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正护专利>正文

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306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其主要是由一机台、一压抵单元、及一加工单元所组成,藉以对外壳及钉件之间实施一高电流使该两对象接触部位溶化而相互结合成一体,由于该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构造简单、且是直接取一外壳而与数个钉件直接溶合为一体,同时让该外壳及钉件相互结合成一体后,该钉件不会同时凸出于该外壳的两侧面,藉以降低设备成本、维持该外壳植钉后的美观及避免材料的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手机、液晶显示器等)的外壳,一般都必须固设有复数个具螺孔的钉件,以方便供其它构件(如电路板等)组装。参阅图1A,显示第一种外壳11上固设有钉件12的状态,其主要将各该钉件12设于该外壳11上后,利用一压板13压抵各该钉件12,最后经由雷射加工使该外壳11与压板 13结合,使各该钉件12得以固设于该外壳11,然而,此种透过雷射加工方式的植钉方法,不仅设备成本高、更需裁切一压板13,造成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参阅图1B,显不第二种外壳15上固设有钉件16的状态,其主要直接于该外壳15 上设有复数螺孔151,而将该钉件16螺设于该螺孔151,使各该钉件16得以固设于该外壳 15,然而,此种藉由开设螺孔151而将该钉件16进行螺设的方式,将使钉件16的头部161 与身部162分别凸出于该外壳15的两侧面,影响美观。参阅图1C,显示第三种外壳18上固设有钉件19的状态,其主要取一具有相当厚度的外壳18,而藉由铣制加工方式直接加工出该钉件19,然而,此种透过铣制加工方式的钉件19成形方法,不仅设备成本高、更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所以,如何开发出一种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其可解决上述的缺陷,即为本技术专利技术的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其主要于该外壳及钉件之间实施一高电流使该两对象接触部位溶化而相互结合成一体,藉以降低设备成本、维持美观及避免材料的浪费。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包含 一机台,具有一顶部及一位于该顶部下方的底部;一压抵单元,具有一固设于该顶部的缸体、及一可朝该底部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缸体内的活塞杆,且该活塞杆具有一位于该缸体外的压部;一加工单元,固设于该底部且位于该压抵单元的下方,并包含一绝缘底板、一中板、 一第一极板、一第二极板、复数连接柱、一第一导电柱、一第二导电柱、一绝缘顶板及复数弹簧,其中该绝缘底板,固设于该底部;该中板,与该绝缘底板相距一距离地设置于该绝缘底板上方,并具有复数穿孔、一第一绝缘孔、及一第二绝缘孔;该第一极板,设于该绝缘底板上端面;该第二极板,设于该绝缘底板上端面且不与该第一极板导电接触;各该连接柱,可复位地穿设于该中板,并具有一穿置于该穿孔的连接部、一连接该连接部一端且靠抵或远离该中板下端面的第一端部、一连接该连接部另一端的第二端部;该第一导电柱,具有一绝缘地穿置于该第一绝缘孔的第一柱部、一连接该第一柱部一端且导电地设置于该第一极板的第一底部、及一连接该第一柱部另一端的第一顶部,且该第一顶部具有一供钉件设置的第一凹槽;该第二导电柱,具有一绝缘地穿置于该第二绝缘孔的第二柱部、一连接该第二柱部一端且导电地设置于该第二极板的第二底部、及一连接该第二柱部另一端的第二顶部, 且该第二顶部具有一供钉件设置的第二凹槽;该绝缘顶板,固设于各该连接柱的第二端部, 并具有一供外壳设置且对应该压抵单元压部的顶面、一贯穿该顶面且绝缘地套设于该第一顶部的第一贯孔、及一贯穿该顶面且绝缘地套设于该第二顶部的第二贯孔;各该弹簧,分别套设于该连接柱的连接部,并具有一靠抵该中板上端面的第一抵部、及一靠抵该绝缘顶板下端面的第二抵部;据此,常态时,该绝缘顶板的顶面远离该第一、二导电柱的第一、二凹槽,使设置于该顶面的外壳与设置在该第一、二凹槽的钉件不接触,当该压抵单元的压部压抵该外壳向下位移时,使设置于该顶面的外壳与设置在该第一、二凹槽的钉件接触,让该外壳与该钉件溶接为一体。较佳地,该绝缘底板与该中板之间锁设有四钢柱,使该中板与该绝缘底板相距一距离。较佳地,该各该连接柱身部与该中板的穿孔之间设有一线性轴承,以限制各该连接柱位移的距离。较佳地,该第一导电柱第一柱部与该中板第一绝缘孔之间设有一第一绝缘套,该第二导电柱第二柱部与该中板第二绝缘孔之间设有一第二绝缘套。较佳地,该绝缘顶板第一贯孔与该第一导电柱第一顶部之间设有一第三绝缘套, 该绝缘顶板第二贯孔与该第二导电柱第二顶部之间设有一第四绝缘套。较佳地,该连接柱的数量为四。较佳地,该绝缘顶板下端面锁设有一金属板,以增加该绝缘顶板的结构强度。较佳地,该绝缘顶板更具有凸设于该顶面的四限位件,该四限位件围成一供该外壳设置的置料区。较佳地,该钉件包含一设于该第一、二导电柱第一、二凹槽内的身部、一连接该身部且靠抵在该第一、二凹槽槽缘的头部。