶面的顶座结合部、一对应所述底座工作部的顶座工作部、及二贯穿所述顶座结合部且分别对应所述机身穿孔的顶座穿孔;二补强单元,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机身、与所述顶座之间,并各由一补强杆、一第一锁固件及一第二锁固件所组成,所述补强杆具有一穿置所述顶座穿孔、机身穿孔、底座穿孔的杆身、一凸出于所述顶座穿孔的第一杆部、及一凸出于所述底座穿孔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锁固件锁固于所述第一杆部且靠抵于所述顶座结合部外侧面,所述第二锁固件锁固于所述第二杆部且靠抵于所述底座结合部外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仁白国勋陈泰安黄村禾黄荣松
申请(专利权)人:金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