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关和专利>正文

脚踏式康复锻炼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388 阅读:5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踏式康复锻炼轮椅,属日常用品类。它是将一般轮椅与幼儿三轮车的构造结合在一起,即在一般轮椅前面增加了一套前轮驱动和转向装置。解决了一般轮椅患者不能自己操作,大多需要别人推着,且患者坐在上面肢体得不到相应的锻炼。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前轮驱动和转向装置,患者用健康肢体操作轮椅的同时患肢也得到相应的锻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车身较低,稳定性好,必将取代一般轮椅,成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必备的代步工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锻炼轮椅,属医疗器械和交通工具类。技术背景众所周知,轮椅是行动不便者重要的代步工具,但一般的轮椅存在以下问题I.由于采用双上肢驱动,一侧上肢病残就无法自己操作,大多数要靠别人推着。2.使用者自己操作时,完全靠健肢,患肢得不到相应的锻炼,被人推着运动时,四肢都不参与,患肢和健肢都得不到锻炼。 3. 一般轮椅的转向轮采用的是直径较小的硬轮,只能在平坦的地方使用,石子路和泥土路上无法使用,且遇到很小的障碍物就容易翻车。4. 一般轮椅由于靠双手操作,很容易弄脏衣服和双手,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者可独自操作,简单实用,干净卫生,使用时健肢和患肢同时得到锻炼,适用于各种路面的轮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一般轮椅与幼儿三轮车的构造结合,包括轮椅(I),前轮(2),前轴(3),曲柄(4),脚蹬(5),前叉(6),转向把手(7),车架,连接架(9),调高螺栓(10),轴承支架(11),其特征在于前轮(2),前轴(3),曲柄(4)和脚蹬(5)依次固定在一起组成驱动系统;前轮(2),前叉¢),转向把手(7)和车架(8)组成转向系统;脚蹬(5)上可设有鞋托,转向把手(7)上设有粘扣带;车架(8)与连接架(9)用调高螺栓(10)固定,车架高低可调。所述的脚蹬上可设有鞋底形,四周有向上的竖边,两侧有向上延伸的粘扣带的用于固定患下肢的鞋托。所述的转向把手上也可设有粘扣带,配合设有设有粘扣带的手套用于固定患上肢。由于所述的轮,轴,曲柄,脚蹬依次固定在一起,故只要推动轮椅,前轮与地面摩擦带动脚蹬转动,从而带动下肢运动。患上肢可用设有粘扣带的手套固定于转向把手上做辅助转向锻炼,也可用设有粘扣带的护膝和手套固定于同侧膝盖处,靠下肢带动锻炼。患者也可用健下肢驱动轮椅做主动锻炼。所述的车架与固定架连接处的调高装置设有高,中,低三档。调在高档前轮离地,适用于在固定不动的场所患者做主动锻炼或患者肢体不适合运动时。调在中档五轮都着地,稳定性更好,适用于自身操作能力较差的患者。调在低档,前轮和两后轮着地,由于前轮和两后轮都是充气橡胶轮,作为代步工具时适用于各种路面行驶。从连接架中间与车架连接处或连接架两端与轮椅连接处拆开,去掉前端部分就变成一般轮椅。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其优点和有益效应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作为康复锻炼时,不需要专业康复技师,不用去康复中心,只要一人陪同就可在病房或家里随意锻炼,可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简单的肢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患者由于缺少锻炼而出现的肢体疼痛,浮肿,僵硬等并发症。作为代步工具时,本技术由于增加了前轮驱动和转向功能,故适用于各种肢残患者,双下肢残者用双上肢驱动后轮,双上肢残者用双下肢完成驱动和转向,偏瘫患者用一侧健康下肢驱动,上肢转向。由于前轮采用充气轮,克服了一般轮椅不能在石子路和泥土路上使用的缺陷,适用于各种路面。由于采用下肢驱动,双手不用接触车轮,干净卫生。本技术由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车身较低,稳定性好,所以也是老年人首选的代步工具。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连接架示意图;图中1.轮椅;2.前轮;3.前轴;4.曲柄;5.脚蹬;6.前叉;7.转向把手;8.车架;9.连接架;10.调高螺栓;11.轴承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前轮2 ;前轴3 ;曲柄4 ;脚蹬5依次固定在一起组成驱动系统,患者坐在上面用脚踩动脚蹬驱动前轮从而带动轮椅行进,反之他人推动轮椅,前轮与地面摩擦转动带动脚蹬从而带动下肢运动,起到锻炼肢体作用。偏瘫患者的患下肢可用鞋托固定在脚蹬上,患上肢用设有粘扣带的手套固定在转向把手上做辅助转向锻炼,也可将患上肢固定于同侧膝盖处,靠下肢带动锻炼。权利要求1. 一种脚踏式康复锻炼轮椅,包括轮椅(I),前轮(2),前轴(3),曲柄(4),脚蹬(5),前叉(6),转向把手(7),车架(8),连接架(9),调高螺栓(10),轴承支架(11),其特征在于前轮⑵,前轴(3),曲柄(4)和脚蹬(5)依次固定在一起组成驱动系统;前轮(2),前叉(6),转向把手(7)和车架(8)组成转向系统;脚蹬(5)上可设有鞋托,转向把手(7)上设有粘扣带;车架(8)与连接架(9)用调高螺栓(10)固定,车架高低可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式康复锻炼轮椅,属日常用品类。它是将一般轮椅与幼儿三轮车的构造结合在一起,即在一般轮椅前面增加了一套前轮驱动和转向装置。解决了一般轮椅患者不能自己操作,大多需要别人推着,且患者坐在上面肢体得不到相应的锻炼。由于本技术增加了前轮驱动和转向装置,患者用健康肢体操作轮椅的同时患肢也得到相应的锻炼。本技术由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车身较低,稳定性好,必将取代一般轮椅,成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必备的代步工具。文档编号A61H1/02GK202801980SQ201220085470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关和 申请人:李关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式康复锻炼轮椅,包括轮椅(1),前轮(2),前轴(3),曲柄(4),脚蹬(5),前叉(6),转向把手(7),车架(8),连接架(9),调高螺栓(10),轴承支架(11),其特征在于:前轮(2),前轴(3),曲柄(4)和脚蹬(5)依次固定在一起组成驱动系统;前轮(2),前叉(6),转向把手(7)和车架(8)组成转向系统;脚蹬(5)上可设有鞋托,转向把手(7)上设有粘扣带;车架(8)与连接架(9)用调高螺栓(10)固定,车架高低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关和
申请(专利权)人:李关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