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式镗珩复合机床,在整体床身上设置镗床立柱、珩磨机立柱和回转工作台,其中镗床立柱的上方设有镗床横梁,且镗床横梁上设有镗削驱动机构;所述珩磨机立柱的上方设有珩磨机横梁,且珩磨机横梁上设有珩磨驱动机构;在所述回转工作台与镗床横梁的悬空端之间设置镗削进给机构,该镗削进给机构与所述镗削驱动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有机整合现有各自独立的立式镗床和珩磨机,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为一体化的复合机床,这样就能减少工序,集中工位,并且只需要一次装夹工件,从而克服现有结构因为需要二次装夹而导致加工精度差的缺陷,且改动小,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镗珩复合机床
本技术属于机床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立式镗珩复合机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镗床和珩磨机是两种不同的孔加工设备,且它们相互独立。目前,在工件上镗孔和珩孔时,需要分别在镗床和珩磨机上完成,这样就导致工序比较多,工位分散, 且加工效率低。另外,由于需要在镗床和珩磨机上二次装夹工件,而二次装夹时必然存在装夹误差,这样又会降低工件的加工精度,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的立式镗珩复合机床,以减小工序,集中工位,并同时提高加工精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式镗珩复合机床,包括整体床身(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体床身(I)上设置镗床立柱(2)、珩磨机立柱(3)和回转工作台(4),其中回转工作台(4)位于镗床立柱(2)和珩磨机立柱(3)之间,并在镗床立柱(2)的上方设有镗床横梁(5),该镗床横梁(5)的一端悬空,其另一端与所述镗床立柱(2)的上端面固定,且镗床横梁(5)上设有镗削驱动机构¢);所述珩磨机立柱(3)的上方设有珩磨机横梁(7),该珩磨机横梁(7)的一端悬空,其另一端与所述珩磨机立柱(3)的上端面固定,且珩磨机横梁(7)上设有珩磨驱动机构(8);在所述回转工作台(4)与镗床横梁(5)的悬空端之间设置镗削进给机构(9),该镗削进给机构(9)与所述镗削驱动机构(6)相连;在所述回转工作台(4)与珩磨机横梁(7)的悬空端之间设置珩磨进给机构(10), 该珩磨进给机构(10)与所述珩磨驱动机构(8)相连。在本技术中,本复合机床有机地将原来各自独立的立式镗床和珩磨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结构,且两者共用一个整体床身和回转工作台,其余结构与现有技术一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有机整合现有各自独立的立式镗床和珩磨机,使本技术成为一体化的复合机床,这样就能减少工序,集中工位,并且只需要一次装夹工件,从而克服现有结构因为需要二次装夹而导致加工精度差的缺陷,且改动小,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镗削驱动机构(6)包括镗削花键套(11),而镗削进给机构(9)包括镗削花键轴(12),且镗削驱动机构(6)和镗削进给机构(9)通过镗削花键套(11)、 镗削花键轴(12)相连。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镗削珩磨驱动机构(8)包括珩磨花键套(13),而珩磨进给机构(10)包括珩磨花键轴(14),且珩磨驱动机构(8)和珩磨进给机构(10)通过珩磨花键套(13)、珩磨花键轴(14)相连。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有机整合现有各自独立的立式镗床和珩磨机,使本技术成为一体化的复合机床,这样就能减少工序,集中工位,并且只需要一次装夹工件, 从而克服现有结构因为需要二次装夹而导致加工精度差的缺陷,且改动小,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主要由整体床身(I)、镗床立柱(2)、珩磨机立柱(3)、回转工作台(4)、镗床横梁(5)、镗削驱动机构(6)、珩磨机横梁(7)、珩磨驱动机构(8)、镗削进给机构(9)和珩磨进给机构(10)构成,其中整体床身(I)上设置镗床立柱(2)、珩磨机立柱(3)和回转工作台(4)。所述回转工作台(4)采用现有技术,且该回转工作台(4)位于所述镗床立柱(2)和珩磨机立柱(3)之间。上述镗床立柱(2)的上方设有镗床横梁(5),该镗床横梁(5)的一端悬空,且镗床横梁(5)的另一端与所述镗床立柱(2)的上端面固定。