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健国专利>正文

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06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其系含一握柄及一从该握柄之轴向向外延伸的杆体,其特征在于:该握柄包含一轴向延伸之本体区域及数个具有1mm到6mm厚度轴向延伸且局部围设在该本体区域之软质区域而成一体;又该本体区域硬于软质区域且该软质区域之硬度在SHORE A 35至75,以增加扭矩,改善使用之打滑现象。(*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特别是指该握柄在轴向具有连续的软质区域围设在硬质本体区域,以提高扭矩、避免打滑。按,时下工具把手,如本公司所有之八二二0七二六二号专利所揭露的握柄是以弧面延伸的把手;七八二一二九四0号专利是套设具有真空吸盘之阻滑表面的握柄;八四二0七七二五号专利是具有柄蕊及包覆层的握柄构造,借柄蕊设连通孔或非连通孔之凹入孔使包覆层包覆在柄蕊,以提供软垫阻滑之功效;该八四二0七七二五号专利是(射出成型)之构造,包覆层是片状以局部来包覆柄蕊,不同于七八二一二九四0号,后者是全部套设于柄蕊上;但该八四二0七七二五号专利之软质包覆层就相同于七八二一二九四0号专利之功效以提供软质之阻滑功效;又该八四二0七七二五号专利之握柄是先完成柄蕊,再放入第二模具内之射出成型而具有软垫的包覆层。上述之专利皆以(外型)而具有阻滑功效。除此之外,习用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又有所谓(彩色条)之把手,该彩色条握柄就如同七八二0三0七三号、八四二0七七二五号专利之前案所揭露,其横断面是具有沟槽的圆形断面或是多角形断面;由于该彩色条握柄,虽具有二种不同颜色的塑胶材料所组成,但其硬度相同,表面光滑、摩擦系数低;又手之握持方式所形成的空间是具近似圆形的多边形,对习用彩色条之握持之接触面就少;若手掌有汗水或油污时会更降低摩擦系数,欲螺出高阻力的螺丝,容易打滑,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这是习用彩色条握柄的缺点。但该类握柄因具有美观的装饰用薄膜颜色,因不受射出成型开模方向所局限,可得对称的外形,在欧美地区颇有竞争力。鉴于以上缺点,习用螺丝起子彩色条握柄有其改良必要。本专利技术人乃集十数年的手工具本行经验,乃创作本改良方案,以增加国际竞争能力。即,本技术之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螺丝起子握柄之构造,当手握持时,可以提高扭矩,以避免握柄之打滑。因本技术于轴向设连续的软质区域在硬质本体上,其摩擦系数比硬质之本体磨擦系数大;并且于手握持之施加扭力时,该具轴向延伸之连续软质区域稍微变形,使与手掌接触面积增大。又具如同彩色条握柄之美观颜色,系次要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其中含一握柄及一从该握柄之轴向向外延伸的杆体,该握柄包含一轴向延伸之本体区域及数个具有1mm到6mm厚度轴向延伸且局部围设在该本体区域之软质区域而成一体;又该本体区域硬于软质区域且该软质区域之硬度在SHORE A 35至75。该软质区域以平面设于该本体成一体,且使该握柄横断面形成具有凹弧之沟槽之同心三叶体;或系该软质区域以多个三角尖形设于该本体区域成一体,且使该握柄横断面形成具有凸弧之沟槽之同心多齿形体;或系该软质区域以阶梯形设于该本体区域以增加固融面积,且使该握柄横断面形成圆滑多角形体。该软质区域亦可以相同于该本体区域之曲面包覆于该本体区域上及下方而成一体。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螺丝起子时,特别是拆卸一些高阻力的螺丝,可以避免握柄打滑,提高工作效率。图式部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之剖面图;图3、图5、图7是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之各主视图;图4、图6、图8是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之各A-A剖面图。图9是图7实施例握持之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图号部份(1)杆体 (2)握柄 (21)本体区域(22)软质区域(23)沟槽(24)颈部(T)厚度 (25)尾部(26)头部请参阅图1、2所示,一螺丝起子是由一握柄2及一从握柄2之轴向向外延伸的杆体1组成,该杆体1是为习知,不再加以详述;该握柄2是挤压成型,为了美观再做车削加工,如图1、3、5所示之头部24及尾部25;该握柄2是包含一从头部26到尾部25之轴向延伸之本体区域21及数个轴向延伸且局部围绕该本体区域21之具有1mm到6mm厚度(T)之软质区域22;其中,该软质区域22于挤压成型时以平面固融设于该本体区域21成一体,且使握柄2横断面形成具有凹弧沟槽23之同心三叶体;又该本体区域21之硬度是在SHORE D 65-75,该软质区域22之硬度是在SHORE D 35-75,该本体区域21硬于软质区域22。请参考图3、4,是本技术之另一实施例,该软质区域22于挤压成型时以多个三角尖形固融设于该本体区域21以增加固融之接触面积。且使该握柄2横断面形成具有凸弧沟槽23之多齿形体。请参考图5、6,是本技术之另一实施例,该软质区域22于挤压成型以阶梯形固融设于该本体区域21以增加接触面积且使其横断面形成圆滑多角形体。请参阅图7、8,是本技术之另一实施例;前述实施例之成型模具之横断面是为剖面图示,但该实施例之成型模具之断面是为图七所示,特于此说明,该软质区域22以相同于本体区域21之曲面固融设于该本体区域21上、下方。借上述之组成,请参阅图9,该握柄2在施加扭矩时,该软质区域22因施力而稍变形,使与手掌接触面积增加,并且又因该轴向延伸之软质区域之摩擦系数较大,因此可以提高扭矩。权利要求1.一种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其中含一握柄及一从该握柄之轴向向外延伸的杆体,其特征在于该握柄包含一轴向延伸之本体区域及数个具有1mm到6mm厚度轴向延伸且局部围设在该本体区域之软质区域而成一体;又该本体区域硬于软质区域且该软质区域之硬度在SHORE A 35至75。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软质区域以平面设于该本体成一体,且使该握柄横断面形成具有凹弧之沟槽之同心三叶体;或系该软质区域以多个三角尖形设于该本体区域成一体,且使该握柄横断面形成具有凸弧之沟槽之同心多齿形体;或系该软质区域以阶梯形设于该本体区域以增加固融面积,且使该握柄横断面形成圆滑多角形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软质区域亦可以相同于该本体区域之曲面包覆于该本体区域上及下方而成一体。专利摘要一种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其系含一握柄及一从该握柄之轴向向外延伸的杆体,其特征在于该握柄包含一轴向延伸之本体区域及数个具有1mm到6mm厚度轴向延伸且局部围设在该本体区域之软质区域而成一体;又该本体区域硬于软质区域且该软质区域之硬度在SHORE A 35至75,以增加扭矩,改善使用之打滑现象。文档编号B25G1/10GK2259974SQ96244488公开日1997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林健国 申请人:林健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丝起子之握柄构造,其中含一握柄及一从该握柄之轴向向外延伸的杆体,其特征在于:该握柄包含一轴向延伸之本体区域及数个具有1mm到6mm厚度轴向延伸且局部围设在该本体区域之软质区域而成一体;又该本体区域硬于软质区域且该软质区域之硬度在SHORE A 35至7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国
申请(专利权)人:林健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