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210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钢管加工技术领域的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所述的倒角加工用夹具的上模座(1)上的凹部Ⅰ(4)与下模座(2)上的凹部Ⅱ(5)组成模孔(6),夹模(3)的上本体部(7)和下本体部(8)分别与上模座(1)和下模座(2)连接,上本体部(7)的上管径部(9)和下本体部(8)的下管径部(10)扣合形成圆柱形的管径部(11),管径部(11)穿过模孔(6),管径部(11)设置为能够套装钢管(12)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具,能够对钢管进行夹紧,从而方便对钢管端部进行倒角处理,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具,结构简单,在对不同管径的钢管进行处理前,只需要更换具有不同尺寸的管径部的夹模即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
本技术属于钢管加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的发展,对汽车各方面的质量追求更高,特别是管路方面,更加直接的影响汽车的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对于钢管的细节处理就变得更加严格,为了对不同管径的钢管端部进行方便、稳定、快捷的倒角处理,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多管径钢管倒角加工用夹具。但现有技术中的倒角加工用夹具的缺点在于,不能方便、稳定、机械化、一体多用的实现多管径的倒角处理工作(刀具和夹具的中心调整非常不方便,导致倒角的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能够方便、稳定地对不同管径的钢管实现夹紧,从而便于对钢管端部进行倒角处理的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所述的加工用夹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夹模,上模座和座下模扣合连接后,上模座上的凹部I与下模座上的凹部II组成穿透上模座和下模座的模孔,夹模的上本体部和下本体部设置为能够分别与上模座和下模座连接的结构,上本体部和下本体部分别与上模座和下模座连接时,上本体部的上管径部和下本体部的下管径部扣合形成圆柱形的管径部,管径部穿过模孔,管径部设置为能够套装钢管的结构。所述的下模座上设置凹部II的一面分别与左导柱和右导柱的一端连接,上模座上设置左套孔和右套孔,上模座通过左套孔和右套孔分别套装在左导柱和右导柱上,管径部的外表面与模孔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所述的左导柱和右导柱未与下模座连接的一端与板件连接,板件上设置用于顶动上模座沿左导柱和右导柱移动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为液压油泵或气泵,驱动部件与控制电源连接,控制电源上设置用于操控控制部件的开关。所述的板件和上模座之间设置顶块,顶块通过螺栓与上模块上的螺栓孔连接,控制部件上设置顶杆,顶杆与顶块连接,顶杆设置为能够顶动顶块移动的结构。所述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各设置多个连接孔,上模座上的连接孔和下模座上的连接孔分别设置为位于凹部I和凹部II旁边的位置,夹模3的上本体部7和下本体部8上分别设置孔30,上本体部7上的孔30和下本体部8上的孔30分别通过螺栓与上模座I上的连接孔23和下模座2上的连接孔23连接。所述的下模座的两侧边各设置一个突出块,两个突出块上分别设置穿孔,所述的倒角加工用夹具与框架形的基座连接,倒角加工用夹具通过穿过穿孔的螺栓与基座连接。所述的左导柱和右导柱分别与下模座上的螺纹孔28和螺纹孔连接。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通过上模座、下模座及夹模的配合,能够对钢管进行夹紧,从而能够方便对钢管端部进行倒角处理,采用本技术的夹具,在对不同管径的钢管进行处理前,只需要更换具有不同尺寸的管径部的夹模即可,从而使得本技术的夹具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稳定地对不同管径的钢管进行加紧,从而方便对钢管端部进行倒角处理。