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智庆专利>正文

改进的钳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01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钳子,包括二握柄,各握柄的一端分别具有一钳部,各握柄与钳部间分别具有一枢接部,供二握柄相互枢接,各枢接部的中间分别具有一枢接孔,供一轴杆穿伸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相对的内部间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具有二固定端,供分别固定于各枢接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复位的改进的钳子
技术介绍
如图7所示,其是一般常见的可自动复位的钳子,该钳子6是由两握柄61相互枢接而成,各握柄61的前端分别具有一枢接部62,供二握柄61相互枢接,各握柄61分别由该枢接部62向前延伸一钳部63,各握柄61近该枢接部62的相对内侧间固设一压缩弹簧64,借由该压缩弹簧64的弹力,使二握柄61可自动复位张开,供再次使用。由于该压缩弹簧64是外露于二握柄61间,因此容易因固定不良或因外力作用而变形或脱落,造成该钳子无法自动复位,增加使用上的困难。再者,因该压缩弹簧64是设置于二握柄61的相对内侧间,而占据该握柄61间的空间,使二握柄61间无法再设置其它功用的结构,而使该钳子的实用性不佳。故,如何改进前述现有手工具自动复位的缺点,则为本技术改进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可自动复位的钳子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钳子,本技术可确保该钳子的自动复位功效,大大提高其实用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钳子,包括二握柄,各握柄的一端分别具有一钳部,各握柄与钳部间分别具有一枢接部,供二握柄相互枢接,各枢接部的中间分别具有一枢接孔,供一轴杆穿伸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相对的内部间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具有二固定端,供分别固定于各枢接部。前述的改进的钳子,其中弹性体为一环形的扭力弹簧,各枢接部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在该枢接孔的周围设有一环形的凹槽,该弹性体是容置于各凹槽对合间的空间内。前述的改进的钳子,其中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各枢接部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在该枢接孔的一侧设有一半圆形的凹槽,该弹性体容置于各凹槽相对合间的空间内。前述的改进的钳子,其中二握柄近枢接部的相对内侧间设有一工作部。前述的改进的钳子,其中工作部为一夹管器的结构,供夹固端子管部与电线结合。本技术可确保该钳子的自动复位功效,大大提高其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枢接部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二握柄张开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二握柄靠合的示意图图7是现有钳子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其具有二握柄1,各握柄1的一端分别具有一钳部11,各握柄1与该钳部11间分别具有一枢接部2,供二握柄1相互枢接,而使二握柄1带动二钳部11的张合,供夹合工件。各枢接部2的中间分别具有一枢接孔21,供一轴杆22穿伸枢接,且各枢接部2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在该枢接孔21的周围环设有一环形凹槽23,各凹槽23对合的空间内,供容置一弹性体24,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体24为一环形的扭力弹簧,而该弹性体24具有二固定端241,如图3所示,供分别固定于各枢接部2。上述二握柄1近枢接部2的相对内侧间设有一工作部12,在本实施例中,该工作部12为一夹管器的结构,以夹固端子管部与电线结合。借此,当握持二握柄1使二钳部11夹合时,该弹性体24因二固定端241分别固定于各枢接部2而积蓄弹力,当放开二握柄1后,会因该弹性体24释放弹力,使二握柄1自动张开复位,以利再次使用。由于该弹性体24是设于二枢接部2相对内侧的凹槽23中,而隐藏于二枢接部2内,使该弹性体24不会在使用中脱落,可确保该钳子的自动复位功效。再者,因该弹性体24是设于二枢接部2内,使该二握柄1的相对内侧间可设置其它功用的工作部12,大大提高该钳子的实用性。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其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该弹性体25为一压缩弹簧,各枢接部2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在该枢接孔21的一侧设有一半圆形的凹槽26,该弹性体25即容置于各凹槽26相对合间的空间内,且该弹性体25二端的固定端251分别固定于各枢接部2。借此,当握持二握柄1使二钳部11夹合时,该弹性体25因二固定端251分别固定于该枢接部2而被压缩以蓄积弹力,当放开二握柄1后,因该弹性体25的回复释放弹力,使二握柄1自动张开复位,以利再次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钳子,包括二握柄,各握柄的一端分别具有一钳部,各握柄与钳部间分别具有一枢接部,供二握柄相互枢接,各枢接部的中间分别具有一枢接孔,供一轴杆穿伸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相对的内部间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具有二固定端,供分别固定于各枢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一环形的扭力弹簧,各枢接部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在该枢接孔的周围设有一环形的凹槽,该弹性体是容置于各凹槽对合间的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各枢接部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在该枢接孔的一侧设有一半圆形的凹槽,该弹性体容置于各凹槽相对合间的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握柄近枢接部的相对内侧间设有一工作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为一夹管器的结构,供夹固端子管部与电线结合。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钳子,包括二握柄,各握柄的一端分别具有一钳部,各握柄与钳部间分别具有一枢接部,供二握柄相互枢接,各枢接部的中间分别具有一枢接孔,供一轴杆穿伸枢接;枢接部相对的内部间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具有二固定端,供分别固定于各枢接部。本技术可确保该钳子的自动复位功效,大大提高其实用性。文档编号B25B5/00GK2642457SQ0325814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