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坤盟专利>正文

剪钳握管的组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13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剪钳握管的组装构造,由两相对枢接的连接部的头端各枢接刀刃部,尾端的插杆穿设握管内,其特征在于该插杆的外端形成锥形部和扩接部,该扩接部的表面形成渐扩的椭圆面,从锥形部起其横剖面形状为渐扁平的椭圆形。由于握管配合插杆的扩接部外形向两侧变形扩管成扁平椭圆管而呈紧密结合组接,其组接稳固,不发生晃动或脱落,且其握管不需二次加工成扁平管,使组接快捷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剪钳,特指一种改进型的剪钳握管的组装构造。常用的剪钳握管的构造大体为两种,一种如附图说明图1-图3所示,由两相对枢接的连接部10的头端各枢接刀刃部11,尾端的插杆12穿设握管13,该握管13的开口端14先压制成扁平管15,扁平状的插杆12的表面必须成型多数凹槽16,插杆12插入握杆13的扁平管15内后,再冲压扁平管15表面形成内凸点17卡合于插杆12的凹槽16内,其主要缺陷在于不但制造握管13的程序复杂、组装耗费工时较多,且其组装后,仅利用扁平管15的内凸点17卡入插杆12的凹槽16内部,使用中施力时,握管13容易产生晃动,甚至脱落。另一种常用构造如图4-图5所示,其插杆12’及握管13’均为圆管状,其插接组合后,使用中同样易产生晃动或脱落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剪钳握管的组装构造。其剪钳尾端凸伸的插杆加工成特殊的形状,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加工组接容易和结合稳固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剪钳握管的组装构造,由两相对枢接的连接部的头端各枢接刀刃部,尾端的插杆穿设握管内,其特征在于该插杆的外端形成锥形部和扩接部,该扩接部的表面形成渐扩的椭圆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钳握管的组装构造,由两相对枢接的连接部的头端各枢接刀刃部,尾端的插杆穿设握管内,其特征在于该插杆的外端形成锥形部和扩接部,该扩接部的表面形成渐扩的椭圆面,从锥形部起其横剖面形状为渐扁平的椭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坤盟
申请(专利权)人:林坤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