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的生产模具,包含上模、下模、卡扣、第一凸环、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环设置在上模的下表面的中部,将上模的下表面分割成2个区域;所述下模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平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空腔的底部平面上,且位于第二凸环的内侧;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所述卡扣设置在下模的空腔的上端;当所述上模装入下模时,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与空腔的顶部台阶面接触;所述上模的上表面被卡扣卡紧;所述第一凸环插在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的第二通孔可与旋转装置连接,使过滤器的生产模具产生旋转;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有利于过滤器的外壳的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的治具,特别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过滤器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属于过滤器生产治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空气过滤器,如吸尘器等用的过滤器,包含壳体、过滤组件;所述壳体中空;所述过滤组件的四周粘接或超声波焊接在壳体中空部分的侧壁上;所述过滤组件,包含上过滤网、过滤材料、下过滤网;所述上过滤网、下过滤网分别设置在过滤材料的上表面、下表面;这种结构的过滤器,所述壳体是塑料或橡胶件,需要单独加工;然后才与过滤组件粘接或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由于产品结构及加工工艺的限制,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过滤组件容易与壳体产生部分或全部脱落,造成过滤器失效。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新的过滤器,包含壳体、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含上过滤网、过滤材料、下过滤网;所述上过滤网、下过滤网分别设置在过滤材料的上表面、下表面;所述壳体由聚氨酯树脂胶制成,包裹在过滤组件的外围;所述壳体不要单独生产,所述壳体采用液态的聚氨酯树脂胶在过滤器的生产模具中直接凝固而成;为此必须开发一种配套用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专用于所述过滤组件与壳体连接紧密,不易脱落的过滤器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器的生产模具,包含上模、下模、卡扣、第一凸环、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环设置在上模的下表面的中部,将上模的下表面分割成2个区域;所述下模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平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空腔的底部平面上,且位于第二凸环的内侧;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所述卡扣设置在下模的空腔的上端;当所述上模装入下模时,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与空腔的顶部台阶面接触;所述上模的上表面被卡扣卡紧;所述第一凸环插在空腔内。优选的,所述上模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的第二通孔可与旋转装置连接,使过滤器的生产模具产生旋转;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有利于过滤器的外壳的成型;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的组合状态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的下模的立体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的上模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其中:1、上模;2、下模;3、卡扣;4、第一凸环;5、第一通孔;6、第二凸环;7、空腔;8、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用来生产的过滤器,包含壳体、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含上过滤网、过滤材料、下过滤网;所述上过滤网、下过滤网分别设置在过滤材料的上表面、下表面;所述壳体由聚氨酯树脂胶制成,包裹在过滤组件的外围。所述聚氨酯树脂胶采用苏州某化工公司生产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先将过滤组件放置于生产过滤器的模具中,然后让模具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起来,再将液态的聚氨酯树脂胶灌胶于模具的空隙中,最后让液态的聚氨酯树脂胶冷却凝固即制成本技术所述的过滤器。如附附图说明图1-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过滤器的生产模具,包含上模I、下模2、卡扣3、第一凸环4、第二通孔8 ;所述第一凸环4设置在上模I的下表面的中部,将上模I的下表面分割成2个区域;所述下模2内部形成一空腔7 ;所述空腔7的底部平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环6 ;所述第二通孔8设置在空腔7的底部平面上,且位于第二凸环6的内侧;所述空腔7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所述卡扣3设置在下模2的空腔的上端;当所述上模I装入下模2时,所述上模I的下表面与空腔7的顶部台阶面接触;所述上模I的上表面被卡扣3卡紧;所述第一凸环6插在空腔7内。所述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8可分别与旋转装置连接,使过滤器的生产模具产生旋转;所述上模I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5 ;所述第一通孔5的设置有利于加工过程中的过滤器内部气流的流通,加快聚氨酯树脂胶的冷却凝固,可以防止液态的聚氨酯树脂胶过多的渗透进入过滤组件中,从而降低过滤器的功效。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有利于上模与下模的合模,同时也有利于外壳的外形多样化。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的第二通孔可与旋转装置连接,使过滤器的生产模具产生旋转;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有利于过滤器的外壳的成型;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用。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过滤器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上模、下模、卡扣、第一凸环、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环设置在上模的下表面的中部,将上模的下表面分割成2个区域;所述下模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平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空腔的底部平面上,且位于第二凸环的内侧;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所述卡扣设置在下模的空腔的上端;当所述上模装入下模时,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与空腔的顶部台阶面接触;所述上模的上表面被卡扣卡紧;所述第一凸环插在空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的生产模具,包含上模、下模、卡扣、第一凸环、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环设置在上模的下表面的中部,将上模的下表面分割成2个区域;所述下模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平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空腔的底部平面上,且位于第二凸环的内侧;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所述卡扣设置在下模的空腔的上端;当所述上模装入下模时,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与空腔的顶部台阶面接触;所述上模的上表面被卡扣卡紧;所述第一凸环插在空腔内;本技术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的第二通孔可与旋转装置连接,使过滤器的生产模具产生旋转;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有利于过滤器的外壳的成型;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用。文档编号B29C41/38GK202805502SQ20122004958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殷伟明 申请人:苏州市民康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器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上模、下模、卡扣、第一凸环、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环设置在上模的下表面的中部,将上模的下表面分割成2个区域;所述下模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平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空腔的底部平面上,且位于第二凸环的内侧;所述空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成台阶状;所述卡扣设置在下模的空腔的上端;当所述上模装入下模时,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与空腔的顶部台阶面接触;所述上模的上表面被卡扣卡紧;所述第一凸环插在空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的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民康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