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型取出治具,在挂件固定板的上固定有并排的第一气缸固定板和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一气缸固定板在第二气缸固定板的上方,第一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第三气缸上设置有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三支撑杆,第四气缸上设置有第四支撑块,第四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四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气缸的相互配合将成型后的模具快速精准的取出,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取出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取出治具。
技术介绍
在一般对取出成型模具都是采用治具将产品夹取,然后再通过治具的移动将产品放入指定的地点,但是该治具在移动夹取住产品时,产品随着治具的移动在中途容易掉落, 致使产品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拾取后放置在指定的地点,增加了操作人员的繁琐性并且还降低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型取出治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成型取出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挂件固定板的下端上固定有并排的第一气缸固定板和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一气缸固定板在第二气缸固定板的上方且相互间隔,第一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相对且相间隔布置,第二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第三气缸上设置有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三支撑杆,第四气缸上设置有第四支撑块,第四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四支撑杆,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相对且相间隔布置,第一气缸与第三气缸在一竖直线上, 第二气缸和第四气缸在一竖直线上。进一步地,上述的成型取出治具,其中,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通过三通管和气管与输气装置相连。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本技术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气缸的相互配合将成型后的模具快速精准的取出且放置于指定地点,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I :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2 :本技术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成型取出治具,在挂件固定板I的下端上固定有并排的第一气缸固定板2和第二气缸固定板3,第一气缸固定板2在第二气缸固定板3的上方且相互间隔, 第一气缸固定板2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第一气缸2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4,第一支撑块4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一支撑杆6,第二气缸2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5,第二支撑块5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二支撑杆7,第一支撑块4和第二支撑块5相对且相间隔布置,第二气缸固定板3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气缸31和第四气缸32,第三气缸31上设置有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三支撑杆,第四气缸32上设置有第四支撑块,第四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四支撑杆,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相对且相间隔布置,第一气缸21与第三气缸31在一竖直线上,第二气缸22和第四气缸32在一竖直线上,保证了第一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也在一直线上,第二支撑杆7与第四支撑杆在一直线上,使其第一支撑杆6、第三支撑杆、第二支撑杆7和第四支撑杆能快速准确将成型模具抓住同时取出模具。第一气缸21、第二气缸22、第三气缸31以及第四气缸32通过三通管和气管与输气装置相连。具体应用时,注塑完成模具拉开后,该模具的治具整体运动到预设置的位置处,然后下降治具到与产品相匹配的高度后停止下降,此时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三支撑杆以及第四支撑杆随着挂件固定板I的运动到预设置的产品的指定位置,然后第一气缸 21带动第一支撑块4,第二气缸22带动第二支撑块5,第三气缸31带动第三支撑块,第四气缸32带动第四支撑块分别使第一支撑块4、第二支撑块5、第三支撑块以及第四支撑块上的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张开撑住产品,使其能牢固将产品固定保证不会在移动中将产品掉落,最后将产品取出模具并放入指定地点。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成型取出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挂件固定板的下端上固定有并排的第一气缸固定板和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一气缸固定板在第二气缸固定板的上方且相互间隔,第一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相对且相间隔布置,第二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別设置有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第三气缸上设置有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三支撑杆,第四气缸上设置有第四支撑块,第四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四支撑杆,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相对且相间隔布置,第一气缸与第三气缸在一竖直线上,第ニ气缸和第四气缸在一竖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取出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通过三通管和气管与输气装置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取出治具,在挂件固定板的上固定有并排的第一气缸固定板和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一气缸固定板在第二气缸固定板的上方,第一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第三气缸上设置有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三支撑杆,第四气缸上设置有第四支撑块,第四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四支撑杆。本技术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气缸的相互配合将成型后的模具快速精准的取出,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9C45/40GK202805570SQ20122045207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冯志江 申请人: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成型取出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挂件固定板的下端上固定有并排的第一气缸固定板和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一气缸固定板在第二气缸固定板的上方且相互间隔,第一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相对且相间隔布置,第二气缸固定板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第三气缸上设置有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三支撑杆,第四气缸上设置有第四支撑块,第四支撑块上设置有朝外的第四支撑杆,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相对且相间隔布置,第一气缸与第三气缸在一竖直线上,第二气缸和第四气缸在一竖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