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与夹具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改进的夹具结构。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主要包含一第一夹部,中央内部为中空的枢接区,两端分别为一夹制段及一握持段;一第二夹部,中央内部为中空的枢接区,两端分别为一夹制段及一握持段;该第二夹部及第一夹部以枢接区交叉活动枢接;一张力弹簧,设于第一、第二夹部活动枢接处,其二簧角分别顶靠在二握持段内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部的枢接区内设一棘齿条的一端,该棘齿条另一端垂伸入第二夹部的握持段内部;一压控结构,包合一设于第二夹部握持段内的棘齿块,该棘齿块一端与第二夹部握持段的侧壁的间设一弹簧,另一端与一按钮的一端连接,该按钮的另一端显露于该握持段;该按钮控制该棘齿块水平移动;该棘齿块一侧面设一开槽供该棘齿条穿过,槽壁设一棘齿面与该棘齿条的齿面配合,该按钮控制该棘齿块的齿面与该棘齿条啮合、分离。本技术夹具,将二握持段相对握合,压制该张力弹簧,该二夹持块即可相对夹持一工作物;释放工作物时,按下该压控结构,该握持段则因张力弹簧释能扩张而成打开状,从而使夹紧或释放工作物迅速牢固且省力。图2系另一习用夹具的剖视暨动作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具改良结构,主要包含一第一夹部(10),中央内部为中空的枢接区(11),两端分别为一夹制段(12)及一握持段(13);一第二夹部(20),中央内部为中空的枢接区(21),两端分别为一夹制段(22)及一握持段(23);该第二夹部(20)及第一夹部(10)以枢接区(21)(11)交叉活动枢接;一张力弹簧(31),设于第一、第二夹部(10)(20)活动枢接处,其二簧角(311)(312)分别顶靠在二握持段内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部(10)的枢接区(11)内设一棘齿条(4 0)的一端,该棘齿条(40)另一端垂伸入第二夹部(20)的握持段(23)内部;一压控结构,包合一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