有关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的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A是第一种外壳上固设有钉件的不意图;图IB是第二种外壳上固设有钉件的示意图;图IC是第三种外壳上固设有钉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视图,显示加工单元的上视状态;图5A是本技术的剖视图,显示加工单元的剖面状态;图5B是第5A图的局部放大图;图6A是本技术的剖视图,显示压抵单元压部压抵外壳向下位移的状态;图6B是第6A图的局部放大图;图7A是本技术的剖视图,显示外壳植钉作业完成后的状态图7B是第7A图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制作方法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外壳11钉件12压板13夕卜壳15螺孔151钉件16头部161身部162外壳18钉件19机台20顶部21底部22压抵单元30缸体31活塞杆32压部33加工单元A绝缘底板41螺丝411中板43穿孔431第一绝缘孔432第二绝缘孔433螺丝434钢柱435绝缘顶板45顶面451第一贯孔452第二贯孔453第三绝缘套454第四绝缘套455螺丝456限位件457金属板47第一极板51螺丝511绝缘套512第二极板52螺丝521绝缘套522连接柱60连接部61第一端部62第二端部63线性轴承64第一导电柱71第一柱部711第一底部712第一顶部713第一凹槽714第一绝缘套715螺丝716第二导电柱72第:二柱部721第二底部722第:二顶部723第二凹槽724第:二绝缘套725螺丝726弹簧80第一抵部81第二抵部82外壳91钉件92身部921头部922溶合部9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4、5A、5B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主要是由一机台20、一压抵单元30、及一加工单元A所组成,藉以对外壳91及钉件92 之间实施一高电流使该两对象接触部位溶化而相互结合成一体,其中该机台20,具有一顶部21及一位于该顶部21下方的底部22。该压抵单元30,具有二固设于该顶部21的缸体31、及二可朝该底部22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缸体31内的活塞杆32,且该活塞杆32具有一位于该缸体31外的压部33。该加工单元A,固设于该底部22且位于该压抵单元30的下方,并包含一绝缘底板 41、一中板43、一第一极板51、一第二极板52、四连接柱60、一第一导电柱71、一第二导电柱 72、一绝缘顶板45、及四弹簧80,其中该绝缘底板41,透过螺丝411而固设于该机台20底部22。该中板43,与该绝缘底板41相距一距离地设置于该绝缘底板4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外壳植钉装置,包含:一机台,具有一顶部及一位于所述顶部下方的底部;一压抵单元,具有一固设于所述顶部的缸体、及一可朝所述底部伸缩动作地设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且所述活塞杆具有一位于所述缸体外的压部;一加工单元,固设于所述底部且位于所述压抵单元的下方,并包含一绝缘底板、一中板、一第一极板、一第二极板、复数连接柱、一第一导电柱、一第二导电柱、一绝缘顶板及复数弹簧,其中:所述绝缘底板,固设于所述底部;所述中板,与所述绝缘底板相距一距离地设置于所述绝缘底板上方,并具有复数穿孔、一第一绝缘孔、及一第二绝缘孔;所述第一极板,设于所述绝缘底板上端面;所述第二极板,设于所述绝缘底板上端面且不与所述第一极板导电接触;各所述连接柱,可复位地穿设于所述中板,并具有一穿置于所述穿孔的连接部、一连接所述连接部一端且靠抵或远离所述中板下端面的第一端部、一连接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导电柱,具有一绝缘地穿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孔的第一柱部、一连接所述第一柱部一端且导电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极板的第一底部、及一连接所述第一柱部另一端的第一顶部,且所述第一顶部具有一供钉件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导电柱,具有一绝缘地穿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孔的第二柱部、一连接所述第二柱部一端且导电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极板的第二底部、及一连接所述第二柱部另一端的第二顶部,且所述第二顶部具有一供钉件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绝缘顶板,固设于各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部,并具有一供外壳设置且对应所述压抵单元压部的顶面、一贯穿所述顶面且绝缘地套设于所述第一顶部的第一贯孔、及一贯穿所述顶面且绝缘地套设于所述第二顶部的第二贯孔;各所述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连接柱的连接部,并具有一靠抵所述中板上端面的第一抵部、及一靠抵所述绝缘顶板下端面的第二抵部;常态时,所述绝缘顶板的顶面远离所述第一、二导电柱的第一、二凹槽,使设置于所述顶面的外壳与设置在所述第一、二凹槽的钉件不接触,当所述压抵单 元的压部压抵所述外壳向下位移时,使设置于所述顶面的外壳与设置在所述第一、二凹槽的钉件接触,让所述外壳与所述钉件溶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正护赵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欧正护赵世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