在上述镗床横梁(5)上设有镗削驱动机构(6),该镗削驱动机构(6)采用现有结构,且镗削驱动机构(6)包括镗削花键套(11)。从图I可进一步看出,在所述回转工作台(4)与镗床横梁(5)的悬空端之间设置镗削进给机构(9),该镗削进给机构(9)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且镗削进给机构(9)包括镗削花键轴(12)。上述镗削进给机构(9)与镗削驱动机构(6)相连,且两者的连接结构与现有结构完全相同,具体为镗削进给机构(9)的镗削花键轴(12)插入镗削驱动机构¢)的镗削花键套(11)中。从图I还可看出,所述珩磨机立柱(3)的上方设有珩磨机横梁(7),该珩磨机横梁(7)的一端悬空,且珩磨机横梁(7)的另一端与所述珩磨机立柱(3)的上端面固定。在上述珩磨机横梁(7)上设有珩磨驱动机构(8),该珩磨驱动机构(8)采用现有结构,且珩磨驱动机构(8)包括珩磨花键套(13)。从图I还可进一步看出,在所述回转工作台(4)与珩磨机横梁(7)的悬空端之间设置珩磨进给机构(10),该珩磨进给机构(10)采用现有结构,且珩磨进给机构(10)包括珩磨花键轴(14)。上述珩磨进给机构(10)与珩磨驱动机构(8)相连,两者的连接结构与现有结构完全相同,具体为珩磨进给机构(10)的珩磨花键轴(14)插入珩磨驱动机构(8)的珩磨花键套(13)中,本技术的其余结构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镗珩复合机床,包括整体床身(I),其特征在干在所述整体床身(I)上设置镗床立柱(2)、珩磨机立柱(3)和回转工作台(4),其中回转工作台(4)位于镗床立柱(2)和珩磨机立柱(3)之间,并在镗床立柱(2)的上方设有镗床横梁(5),该镗床横梁(5)的一端悬空,其另一端与所述镗床立柱(2)的上端面固定,且镗床横梁(5)上设有镗削驱动机构(6);所述珩磨机立柱(3)的上方设有珩磨机横梁(7),该珩磨机横梁(7)的一端悬空,其另一端与所述珩磨机立柱(3)的上端面固定,且珩磨机横梁(7)上设有珩磨驱动机构(8); 在所述回转工作台(4)与镗床横梁(5)的悬空端之间设置镗削进给机构(9),该镗削进给机构(9)与所述镗削驱动机构(6)相连; 在所述回转工作台(4)与珩磨机横梁(7)的悬空端之间设置珩磨进给机构(10),该珩磨进给机构(10)与所述珩磨驱动机构(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镗珩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镗削驱动机构(6)包括镗削花键套(11),而镗削进给机构(9)包括镗削花键轴(12),且镗削驱动机构(6)和镗削进给机构(9)通过镗削花键套(11)、镗削花键轴(1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式镗珩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镗削珩磨驱动机构(8)包括珩磨花键套(13),而珩磨进给机构(10)包括珩磨花键轴(14),且珩磨驱动机构(8)和珩磨进给机构(10)通过珩磨花键套(13)、珩磨花键轴(14)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立式镗珩复合机床,在整体床身上设置镗床立柱、珩磨机立柱和回转工作台,其中镗床立柱的上方设有镗床横梁,且镗床横梁上设有镗削驱动机构;所述珩磨机立柱的上方设有珩磨机横梁,且珩磨机横梁上设有珩磨驱动机构;在所述回转工作台与镗床横梁的悬空端之间设置镗削进给机构,该镗削进给机构与所述镗削驱动机构相连。本技术通过有机整合现有各自独立的立式镗床和珩磨机,使本技术成为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镗珩复合机床,包括整体床身(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体床身(1)上设置镗床立柱(2)、珩磨机立柱(3)和回转工作台(4),其中回转工作台(4)位于镗床立柱(2)和珩磨机立柱(3)之间,并在镗床立柱(2)的上方设有镗床横梁(5),该镗床横梁(5)的一端悬空,其另一端与所述镗床立柱(2)的上端面固定,且镗床横梁(5)上设有镗削驱动机构(6);所述珩磨机立柱(3)的上方设有珩磨机横梁(7),该珩磨机横梁(7)的一端悬空,其另一端与所述珩磨机立柱(3)的上端面固定,且珩磨机横梁(7)上设有珩磨驱动机构(8);在所述回转工作台(4)与镗床横梁(5)的悬空端之间设置镗削进给机构(9),该镗削进给机构(9)与所述镗削驱动机构(6)相连;在所述回转工作台(4)与珩磨机横梁(7)的悬空端之间设置珩磨进给机构(10),该珩磨进给机构(10)与所述珩磨驱动机构(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聚研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