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291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外表面为对称结构,其沿轴线方向从中心向两侧依次设置有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面、第二环形面、第三环形面,各相邻环形面之间设有过渡圆台面;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各环形面与相邻过渡圆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各环形面与相邻过渡圆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其可避免压延成型时,环形面与过渡圆台面之间的凸起造成内衬层的刮花,确保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压延机,特别涉及一种可避免橡胶不必要浪费的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
技术介绍
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用于轮胎部件的成型,传统的型辊表面中部设有扁平状等腰梯形凹槽,用于实现轮胎胶料的合理布置。其缺点是型辊的型面不精确,胶料的有效利用率低,造成原材料的浪费。目前出现了一种压延机内衬层型辊,包括辊体,辊体外表面为对称结构,其沿轴线方向从中心向两侧依次设置有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面、第二环形面、第三环形面、第四环形面,各相邻环形面之间设有过渡圆台面,型面精确,适用于12 R22.5系列的轮胎,橡胶有效利用率最大化,降低了原材料的浪费。但其仍存在一定的缺点过渡圆台面与环形面的衔接处易造成内衬层的刮花、划伤,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内衬层划伤的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外表面为对称结构,其沿轴线方向从中心向两侧依次设置有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面、第二环形面、第三环形面,各相邻环形面之间设有过渡圆台面;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各环形面与相邻过渡圆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圆弧的半径R为520_530m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各环形面与相邻过渡圆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 其可避免压延成型时,环形面与过渡圆台面之间的凸起造成内衬层的刮花,确保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包括辊体1,辊体I外表面为对称结构,其沿轴线方向从中心向两侧依次设置有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面2、第二环形面3、第三环形面4,第一环形面2、第二环形面 3之间设置过渡圆台面5,第二环形面3、第三环形面4之间设置过渡圆台面6,且各环形面与相邻过渡圆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该过渡圆弧的半径R为520-530mm。权利要求1.一种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外表面为对称结构,其沿轴线方向从中心向两侧依次设置有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面、第二环形面、第三环形面,各相邻环形面之间设有过渡圆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环形面与相邻过渡圆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圆弧的半径 R 为 520-53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外表面为对称结构,其沿轴线方向从中心向两侧依次设置有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面、第二环形面、第三环形面,各相邻环形面之间设有过渡圆台面;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各环形面与相邻过渡圆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各环形面与相邻过渡圆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其可避免压延成型时,环形面与过渡圆台面之间的凸起造成内衬层的刮花,确保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29C43/46GK202805506SQ20122035992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元宁 申请人:如皋市汇源铸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轮轮胎压延机内衬层型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外表面为对称结构,其沿轴线方向从中心向两侧依次设置有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面、第二环形面、第三环形面,各相邻环形面之间设有过渡圆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环形面与相邻过渡圆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宁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汇源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