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168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钻,包括刀体,刀体的端部设置有刀头,刀头具有用于切削的切削齿,切削齿是实现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切削作业的主要组件。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切削齿包括切削外齿和切削内齿,切削外齿向外突出设置并高于切削内齿0.24mm至0.26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板钻,由于采用了切削外齿与切削内齿的结构设计,切削外齿在加工初期能够进行预开孔处理,提高后期加工的稳定性保证了切削精度。在切削外齿与切削内齿同时加工时,由于切削内齿的介入。采用分层的切削方式,避免了被加工工件与切削齿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了提高钢板钻加工顺畅性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钻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钢板钻。
技术介绍
钢板钻又叫空心钻,是一种能够进行钻孔作业的机械加工刀具。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钢板钻采用空心结构,钻头端部设置刀头,通过转动刀头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切削作业。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钢板钻由于刀头采用单一结构的切削齿,使得刀头在加工过程中,无论刀头的加工深度如何,其切削状态保持一致。如此,容易造成在切削加工的初期刀头旋转不稳,使得加工精度降低;在切削加工的后期刀头与被加工工件之间由于接触面积增加而出现切削受阻的情况。综上所述,如何提高钢板钻的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时的顺畅性,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钢板钻,该钢板钻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提高钢板钻的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时的顺畅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钻,包括刀体,所述刀体的端部设置有刀头,所述刀头具有用于切削的切削齿,所述切削齿包括切削外齿和切削内齿,所述切削外齿向外突出设置并高于所述切削内齿 O. 24mm 至 O. 26mm。优选地,所述切削外齿与所述切削内齿之间通过过渡齿连接。优选地,所述切削外齿的后角范围为3.5°至4. 5°。优选地,所述切削内齿的后角范围为3.5°至4. 5°。优选地,所述切削外齿具有顺着螺旋槽方向延伸的前角,所述前角的范围为17° 至 20°。优选地,所述刀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钻,包括刀体,刀体的端部设置有刀头,刀头具有用于切削的切削齿,切削齿是实现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切削作业的主要组件。在本技术中,切削齿包括切削外齿和切削内齿,切削外齿向外突出设置并高于切削内齿O. 24mm至 O. 26mm。在上述结构设计中,钢板钻开始转动,由于切削外齿向外突出设置,因此能够首先与被加工工件接触,并进行相当于预处理的切削作业。由于切削外齿高于切削内齿O. 24mm 至O. 26mm,当切削外齿加工到一定的深度后,切削内齿与被加工工件接触,此时切削外齿与切削内齿同时加工。本技术提供的钢板钻,由于采用了切削外齿与切削内齿的结构设计,切削外齿在加工初期能够进行预开孔处理,提高后期加工的稳定性保证了切削精度。在切削外齿与切削内齿同时加工时,由于切削内齿的介入。采用分层的切削方式,避免了被加工工件与切削齿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了提高钢板钻加工顺畅性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钢板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刀头的结构示意图;图I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刀体I ;刀头2 ;切削外齿3 ;切削内齿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钢板钻,该钢板钻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提高钢板钻的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时的顺畅性。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至图3,其中,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钢板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I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刀头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钻,包括刀体1,刀体I的端部设置有刀头2,刀头2 具有用于切削的切削齿,切削齿是实现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切削作业的主要组件。在本技术中,切削齿包括切削外齿3和切削内齿4,切削外齿3向外突出设置并高于切削内齿 O. 24mm 至 O. 26mm。在上述结构设计中,钢板钻开始转动,由于切削外齿3向外突出设置,因此能够首先与被加工工件接触,并进行相当于预处理的切削作业。由于切削外齿3高于切削内齿 O. 24mm至O. 26mm,当切削外齿3加工到一定的深度后,切削内齿4与被加工工件接触,此时切削外齿3与切削内齿4同时加工。本技术提供的钢板钻,由于采用了切削外齿3与切削内齿4的结构设计,切削外齿3在加工初期能够进行预开孔处理,提高后期加工的稳定性保证了切削精度。在切削外齿3与切削内齿4同时加工时,由于切削内齿4的介入。采用分层的切削方式,避免了被加工工件与切削齿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了提高钢板钻加工顺畅性的目的。具体地,切削外齿3与切削内齿4之间通过过渡齿连接。由于切削外齿3与切削内齿4之间具有O. 24mm至O. 26mm的高度差,因此,通过设置过渡齿使其平稳过渡,避免了切削内齿4在加工过程中与被加工工件的突然接触,使得切削加工更加平稳,加工精度更高。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切削外齿3的后角范围为3. 5°至4. 5°,具体地为4°。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切削内齿4的后角范围为3. 5°至4. 5°, 具体地为4°。在上述结构设计中,采用大角度的后角角度,能够提高切削齿的锋利程度,提高加工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对切削外齿3进行了结构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 钢板钻的杆体上具有螺旋的排屑槽,为了提高切削外齿的加工效率,切削外齿3具有顺着螺旋槽方向延伸的前角,所述前角的范围为17°至20°。前角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切削外齿与被加工零件之间的具有较佳的接触角度,从而提高了钢板钻的加工效率。具体地,刀头2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其结构强度较高,如此提高了刀头2的使用寿命O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刀头2与刀体I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在本技术中,由于采用分层切削(切削外齿3、过渡齿与切削内齿4均可进行切削做工),切削分布比例设定为0. 26 0.46 026。即刀片为3. 5mm时其中切削外齿3 的切削量为I. 62mm,切削内齿4的切削量为O. 94mm和过渡齿的切削量为O. 94mm。权利要求1.一种钢板钻,包括刀体(I),所述刀体(I)的端部设置有刀头(2),所述刀头(2)具有用于切削的切削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削齿包括切削外齿(3)和切削内齿(4),所述切削外齿(3)向外突出设置并高于所述切削内齿(4)0. 24mm至O. 26mm。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板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外齿(3)与所述切削内齿(4)之间通过过渡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板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外齿(3)的后角范围为3.5°至 4. 5。。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板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内齿(4)的后角范围为3.5°至 4. 5。。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板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外齿(3)具有顺着螺旋槽方向延伸的前角,所述前角的范围为17°至20°。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一项所述的钢板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2)为一体式结构设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钻,包括刀体,刀体的端部设置有刀头,刀头具有用于切削的切削齿,切削齿是实现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切削作业的主要组件。在本技术中,切削齿包括切削外齿和切削内齿,切削外齿向外突出设置并高于切削内齿0.24mm至0.26mm。本技术提供的钢板钻,由于采用了切削外齿与切削内齿的结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钻,包括刀体(1),所述刀体(1)的端部设置有刀头(2),所述刀头(2)具有用于切削的切削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齿包括切削外齿(3)和切削内齿(4),所述切削外齿(3)向外突出设置并高于所述切削内齿(4)0.24mm至0.26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军方哲峰俞奇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卡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