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232 阅读:3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是对加工钛合金零件上的孔用焊硬质合金铰刀结构的改进,解决原加工钢用的硬质合金铰刀加工钛合金上的孔时出现的冷作硬化层,切削阻力大、切削温度高的不足,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包括前引导、切削体、后引导、铰柄,切削体由刀体、刀片构成,刀片的前角制成0至3度,后角制成12至14度,其优点:因前角制成0至3度,后角制成12至14度,避免产生冷作硬化层,减少摩擦,降低切削温度,并降低了切削阻力,延长铰刀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是对加工钛合金零件上的孔用焊硬质合金 铰刀结构的改进。前景技术钛合金材料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但是,钛合金的 切削性能较差,目前国标、航标、企标没有力卩工钛合金零件上的孔用 焊硬质合金的铰刀标准。目前铰孔时加工钢件用负前角的硬质合金铰 刀的刀片前角为:15度,后角为IO度,此种铰刀不能用来加工钛合金, 负前角是挤压加工,钛合金材料挤压加工时,形成冷作硬化层,无法 实现铰孔,钛合金材料的性质是粘、导热性差,负前角加工时,铰刀 不能切削下屑,只在原处旋转形成冷作硬化层。后角为10度时,因 钛合金材料的回弹量大,导致铰孔加工钛合金时,材料与刀片后刀面 摩擦增大,钛合金材料在切削时的散热性能差,同时由于摩擦导致切 削温度会更高,还由于摩擦力也增加了切削阻力,冷却不充分也不利 于钛合金的铰孔,应加大后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摩擦,降低切削温 度,使铰刀有利于加工钛合金上的孔的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本发 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 刀,包括前引导、切削体、后引导、铰柄,切削体由刀体、刀片构成, 刀片的前角制成0至3度,后角制成12至14度。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点由于前角制成0至3度,不会出现挤压加工,避免产生冷作硬化层,由于后角制成12至14度,减少刀片后刀面与 零件材料的摩擦,降低切削温度,有利于在钛合金材料上钛孔。附图说明-图1是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 — A剖面图。图1图2中l前引导2切削体3后引导4铰柄5刀体6 刀片Y前角 a后角。具体实施方式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包括前引导、切削体、 后引导、铰柄,切削体由刀体、刀片构成,刀片的前角制成0至3度, 后角制成12至14度。前角制成0至3度,有利于断屑排屑,还能增 强切削刃刚性和切削刃的抗热性能,避免了负前角铰孔时产生的挤压 加工,因此避免产生冷作硬化层,有利于对钛合金的铰孔,延长了刀 片的使用寿命;后角制成12至14度,减少了刀片的后刀面与零件材 料的摩擦,也降低了切削阻力,降低了切削温度,提高了铰刀耐用度, 有利于钛合金上孔的铰削加工孔。硬质合金刀片可选用钨钴类硬质合 金这种材料均含有WC和CO,不含与钛合金有很大亲和性的物质, 因此可以提高刀片耐磨性,本案选用了 Y330硬质合金权利要求1、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包括前引导、切削体、后引导、铰柄,切削体由刀体、刀片构成,其特征在于刀片的前角制成0至3度,后角制成12至14度。专利摘要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是对加工钛合金零件上的孔用焊硬质合金铰刀结构的改进,解决原加工钢用的硬质合金铰刀加工钛合金上的孔时出现的冷作硬化层,切削阻力大、切削温度高的不足,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包括前引导、切削体、后引导、铰柄,切削体由刀体、刀片构成,刀片的前角制成0至3度,后角制成12至14度,其优点因前角制成0至3度,后角制成12至14度,避免产生冷作硬化层,减少摩擦,降低切削温度,并降低了切削阻力,延长铰刀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3D77/00GK201175796SQ20082001167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秋 康, 张秀云, 辛久庆 申请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钛合金用硬质合金铰刀,包括前引导、切削体、后引导、铰柄,切削体由刀体、刀片构成,其特征在于刀片的前角制成0至3度,后角制成12至14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云辛久庆康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