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的上模座与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的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的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上模座;2、下模座;3、夹模;4、凹部I ;5、凹部II ;6、模孔;7、上本体部;8、下本体部;9、上管径部;10、下管径部;11、管径部;12、钢管;13、左导柱;14、右导柱;15、左套孔;16、右套孔;17、板件;18、驱动部件;19、控制电源;20、顶块;21、螺栓孔; 22、顶杆;23、连接孔;24、突出块;25、穿孔;26、基座;27、开关;28、螺纹孔;29、螺纹孔;30、 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I一附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所述的夹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夹模3,上模座I和座下模2扣合连接后,上模座I上的凹部I 4与下模座2上的凹部II 5组成穿透上模座I和下模座2的模孔6,夹模3的上本体部7和下本体部8设置为能够分别与上模座I和下模座2连接的结构,上本体部7和下本体部8分别与上模座I和下模座2连接时,上本体部7的上管径部9和下本体部8的下管径部10扣合形成圆柱形的管径部11,管径部11穿过模孔6,管径部11设置为能够套装钢管12的结构。所述的下模座2上设置凹部II 4的一面分别与左导柱13和右导柱14的一端连接,上模座I上设置左套孔15和右套孔16,上模座I通过左套孔15和右套孔16分别套装在左导柱13和右导柱14上,所述的管径部11的外表面与模孔6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的结构。所述的左导柱13和右导柱14未与下模座2连接的一端与板件17连接,板件17 上设置用于顶动上模座I沿左导柱13和右导柱14移动的驱动部件18,驱动部件18为液压油泵或气泵,驱动部件18与控制电源19连接,控制电源19上设置用于操控控制部件184的开关27。所述的板件17和上模座I之间设置顶块20,顶块20通过螺栓与上模块I上的螺栓孔21连接,控制部件18上设置顶杆22,顶杆22与顶块20连接,顶杆22设置为能够顶动顶块20移动的结构。所述的上模座I和下模座2上各设置多个连接孔23,所述的上模座I上的连接孔 23和下模座2上的连接孔23分别设置为位于凹部I 4和凹部II 5旁边的位置,夹模3的上本体部7和下本体部8上分别设置孔30,上本体部7上的孔30和下本体部8上的孔30 分别通过螺栓与上模座I上的连接孔23和下模座2上的连接孔23连接。所述的下模座2的两侧边各设置一个突出块24,两个突出块24上分别设置穿孔 25,所述的倒角加工用夹具与框架形的基座26连接,倒角加工用夹具通过穿过穿孔25的螺栓与基座26连接。所述的左导柱13和右导柱14分别与下模座2上的螺纹孔28和螺纹孔29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在对钢管端部进行倒角处理时,先将下模座通过突出块与基座连接,这样即实现了对下模座的固定,然后,将左导柱13和右导柱14分别与下模座2上的螺纹孔28和螺纹孔29连接,将上模座I通过左套孔15和右套孔16分别套装在左导柱13和右导柱14上,再将顶块20与上模块I连接,然后将板件17 与左导柱13和右导柱14连接,驱动部件18固定安装在板件17上,驱动部件18与控制电源19连接。这时,将夹模的管体部穿过模孔,而夹模的上本体部7和下本体部8分别与上模座I和下模座2连接,选择的夹模的管体部的直径尺寸与要加工的钢管管径配套。完成上述步骤后,即可开始对钢管12进行夹紧,夹紧时,先将钢管12套装到夹模 3的管径部11上,然后通过开关27操控控制电源19,控制电源19控制驱动部件18工作, 驱动部件18的顶杆22向外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端部倒角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角加工用夹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夹模(3),上模座(1)和座下模(2)扣合连接后,上模座(1)上的凹部Ⅰ(4)与下模座(2)上的凹部Ⅱ(5)组成穿透上模座(1)和下模座(2)的圆形结构的模孔(6),夹模(3)的上本体部(7)和下本体部(8)设置为能够分别与上模座(1)和下模座(2)连接的结构,上本体部(7)和下本体部(8)分别与上模座(1)和下模座(2)连接时,上本体部(7)的上管径部(9)和下本体部(8)的下管径部(10)扣合形成圆柱形的管径部(11),管径部(11)穿过模孔(6),管径部(11)设置为能够套装钢管(12)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传祥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通和汽车管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